張伯禮:國有疫情時,醫生即戰士
17年前,抗擊非典,他挺身而出;庚子新春,迎戰新冠,他逆向而行。“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 他就是年過古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張伯禮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面對榮譽,張伯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唯代中醫人受譽”。這是黨和國家對中醫藥抗疫貢獻的高度肯定。 “嚴格隔離,只是成功了一半。不吃藥也不行” “疫情不重,不會讓我來,這份信任是無價的。”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央緊急成立赴湖北疫情防控指導組,張伯禮名列其中。 臨危受命,聞令而動。在出征武漢的飛機上,張伯禮填詞道:“曉飛江城疾,疫茫伴心惕。隔離防勝治,中西互補施。”面對尚有很多未知的新冠肺炎,他心里卻有一份底氣,那是對中醫藥的信心。 那時的武漢,發熱門診外陰冷潮濕,門診內人滿為患。張伯禮意識到,如果不加以控制,感染人數會越來越......閱讀全文
張伯禮院士:應加強科學精神教育
近年來,科技界的學風浮躁及學術不端事件頻發,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看來,這與對中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教育不夠有關。他呼吁,應大力加強對科技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科學精神的教育。 張伯禮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科
張伯禮院士:讓中醫退出醫療體制是無知表現
2008年3月14日21時,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在做客騰訊網時稱,近些年來,社會上一些質疑中醫、讓中醫退出現代醫療體制的人是無知的。中醫幾千年來在不斷的傳承,世界只此一家,中醫理論博大精深。? 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做客 張伯禮院士說,近一兩年來,社會上有一種思
張伯禮院士專訪:中醫藥能否再度證明自己?
鐘南山團隊開出新冠肺炎預防涼茶處方;肺炎一號方3天內獲廣東藥監局臨床應用研究應急審批;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總有效率達90%以上…… 2月以來,各級衛生部門紛紛要求,確保患者第一時間用上中藥。新冠肺炎“戰疫”,是否會成為中醫藥再度證明自己的機會? 剛剛率醫療團隊進駐武漢江
張伯禮當選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
張伯禮,1948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男,漢族,河北寧晉縣人,中醫內科專家。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于天津中醫學院。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
張伯禮院士:環渤海污染治理不能“各自為戰”
張伯禮 “現在已經沒有一種魚類、貝類或螃蟹能夠形成規模裙帶,產卵場污染面積達100%,20年間渤海物種減少了30種以上。”對于環渤海地區的污染問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很關注,過去盛產的對蝦、黃花魚、鯧魚等幾乎斷檔或瀕臨絕跡。 作為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是全球11個典型的封閉
鐘南山張伯禮等院士專家呼吁打通醫療數據孤島
?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互聯網”作為“抗疫戰線守護者”,讓抗疫充滿了“智能范兒”。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辦了2020北京健康大會·醫生云論壇,成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健康領域出席院士最多的一次學術盛宴。 與會專家表示:未來我國醫療水平的發展需要AI
張伯禮院士指出要制定中醫藥的國際標準
中醫藥的發展、傳承,要做好新藥的研發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要制定中醫藥的國際標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9日在安徽亳州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上作此表示。 中醫藥也叫漢族醫藥,隨著傳統醫學的治療理念正逐漸為世界所接受,傳統醫藥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 張伯禮在會上說,當前
張伯禮院士: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
中醫藥走向國際的前提是世界需要中醫藥,而科技是中醫藥走出去的翅膀,翅膀越硬飛得越高、飛得越遠。張伯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伯禮 上個世紀末世界衛生組織做了一個調研,結論是現代的醫學針對疾病的模式不可為繼。提出維護健康是醫學的主要目的,從疾病治療轉向預防為主,發現和發展人類自我健康能力是醫學的
訪張伯禮院士:讓中醫藥服務世界人民健康
近年來,隨著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療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中醫學、西醫學兩種醫學體系不同,但目的是共同的,就是維護健康、解除病痛。中醫藥能為世界人民健康提供一種有效的選擇。 世
中藥通不過FDA審查 張伯禮院士:不是通不過而是在路上
“在中國上市的數以萬計的中藥,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申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而且無一獲批……”日前,一篇題為“為什么中藥通不過FDA的審查”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再次將中醫藥拋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為什么中藥通不過FDA的審查? 在2018中醫藥工作會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