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NER綜合癥的檢查
1、視診:檢查面部、牙齒、甲狀腺、四肢有無異常,特別觀察有無皮脂囊腫、上皮樣囊腫、色素痣、齲齒、多發 性復發性牙瘤、纖維瘤和骨瘤。 2、X線檢查:凡懷疑有骨瘤或骨質異常增生者應攝正側位片,以了解有無皮質增厚或骨質增生。胃腸鋇餐造影和鋇劑灌腸雙重對比造影,均有助于發現消化道內的可疑息肉。 Burkitt指出,飲食原因和腸運輸時間減緩可增加對結腸致癌劑的接觸,但據Watne報告,Gardner綜合癥患者的腸運輸速率比對照組快3倍。 3、內窺鏡檢查:最好做纖維結腸鏡檢查。對疑有胃息肉或其他胃部病變的患者,可考慮做胃鏡檢查。 4、糞便檢查:糞便類固醇氣相色譜法和厭氧菌培養法,可顯示本癥患者中糞便膽固醇和原發性膽汁酸有較高的濃度。這與腸道中梭桿菌、二裂菌屬的相對增加有關。......閱讀全文
GARDNER綜合癥的檢查
1、視診:檢查面部、牙齒、甲狀腺、四肢有無異常,特別觀察有無皮脂囊腫、上皮樣囊腫、色素痣、齲齒、多發 性復發性牙瘤、纖維瘤和骨瘤。 2、X線檢查:凡懷疑有骨瘤或骨質異常增生者應攝正側位片,以了解有無皮質增厚或骨質增生。胃腸鋇餐造影和鋇劑灌腸雙重對比造影,均有助于發現消化道內的可疑息肉。 Bu
GARDNER綜合癥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本癥患者的表現,主要為消化道息肉病和消化道外病變兩大方面。 1、消化道息肉病:息肉廣泛存在于整個結腸,數量可達100個以上;胃和十二指腸亦多見,但空腸和回腸中較少見。息肉一般可存在多年而不引起癥狀。通常在青壯年后才有癥狀出現。初起可僅有稀便和便次增多,易被患者忽視;當腹瀉嚴重和出現
GARDNER綜合癥的介紹
Gardner綜合癥,又稱為魏納-加德娜綜合癥、家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骨瘤-軟組織瘤綜合癥、家族性結腸息肉癥。系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為單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現。1905年由Gardner報道結腸息肉病并家族性骨瘤、軟組織瘤和結腸癌者機會較多,其后于1958年Smith提出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三
GARDNER綜合癥的診斷
內窺鏡及X線檢查可確定消化道息肉及骨瘤。并有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三聯癥即可確診。 1.結腸多發性息肉;主要癥狀有腹瀉、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發率較高。 2.軟組織瘤:好發于面部、軀干或四肢,多為皮脂腺囊腫、纖維瘤表皮囊腫,脂肪瘤等。 3.骨瘤:好發于頜骨、顎
GARDNER綜合癥的病理病因
本癥為孟德爾顯性遺傳性疾病。Gardner最初的報告和隨訪資料提示該綜合癥系由單一缺陷基因或幾個獨立的但卻 密切聯系的基因所致。 本癥與家族性大腸息肉病是否為同一遺傳性疾病尚有爭議,Mckusiek有證據表明,導致家族性息肉病的情況不同,本癥是單一基因作用的結果。但Smith則認為,本癥系任何
GARDNER綜合癥的臨床表現
本癥患者的表現,主要為消化道息肉病和消化道外病變兩大方面。 1、消化道息肉病:息肉廣泛存在于整個結腸,數量可達100個以上;胃和十二指腸亦多見,但空腸和回腸中較少見。息肉一般可存在多年而不引起癥狀。通常在青壯年后才有癥狀出現。初起可僅有稀便和便次增多,易被患者忽視;當腹瀉嚴重和出現大量黏液血便
GARDNER綜合癥的診斷及病因病理
診斷 內窺鏡及X線檢查可確定消化道息肉及骨瘤。并有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三聯癥即可確診。 1.結腸多發性息肉;主要癥狀有腹瀉、粘液便或血便,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其它部位息肉并發率較高。 2.軟組織瘤:好發于面部、軀干或四肢,多為皮脂腺囊腫、纖維瘤表皮囊腫,脂肪瘤等。 3.骨瘤:好發于
GARDNER綜合癥的病理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病理 本癥為孟德爾顯性遺傳性疾病。Gardner最初的報告和隨訪資料提示該綜合癥系由單一缺陷基因或幾個獨立的但卻 密切聯系的基因所致。 本癥與家族性大腸息肉病是否為同一遺傳性疾病尚有爭議,Mckusiek有證據表明,導致家族性息肉病的情況不同,本癥是單一基因作用的結果。但Smith則認為
肝肺綜合癥的檢查
1、超聲心動圖:超聲檢查陰性基本可除外HPS。用振動生理鹽水、20%甘露醇或吲哚氰綠所產生的60-90um微泡靜脈注射,正常情況下微泡不能通過肺泡的毛細血管(直徑8-15um)到達左心系統。 2、動脈血氣分析:PaO2常低于10Kpa。直立和仰臥位PaO2測定以及呼吸室內空氣和100%氧時P
克氏綜合癥的檢查
1.血清睪酮(testosterone,T)測定 多數病例降低。據統計,47,XXY型患者79%降低,46,XY/47,XXY型患者33%降低,48,XXXY、49,XXXYY及49,XXXXY型患者中幾乎全部降低。一般為輕度降低,嚴重降低者少見。 2.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