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軍團菌病的基本介紹
軍團菌病是由軍團菌屬細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1976年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大會時暴發流行而得名。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氣傳播,自呼吸道侵入。根據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軍團菌病分為3種亞型: ①肺炎型軍團菌病(LD) 以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軍團菌感染,又稱軍團菌肺炎; ②肺外綜合征 即感染從肺部播散至肺外其他系統; ③龐蒂亞克熱 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熱,病程呈自限性。軍團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為嗜肺軍團菌血清1型。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吸煙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閱讀全文
關于軍團菌病的基本介紹
軍團菌病是由軍團菌屬細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1976年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大會時暴發流行而得名。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氣傳播,自呼吸道侵入。根據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軍團菌病分為3種亞型: ①肺炎型軍團菌病(LD) 以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軍團菌感染,又稱軍團菌肺炎; ②
關于軍團菌病的診斷治療介紹
診斷 軍團菌病桿菌感染的臨床診斷比較困難,僅憑其臨床表現很難與其他病原所致的胸部感染鑒別,所以必須進行血清學或病原學檢查方可確診。 治療 首選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利福平等也有效。青霉素類、氨基糖甙類、頭孢菌素類對本病無明顯療效。 此外,維持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呼吸衰竭時人工呼
關于軍團菌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10~2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增多,可見核左移;呼吸道分泌物(痰液或氣管內吸取物)革蘭染色不能發現大量占優勢菌群、僅見少量中性粒細胞。 2.血清學檢查 (1)間接熒光抗體法 雙份血清抗體效價增高4倍以上,且≥1:128,或者恢復期單份
關于嗜肺軍團菌的基本信息介紹
1976年美國費城退伍軍人協會會員中曾爆發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疾病,經研究,發現一種細菌命名為嗜肺軍團菌。隨后,許多有關細菌暫被列入這一屬,且追溯研究發現早在1943年即有軍團人員病的病例。現已提出了超過30種軍團桿菌,至少19種是人類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見病原體為嗜肺軍團菌(占病例的85%~90%
關于軍團菌病的病因分析
軍團菌為需氧的多性革蘭陰性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其傳染源是水源和空調系統,通過空氣傳播。根據細胞壁組成、生化反應和DNA雜交研究,軍團菌和過去已知的病原菌無關,故構成單獨一個科。軍團菌科僅有一個屬,即軍團菌屬。我國已定型者有Lp1,Lp3,Lp5,Lp6,Lp9等。 引起疾病者主要是嗜肺軍
關于蟯蟲病的基本介紹
蟯蟲病是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世界各地流行極廣,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萬,我國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兒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體機構兒童感染率高。國內調查資料表明兒童感染率達40%~70%。在衛生條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數成員同時患病。因此蟯蟲病是值得重視的疾病。
關于癲癇病的基本介紹
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6‰。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
關于血清病的基本介紹
血清病是指因輸注異種血清導致的III型變態反應。廣義的血清病則泛指外來抗原引起的上述反應,有人將其稱為血清病樣反應。在臨床上常見于以兔或馬血清制備的ATG/ALG治療的患者。構成血清病免疫復合物的抗體球蛋白主要是IgG,但如IgE較多,則發病時血清通透性的增加更加明顯。可有喉頭水腫、低血壓甚至過
關于肺吸蟲病的基本介紹
肺吸蟲病是由并殖吸蟲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地方性寄生蟲病。人體寄生的肺吸蟲,在國內主要有衛氏肺吸蟲和斯氏肺吸蟲兩種。蟲體主要寄生于肺部,以咳嗽、咳棕紅色痰為主要表現,也可寄生于多種組織器官,如腦、脊髓、胃腸道、腹腔和皮下組織等,產生相應癥狀。衛氏肺吸蟲病分布于浙江、臺灣、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斯氏
關于麻風病的基本檢查介紹
1、體格檢查 要系統全面,在自然光線下檢查全身皮膚、神經和淋巴結等。 2、運動功能障礙檢查 檢查時讓病人抬額、皺眉、鼓腮、吹哨、露齒等動作,觀察面部神經是否麻痹。讓病人作屈伸手腕,內外展指、對指、握掌等動作,觀察上肢的神經功能。讓病人作足的背伸、跖屈、內翻、外翻等動作。觀察腓神經是否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