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啟動
由國家專項投資550萬元的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日前正式啟動,今后兩年時間內,青海湖周邊13萬畝沼澤濕地將得到有效保護與恢復。......閱讀全文
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啟動
由國家專項投資550萬元的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日前正式啟動,今后兩年時間內,青海湖周邊13萬畝沼澤濕地將得到有效保護與恢復。
青海:濕地保護納入政府考核范圍
《青海省濕地保護條例》已于9月1日起施行。此條例是青海省在全國尚無濕地保護法律、行政法規的情況下,經反復調研論證,創造性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條例的頒布實施,對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青海濕地保護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大美青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青海省已
青海濕地面積躍居全國第一
記者從今天結束的青海省十二屆人代會上獲悉:過去5年青海落實濕地保護補助資金共3050萬元,截至目前,青海省濕地面積共816萬公頃,比1997年第一次全省濕地資源調查時增加259萬公頃,躍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青海不斷加大對濕地資源和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目前建成青海湖、可可西里、三
青海立法保護高原濕地;建補償機制明確政府職責
濕地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寶庫。濕地生態系統具有提供水源、補充地下水、調節流量、控制洪水、保護堤岸、清除和轉化毒物、保持小氣候等多種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 我省濕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11.3%,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22.67%。由于濕地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加之
長江源上游水源地青海班瑪打造國家濕地公園
從青海省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通過5年的建設,班瑪縣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且成為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于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 據介紹,班瑪縣境內的瑪可
青海省首項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開工建設
8月28日,“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正式在樂都縣碾伯鎮開工,這是由省環境保護廳資金配套支持、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計劃類批準立項的我省首項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 “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利用國內外比較成熟的人工濕地污水處
三江濕地世界典型潮汐濕地公園
三江濕地公園位于浙江省靈江、永安溪、始豐溪三條江的匯合處,不僅是臺州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也是世界上典型的潮汐濕地公園。 漲潮時,潮水順著靈江從下游慢慢地向上游涌去,當潮水漲至三江村時,則一分為二,一支潮水與永安溪交匯一起,一直涌到楊杜才歇下來;一支潮水與始豐溪
《濕地北京》:沒有濕地就沒有北京城
有幸讀到崔麗娟女士所著的《濕地北京》一書,收獲頗豐。書中《序》描述了關于濕地與北京的關系。“北京城是在古永定河渡口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與其說是水造就了北京城,不如說北京起源于濕地。”這句話精辟地寫出了北京建城與濕地的密切關系。 更精彩的是書中多次用欄目的方式普及了濕地知識,比如,億萬年前北京濕
3處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良好
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廳獲悉,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近期對青海湖鳥島、扎陵湖、鄂陵湖3處國際重要濕地進行濕地生態系統評價工作,經測算,目前3處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綜合功能等級良好。 根據《濕地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測算,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綜合健康指數為5.87,健康等級為中,綜合
世界濕地日:我國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8處
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再新增北京延慶野鴨湖、黑龍江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江蘇淮安白馬湖等18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82處;面積764.7萬公頃,居世界第4位。 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修復。2日,我國在浙江杭州西溪舉辦主場宣傳活動,并發布了2022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