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種植超級稻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月20日在成都表示,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大有可為。 在成都召開的“西南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郫縣試點現場會暨專題學術交流座談會”上,袁隆平說,“種三產四”就是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力爭用3畝地產出現有4畝地的糧食,節余的1/4也就是等于增加1/4的糧食耕地。 針對我國人增地減的嚴峻形勢和超級雜交稻取得的重大進展,袁隆平于2006年提出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設想和建議,希望通過這一工程的實施,大幅提高水稻的單產和總產,提高農民種糧的經濟效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袁隆平當時建議,用5年時間,到2010年,全國推廣“種三產四”豐產工程6000萬畝,產出現有8000萬畝的糧食,等于增加了2000萬畝糧食耕地,可多養活3000多萬人。 8月19日,袁隆平一行參觀了位于郫縣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超級雜交稻“種三產......閱讀全文
中國工程院送別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上午10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前往送別。 銘德廳內,哀樂聲聲,袁隆平遺像懸掛大廳中央,李曉紅、鄧秀新神情悲痛,緩步來到袁隆平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袁隆平的遺體三鞠躬,
28位院士共論“袁隆平精神”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28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論如何弘揚袁隆平科技創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中勇攀高峰,做一個矢志不渝的奮斗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在視頻致辭中說,袁隆平開創的雜交水稻事業,
沉痛哀悼!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天空間斷放晴了一陣子的長沙,又下起了細雨。我國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 就在不久前,這位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雜交水稻事業發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還帶病在海南三亞南繁基
袁隆平:種植超級稻 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月20日在成都表示,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大有可為。?在成都召開的“西南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郫縣試點現場會暨專題學術交流座談會”上,袁隆平說,“種三產四”就是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力爭用3畝地產出現有4畝地的糧食,節余的1/4也就是等于增
袁隆平:力爭2020年“種三產四工程”達到6000萬畝
7月5日,袁隆平在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中塘村考察超級雜交水稻示范田。 7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益陽接受采訪時表示:“力爭到2020年,全國‘種三產四工程’能達到6000萬畝,產出相當于8000萬畝的糧食。” 袁隆平院士是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省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
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切緬懷袁隆平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等7位院士分別撰文向
袁隆平:超級稻畝產潛力可達一千五百公斤
“畝產九百公斤不是超級稻的終點,根據長沙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超級稻的畝產潛力達一千五百公斤。”正在長沙舉行的中國現代農業與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是表示。?全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分三期實施。第一期的產量指標是大面積示范畝產七百公斤,已在二000年實現;第二期畝產八
袁隆平:“種三產四”項目應納入國家糧食豐產工程
在8月29日在京召開的無黨派人士向袁隆平同志學習座談會上,我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應把‘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作為重點項目納入‘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加大力度實施,以期5年內實現在全國種植6000萬畝第二期超級雜交稻,產出8000萬畝的糧食,多養活3000萬人的奮斗目標”
袁隆平與《中國科學報》
??多年來,《中國科學報》始終關注著由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科學研究,及時、真實、準確報道雜交水稻研究的最新動態和成果。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科學報》與袁隆平在雜交水稻報道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是由科學記者與科學家為求真、求實與客觀的互動而生,是一種媒介科學傳播共同體“情緣”。很多從事科技新聞報道
袁隆平:新愿望是幫湖南早日實現糧食增產60億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表達了自己的一個新愿望:那就是通過大力推廣超級稻種植,幫助湖南省早日實現增產6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任務。 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其中湖南省承擔的任務是增產6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 袁隆平說,湖南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