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已發現了下丘腦外側神經活性與快速眼動(REM)睡眠之間的確切因果關系。此項成就是對理解哺乳動物睡眠機制以及相關神經網絡基礎的重大貢獻。 睡眠有兩種類型:REM睡眠和非REM睡眠。對于人類來說,非REM睡眠有4個階段。REM睡眠(或深度睡眠)通常與做夢有關,是一個大腦非常活躍的階段,盡管人體已熟睡,但其眼睛還在快速移動,眼動睡眠因此得名,此時身體幾乎完全喪失肌張力。最近幾年,科學家在了解覺醒和睡眠周期的控制機制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許多有待探索的前沿課題。睡眠失序會對人類身體和精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加拿大神經回路和光遺傳學研究主席、麥吉爾大學助理教授安托萬?阿岱曼提迪斯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光遺傳學誘導小鼠REM睡眠,并通過激活大腦相關部位的神經網絡實現了對此種睡眠階段持續時間的調節。 光遺傳學融合了光學和遺傳學方法來調節神經回路的活動,被2......閱讀全文
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已發現了下丘腦外側神經活性與快速眼動(REM)睡眠之間的確切因果關系。此項成就是對理解哺乳動物睡眠機制以及相關神經網絡基礎的重大貢獻。 睡眠有兩種類型:REM睡眠和非REM睡眠。對于人類來說,非REM睡眠有4個階段。REM睡眠(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屬哺乳綱(Mammalia)、嚙齒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屬(Mus)。小鼠來源于野生鼷鼠,從17世紀開始用于解剖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已育成多達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蠅的相關工具是強有力的資源”。 2019年2月21日,重要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發表北京大學饒毅教授實驗室的論文:“化學連接組學:繪制果蠅的化學傳遞圖譜”。 其摘要中明確提出“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
5月份就要過去了,生物谷小編根據本站報道的Cell、Nature和Science文章的點擊量,對讀者們關注度比較高的文章進行了盤點,這三大期刊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生物學領域的進展,但仍然十分具有指導性,囊括了生物學各個領域的部分最前沿進展。癌癥,HIV以及腸道微生物仍然是讀者們最為關注的幾個領域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近期《Nature》下載論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6年11
1950年,Ingalls發現了一種“肥胖基因”(ob),它的突變可以導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別于1956年和1958年發現了脂肪分泌的一種“飽感因子”,它能通過下丘腦控制動物攝食量,調節體重。歷經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科學家通過定位克隆技術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編碼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10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Science:新研究揭示人類微生物組是潛力巨大的新型抗菌藥物聚寶盆 doi:10.1126/science.aax9176 就像淘金熱中的淘金者曾經在北加州的山上開采這種閃亮的貴金屬一樣,“生物勘
晝夜節律和睡眠穩態是共同進化而來的生物現象,前者控制人類何時入睡,后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在果蠅、小鼠和人類中,都能觀察到這兩種行為共同作用來控制動物的周期性睡眠。隨著近年來對各種模式生物的研究,科研人員對分別調控這兩種行為的分子和神經通路了解得很多。但在大多數生物中,對節律神經回路如何輸出到睡
長期以來,很多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非常癡迷,有些研究試圖去解析引發多種大腦相關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病機理,比如阿爾茲海默氏癥、帕金森疾病、精神分裂癥等等,而有些研究人員則從更深層次對大腦結構和功能區域進行了探秘研究,從而來解讀我們大腦記憶的形成機制。 很多人都有著快樂的童年記憶,當然也有著那些痛苦不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睡眠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秘密: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什么因素會導致睡眠不足?如何健康的睡覺? 【1】睡眠質量較差或與營養物質攝入水平不足有關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Micro and Ma
衛辦醫政發〔201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規范兒童孤獨癥診療康復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使兒童孤獨癥患者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的康復治療,我部制定了《兒童孤獨癥診療康復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1】封面故事: 大麻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doi | 10.1038/nature20153 大麻合法化已成為美國的一大熱議話題,據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在歐洲尋求專業毒癮治療的人群中,大麻已取代海洛因成為這一人群最常用的非法藥物。但是,關于四氫大麻酚(THC,大麻中的神經活性物質)如何影響神經網
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5%的人曾經出現過失眠問題,其中約有20-30%是由于不同的睡眠障礙引起,而發達國家、城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近年來,科學家們在人類失眠癥研究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Nat Genet:重大突破!1
英國《自然》期刊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報告稱,科學家發現了兩種影響睡眠時間和睡眠類型的基因突變,該成果標志著人們向理解睡眠控制機制邁出了重要一步。 所有動物都會睡覺,這本是一種普遍特性,但是人類對于支撐這一最基本行為的細胞及分子信號的認識出乎意料的少。我們僅僅知道晝夜節律可以使生物感
一項最新神經科學研究顯示,位于小鼠大腦后側的特定神經元能夠誘導小鼠進入快速眼動睡眠(REM)。該結論有助于人們了解現在依舊非常神秘的快速眼動睡眠功能。 生物體入睡之后,心率減慢、血壓下降是非常明顯的生理功能變化。但在睡眠過程中有一段非常奇特的時間,腦電波頻率變快、振幅變低、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為揭示人類睡眠謎團打開了一扇窗戶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網站8月13日發布新聞公告稱,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了調控人類睡眠時間的第一個基因。該發現為揭示人類睡眠謎團打開了一扇窗戶,無疑將對未來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8月1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 睡眠是每個人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中要因素,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精神相關疾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風險的上升,而睡眠過多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健康風險。針對近期與睡眠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要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睡眠不足,你意想不到的危害 DOI: 10.1002/ana.25023 青壯年每天
如果有機會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有所回報,我樂意提供幫助。圖片來源: Chad Hagen 對Frank Donobedian來說, 坐著不動就是一項挑戰。但就在1月的一天,他被要求靜坐3分鐘。坐在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實驗室的一把椅子上,他將雙臂按向身體兩側,將腳放置在地板上,并試著控制顫
2016年10月11日 ~ 2016年11月1日,《自然》期刊十大研究亮點文章匯總如下。 睡眠回路探究 人們對控制睡眠周期的神經回路的認識,仍停留在表面。現在,光遺傳學、遺傳藥理學、顯微內鏡鈣成像和病毒介導回路跟蹤等新技術的出現,加上小鼠遺傳學,使我們可以結合多種技術,讓揭秘夢境成為可能。在
在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睡眠是一種重要的動物行為。哺乳動物的睡眠是由嚴格控制的快速眼動(REM)睡眠和非REM睡眠周期組成的。最近的研究已經發現,在不同腦區中的神經網絡,可讓我們在覺醒、快速動眼睡眠和非快速動眼睡眠之間進行切換。然而,調節這些開關的分子機制還是未知的。現在,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學家,能夠使一只沉睡的小鼠快速進入夢境。研究人員在位于大腦髓質(大腦的一個古老部分)的一組神經細胞中,插入一個光遺傳學開關,從而能夠用激光來激活或抑制這組神經元。 這些神經元被激活時,睡眠的小鼠在幾秒鐘內就進入了快速眼動睡眠(REM)。快速眼動睡眠的特征是快速眼球
史上最全的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項目,您值得收藏!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Nature:利用細胞替換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進展!胞外基質組分決定著胰腺祖細胞的命運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破壞胰腺中產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鑒別出了兩個關鍵的核心基因,這兩個基因能夠幫助調節機體深度睡眠和做夢的水平,相關研究或為闡明相關的基因控制睡眠的網絡提供新的線索。此前研究者通過對小鼠進行研究發現了能夠控制機體快速眼動睡眠的基因,同時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