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菌群中同樣存在利他行為
一直以來,舍己為人、無私奉獻都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而被廣泛傳頌。而日前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卻發現,細菌世界里同樣也存在著毫不利己的無私之舉。 讓人困惑的耐藥性之謎 隨著青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的廣泛使用,在過去的幾年里,諸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不動桿菌這樣的“超級病菌”經過幾代進化獲得了極強的耐藥性,已成為醫院內主要的感染病原菌。本月初,日本帝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就曾宣布,去年以來僅該院就有46名患者在住院期間感染了對多數抗生素有耐藥性的不動桿菌,其中至少9名患者因此喪命。 為了弄清細菌耐藥性的獲得過程及具體機制,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詹姆斯·柯林斯和同事以大腸桿菌和諾氟沙星為對象進行了實驗。研究人員將大腸桿菌放置在一個可對環境進行精確控制的反應器中進行培養,而后不斷向其中增加諾氟沙星以觀察細菌的耐藥反應。每隔一段時間,研究人員就從反應器......閱讀全文
新型抗生素狙擊耐藥性
Arylomycin一類的天然產物經化學優化后,能夠成為對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感染具有強效、廣譜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近日發表在《自然》上的這項體外實驗和小鼠實驗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望讓這類化合物成為一種全新的必需藥物,用來對抗全球健康所面臨的一大嚴重威脅。 多重耐藥菌日益增
Cell綜述: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也許不再是追捧的研究熱點,但確實是我們大家都需要的一個研究方向,尤其是在流感肆掠的今天。耐藥的細菌機制由基因組變化編碼,從點突變到預先存在的遺傳元件的組裝,再到從環境中水平導入基因。耐藥機制與編碼它們的基因變化譜之間存在多對多的關系。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多種藥物都耐藥的慢性感染怎
大腸桿菌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與染色大小0.4~0.7×1~3um,無芽胞,大多數菌株有動力。有普通菌毛與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類包膜,革蘭氏陰性桿菌。(二)培養特性在血瓊脂平板上,有些菌株產生β型溶血。在鑒別性或選擇性培養基上形成有顏色、直徑2~3mm的光滑型菌落。生化反應:大部分菌株發酵乳糖產酸產氣,并發酵葡萄糖、
細菌如何獲得抗生素耐藥性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揭示了抗生素耐藥性是如何能在抗生素存在的時候在細菌細胞間傳播的,而這些抗生素理應能阻止細菌生長。這些結果揭示,先前對藥物敏感的細菌能夠在長時間接觸抗生素時存活下來以表達其剛剛獲得的耐藥基因,進而有效地讓它們不受抗生素的影響。 這一過程的基礎機制——包括一個在幾乎所有細菌中都被發
抗生素耐藥性的隱藏熱點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廢水中抗生素抗性進化的效力被大大低估了。該研究顯示,廢水具有獨特的特性,允許抗性基因開始從無害的細菌到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旅程。早在人類利用抗生素作為藥物之前,微生物就已經發展出生產這些分子的能力。因此,環境中許多細菌抵抗抗生素的能力是一種古老的特性。 自從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危害近在眼前
現在,進入冬季感冒高發時期,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又有所抬頭。圖片來源于網絡 “你知道抗生素對細菌性感冒才有效,病毒性感冒無需使用抗生素嗎?” 對很多人來說簡單明白的常識,但同時對很多人,即使有些高知人群,卻也是知識的盲點。有不少國人習慣于一感冒就輸液。 日前,在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
全球面臨抗生素耐藥性挑戰
澳大利亞首席科學家伊恩·查布10日說,抗生素耐藥性很可能會成為全球面臨的最嚴重公共衛生挑戰之一,這需要科學界、企業界和公眾共同應對。 作為政府的科學顧問,查布的辦公室當天發布了一份題為《面對抗生素耐藥性的威脅:建立預防新防線》的報告,警告錯用和濫用抗生素所導致的相關耐藥性會對公眾健康帶來風
科學家發現菌群中同樣存在利他行為
一直以來,舍己為人、無私奉獻都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而被廣泛傳頌。而日前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卻發現,細菌世界里同樣也存在著毫不利己的無私之舉。 讓人困惑的耐藥性之謎 隨著青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的廣泛使用,在過去的幾年里,諸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
“基因剪刀”出手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據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利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出一個新系統,可以確定某種特定抗生素能靶向作用于致病菌的哪些基因。該成果將用于改進現有抗生素效果,或幫助人類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致病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已然是嚴重的全球性公
“基因剪刀”出手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據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利用被稱為“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出一個新系統,可以確定某種特定抗生素能靶向作用于致病菌的哪些基因。該成果將用于改進現有抗生素效果,或幫助人類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致病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已然是嚴重的全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