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腰腿痛疾患之一,以往多見與中老年患者,隨著現在生活工作及學習的壓力增大,患者逐漸趨向年輕化,我在臨床工作中遇到過最年輕患者僅16歲,患病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保守治療效果差的,則需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中常規傳統手術有創傷大、出血量多等諸多弊端,隨著醫學科學與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要求提高,脊柱微創技術已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大重要發展方向,具有了顯著優勢。隨著手術器械在安全性和術式的改進和升級,椎間孔鏡技術日趨完備成熟,經皮椎間孔鏡微創手術在微創外科領域發展迅速,療效確切,適應癥也越來越廣,受到醫療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和認可,本文就其在腰椎疾病的應用進行總結闡述。1.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的發展狀況經皮椎間孔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結合在臨床應用中發現的局限點,不斷的改造升級,在腰椎疾病的治療應用中,主要有以下幾點:1)椎間孔鏡( Yeung Endoscopic ......閱讀全文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腰腿痛疾患之一,以往多見與中老年患者,隨著現在生活工作及學習的壓力增大,患者逐漸趨向年輕化,我在臨床工作中遇到過最年輕患者僅16歲,患病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保守治療效果差的,則需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中常規傳統手術有創傷大、出血量多等諸多弊端,隨著醫學科學與技術水平
該項研究納入120 例腰間盤突出的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按照隨機方式進行分組,每組 60 例患者,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主要實施小切口椎板開窗髓核摘除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則采取椎間孔鏡方式進行治療,手術后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比較來分析探討椎間孔鏡對腰椎間盤突出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該項研
1.探求病因,發微病機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各年齡階段均可發病,但何師認為,不同年齡患者的病因病機卻有很大的不同。從多年臨床實踐來看,30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主要是由于跌仆閃 挫外傷和過勞損傷引起。這類患者所
祖父曾傳治療腰腿痛的方子,我臨床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還可以。后讀李同生老師的書,其骨傷科秘方與祖父的方子有些相似,就二方合并,用來治療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坐骨神經痛,急慢性的腰腿痛,效果相當不錯。到目前沒有出現不愈的。 當歸1
脊柱經皮內鏡椎間孔入路和椎板間入路治療腰椎間盤 突出的臨床應用研究 該研究納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60例,將 60 例患者根據紅籃球分組法分為兩組,30 例/組。將實施脊柱經皮內鏡椎間孔入路椎間盤切除術的患者納入 PETD 組,將采用椎板間入路椎間盤切除術的患者設為 PEID 組。將兩組腰椎間盤
寒濕型:腰腿疼痛,受寒及陰雨天加重,肢體發涼,沉重感,轉側不利,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緊或濡緩。治宜溫經散寒,除濕通痹。藥用制川烏10克,制草烏6克,防風12克,海風藤30克,薏苡仁20克,秦艽10克,桑寄生20克,桂枝10克,烏梢蛇10克,木瓜10克,防己10克,干姜10克,甘草6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腰腿痛最常見的病因,早在1953年Vesalius就敘述了椎間盤的外觀,后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對于椎間盤突出的基礎研究也越來越多,這更加提高了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效果,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的椎間盤突出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 一、病理與病因腰椎間盤在脊柱的負荷運動中承受強大的壓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間盤破裂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筆者在臨床中采用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典型病例 患者,男,44歲,農民,2002年1月7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生活中常見病,是脊柱外科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本文介紹中醫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方一則,甘肅省中醫院院內制劑杜仲腰痛丸在臨床應用19年,治療腰腿痛有確切療效。 藥物組成:杜仲15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狗脊
一、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 行椎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