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相關檢查介紹
1.血常規 發作時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2.影像學檢查 多無異常,CT有助于排除早期間質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氣管擴張。 3.肺功能和氣道反應性測定 是診斷CVA和判斷療效的重要指標。CVA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不如典型哮喘明顯,大部分患者肺通氣功能完全正常,因此僅根據肺功能的改變難以做出判斷。針對CVA存在AHR這一特點,對疑診CVA的患者可以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或支氣管舒張試驗。對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70%者,行支氣管激發試驗,FEV1<70%者,行支氣管舒張試驗,另外,利用呼氣峰流速儀測定峰值呼氣流速(PEF),是一種簡易、便攜式的肺功能動態監測方法,操作方便,價格便宜,陽性判斷標準是日內(或2周)變異率≥20%,以陽性判定為氣道高反應性來診斷CVA。......閱讀全文
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相關檢查介紹
1.血常規 發作時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2.影像學檢查 多無異常,CT有助于排除早期間質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氣管擴張。 3.肺功能和氣道反應性測定 是診斷CVA和判斷療效的重要指標。CVA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不如典型哮喘明顯,大部分患者肺通氣功能完全正常,因此僅根據肺功能的改變難以做出
藥物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的介紹
(1)支氣管舒張劑對于有間斷咳嗽癥狀的患者可按需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或茶堿為主。對于有持續頻繁咳嗽癥狀或者吸入糖皮質激素仍不能有效控制癥狀的,可以加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或者緩釋茶堿。 (2)吸入糖皮質激素由于CVA同典型哮喘都具有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重塑,因此吸入糖皮質
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概述
咳嗽性哮喘(Cough Type Asthma)又稱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1972年Gluser首次報道了該病并命名為變異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GINA(全球哮喘防治倡議)中明確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種形
如何診斷咳嗽變異型哮喘?
在遇到僅主訴為長期咳嗽(時間大于3周)的患者時,應當考慮到哮喘的可能。目前國內公認的診斷標準: 1.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痰少,運動后加重,但無喘息發作; 2.癥狀多發生于凌晨、夜間或就寢時; 3.季節性發病或接觸刺激性氣味即出現憋氣、嗆咳難忍等氣道高反應性癥狀; 4.排除其他慢性
咳嗽變異型哮喘診斷標準
1.持續咳嗽>4周,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以干咳為主。 2.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 3.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和(或)PEF每日變異率(連續監測1~2周)>13%。 6.個人或一、二級親屬有特應性
咳嗽變異型哮喘的病因分析
咳嗽性哮喘的發病原因是錯綜復雜的,除了患者本身的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態等主觀因素外,變應原、病毒感染、職業因素、氣候、藥物、運動和飲食等環境因素也是導致哮喘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
簡述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治療原則
CVA與典型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相同。美國ACCP(美國胸科醫師學會)指南認為,絕大多數CVA患者對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和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我國的咳嗽指南推薦大多數CVA患者可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舒張劑(β2受體激動劑或氨茶堿等),或用兩者的復方制劑。同典型哮喘類似,短期口服小劑量糖
簡述咳嗽變異型哮喘的臨床表現
由于咳嗽變異性哮喘以咳嗽為惟一癥狀,故臨床特點缺乏特異性,誤診率非常高。因此對于慢性反復發作的咳嗽應該想到該病的可能。由于50%~8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可發展為典型哮喘病,10%~33%的成人咳嗽變異性哮喘也可發展為典型哮喘,許多作者將咳嗽變異性哮喘視為哮喘病的前驅表現,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的
咳嗽變異型哮喘的診斷方式氣道炎癥的評估
CVA的病理學改變是氣道炎癥,因此檢測氣道炎癥指標,在判斷氣道炎癥、輔助診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1)誘導痰(IS)可行痰細胞分類和痰內可溶性物質檢測,反映氣道分泌物的情況,參與CVA氣道炎癥的細胞中,以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最為明顯,誘導痰中嗜酸性粒細胞的變化可預測CVA發展成典型哮喘。 (
異型乳酸發酵的相關介紹
異型乳酸發酵(heterolactic fermentation)除生成乳酸外還生成CO2和乙醇或乙酸。其生物合成途徑也有兩種:6-磷酸葡萄糖酸途徑和雙歧(bifidus)途徑,前者的代表菌株有腸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及葡聚糖明串珠菌(L.dex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