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6日,“第四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昆明召開。會議由國際動物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Zoological Sciences,英文縮寫:ISZS)與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cial Sciences,英文縮寫:IUBS)主辦,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版納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和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CIUBS)承辦,中國科協國際合作部及學會學術部、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及國際合作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及國際合作局、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及國際合作局、昆明分院等單位支持。 來自世界16個國家的120多位科學家、科研人員和學者參加了大會, 其中包括國際動物學會主席、國際生物科學聯合秘書長Jean-Marc Ja......閱讀全文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為期三天的第七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暨2012年亞太區生物信息學峰會在香港九龍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華大基因主辦,《GigaScience》雜志協辦。來自全球300多名專家學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討了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云計算、生物倫理等研究領域內的最新進展,并深入探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為期三天的第七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暨2012年亞太區生物信息學峰會在香港九龍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華大基因主辦,《GigaScience》雜志協辦。來自全球300多名專家學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討了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云計算、生物倫理等研究領域內的最新進展,并深入探
2015年9月14-15日,以楓林論壇冠名的第五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及精準醫療國際研討會(Annual Biobank China)暨第四屆北京重大疾病臨床資源庫標準化建設國際會議暨第一屆中國細胞資源儲存與應用論壇在上海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ABC 2015會議圍繞國際上生物醫藥的熱點領域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項目執行期為兩年,總投入三千萬元人民幣,14個研究單位、30個研究團隊投身其中。 通過這一‘種子計劃’的實施,為‘中國微生物組計劃’做好預研工作。”在1月12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劉雙江研究員說,希望在人類代謝性疾病并發癥和中草藥調控腸道微生物方面有所突破,相關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今天上午,2013第四屆基因產業大會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四位諾貝爾獎大師與來自58個國家的七百余位海外高層次創業人才齊聚海口,展望全球基因產業未來發展。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理事長彭玉,海口市市長倪強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海口市副市長任清華主持。 本屆大會秉承前幾屆基因
一種生物(通常是老鼠),將外來基因轉入其體內成為其基因組的一部分。引入的基因先被分離出來并設計使其攜帶適當片段。然后將這段基因注入受精卵,方法如下:對一只雌老鼠注射激素使其產生大量卵;讓一只雄老鼠與其交配使部分卵受精;將這些卵收集起來,在其卵裂前注入外來基因物質。這些卵被移植入另一個雌性體內,在那里
6月21日,第七屆國際甲殼動物學大會(Seventh International Crustacean Congress, 簡稱ICC7)在青島黃海飯店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為期5天,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國際甲殼動物學會主席、第七屆國際甲殼動物學大會主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14日,第五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及精準醫療國際研討會(Annual Biobank China)暨第四屆北京重大疾病臨床資源庫標準化建設國際會議暨第一屆中國細胞資源儲存與應用論壇在上海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的合作媒體,將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自1月22日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已先后公布了16個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其中與生物醫學相關的共7個。具體如下: 備注:血管穩態與重構的調控機制重大研究計劃擬資助總直接費用并未在指南中直接標出,是根據信息計算所得 何為“重大研究計劃”?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
首屆亞太國際生物分析最新進展研討會于2011年1月12-13日在中國上海召開 為期2天的首屆亞太國際生物分析最新進展研討會由CVG組織舉辦,這是此類會議首次在亞太地區召開,之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已經成功舉辦了4次,本次會議為全球科學家和研究學者就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時提出精準醫學一詞,迅速成為新年伊始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很多人不禁要問,奧巴馬口中的精準醫學長什么樣子?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啟動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
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各種形式的醫學學術會上,精準醫學都成為必不可少的“座上賓”。 什么是精準醫學?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實踐所處的重要轉折點上應運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
“創新”是推動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的法寶,是科教興國的靈魂, 也是國家民族振興的靈魂。本文從幾個方面談談關于如何推動分析化學發展與創新的一點思考和淺見,與同仁們一起探討。 理念上更新促進原始性創新 毫無疑問,創新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它將推動分析化學的發展和變
——訪安捷倫質譜事業部高級市場總監David Edwards、浙江大學潘遠江教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生命與健康研究是近些年諸多方向的關注熱點,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密切相關。隨著分析技術發展的帶動,生命與健康研究的深度亦不斷被拓展:暴露組學、代謝組學、代謝流、多組學整合及結合分子生物學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免疫學系教授詹姆斯·艾莉森(James P. Allison)與日本京都大學免疫學系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通過發現兩種負向免疫調節分子、創建了“負負得正”的新型癌癥免疫治療方法而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原創性貢獻在于,他們兩位于
2016年6月5-9日,第64屆美國質譜年會 (ASMS 2016)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Henry B. González會議中心召開。正如往年一樣,6月7日即每次ASMS的星期二,北美華人質譜學會(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6-8日,2015 BIOTECHNICA漢諾威生物技術展在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舉辦。BIOTECHNICA將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和實驗室技
10月11日至14日,中德合作項目“中國西南山區文化景觀保護與農業生態系統資源利用的策略和技術”——“中國生存景觀(Living Landscapes China)”國際研討會在西雙版納熱帶園舉行,會議由版納園主辦、德國Hohenheim大學協辦,有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名代表
2020年5月20日-22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四屆色譜網絡研討會"已經圓滿落幕。本次大型網絡研討會歷時三天,分為色譜技術在生物分析和生命科學應用專場、色譜技術在生物制藥領域應用專場、色譜技術在中藥/生物制藥領域應用專場、色譜新技術及環境
2016年3月23日,上海,BD中國、國際流式細胞學會、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在滬簽署了國內首個致力于全面推廣流式細胞技術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這一合作集結了產、學、研多方優勢,涵蓋了多層次的培訓計劃、國際認證講師培養、科研機構認證輔導、提供專項教育基金并建立教育基地等全方位職能,致力于推動中國流式技術
由云南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中心、云南省林業科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國際研討會于5月27日至31日在中國云南昆明和西雙版納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來自中國、印度、尼泊爾、緬甸、老撾、泰國以及臺灣地區從事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保護的學者、專家、保護工作者、社區代表、研究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7月5日至9日,第31屆國際生物科學暨生物產業大會(英文:31st IUBS GA and Conferenc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industry)在中國蘇州吳中區舉行。 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動物學會副主席張知彬(中國)主持了開幕式
從南方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實驗動物中心科研團隊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白化西藏小型豬,同時敲除了與免疫相關的基因,這標志著自主構筑的基于小型豬受精卵制備基因修飾豬的平臺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未有純白藏豬的先例。 藏豬作為我國獨有的高原特殊品種,全
實驗室會(EXPOLAB)與廣州分析測試展(CECIA)強強聯合,共同打造中國分析測試、實驗室領域商務平臺 中國實驗室、分析測試領域的兩大知名展會,中國實驗室技術及裝備交易會(EXPOLAB)和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儀器/生物技術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ECIA)進行了展覽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