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現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由帶菌者污染食物
德國黑森州政府6月17日宣布,該州通過實驗室檢驗已確認一家餐飲服務公司的職工將身上攜帶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傳播到了食物上,導致20名食客感染。這是德國首次確認這種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通過人體污染食物并感染他人的傳染途徑。 黑森州政府在新聞公報中說,這名餐飲服務公司的女職工在為一次聚會準備膳食時已是O104型大腸桿菌的帶菌者,但當時并未發病。檢驗人員在她準備的多種菜肴上發現了這種病菌。而參加這次聚會的65人中后來有20人因感染病菌而患上腸道疾病。這名女職工本人也在幾天后發病并出現腎受損等重癥癥狀。 黑森州因此再次告誡公眾注意個人衛生,謹防病從口入。 德國負責監控全國疫情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7日公布的疫情通報顯示,目前德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病例累計為3408例,其中溶血性尿毒綜合征重癥病例有798例,死亡病例為38例,新增病例過去一周明顯減少。......閱讀全文
德國發現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由帶菌者污染食物
德國黑森州政府6月17日宣布,該州通過實驗室檢驗已確認一家餐飲服務公司的職工將身上攜帶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傳播到了食物上,導致20名食客感染。這是德國首次確認這種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可通過人體污染食物并感染他人的傳染途徑。 黑森州政府在新聞公報中說,這名餐飲服務公司的女職工在為一次聚會準備膳食時
關于大腸埃希菌族的傳播途徑介紹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凡是體內有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人、帶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傳播本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較常見的可傳播本病的動物有牛、雞、羊、狗、豬等,也有從鵝、馬、鹿、白鴿的糞便中分離出O157H7大腸桿菌的報道。其中以牛的帶菌率最高,可達16%,而且牛一旦
概述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傳播途徑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凡是體內有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人、帶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傳播本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較常見的可傳播本病的動物有牛、雞、羊、狗、豬等,也有從鵝、馬、鹿、白鴿的糞便中分離出O157H7大腸桿菌的報道。其中以牛的帶菌率最高,可達16%,而且牛一旦
蘭州布魯氏菌感染事件原因公布:當地藥廠廢氣帶菌
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獸醫研究所”)發布通報稱,11月28日到29日,該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后報告有4名學生為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后續檢測中又發現65人呈現血清學陽性。12月26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通報了中國農科院蘭
食品致病菌的致病機理分析
痢疾桿菌其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襲力和毒素。病菌黏附于腸粘膜的上皮細胞內,繼而生長繁殖并引起炎癥,在內毒素的作用下使腸壁組織壞死,腸功能紊亂,以致出現毒血癥。有些痢疾桿菌能產生腸毒素,導致腸炎。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污染源是帶菌動物(牛、羊、豬、雞等)和病人及隱形帶菌者。主要通過攝入污染該菌的動物性食品導致發病
關于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分析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 (1)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多,胃腸道負擔重。 (2)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3)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后漸升高。因
關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介紹
家禽家畜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儲存宿主和主要傳染源,如牛、羊、豬等,以牛帶菌率最高。病人和無癥狀攜帶者也是傳染源之一。消化道傳播,通過進食被污染的食物、水或與病人接觸而傳染。常見被污染的食物有牛肉、牛奶、牛肝、雞肉、羊肉、蔬菜水果等。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兒童為主。有明顯季節性,7、8、9三個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 (1)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2)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3)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后漸升高。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 (1)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2)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3)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后漸升高。
從思念水餃生產過程來看
傍晚回到家正在做飯,筆者太太在客廳上突然大聲冒出一句:“太可怕了!思念水餃驗出致病細菌污染!”原來是她從中國移動手機報上看到的新聞。 本人回了一句:“什么細菌?”她說“金黃色葡萄球菌”。聽后我向她解釋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通常會在那個環節污染食品的:一般而言,金黃色葡萄球
痢疾桿菌的預防措施介紹
志賀氏菌病常為食源性疾病爆發型或水源性疾病爆發型。和志賀氏菌病相關的食品包括沙拉(土豆、金槍魚、蝦、通心粉、雞)、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水果、面包制品、漢堡包和有鰭魚類。志賀氏菌在擁擠和不衛生條件下能迅速傳播,經常發現于人員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廳、食堂。食源性志賀氏菌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從事食品加
改革食物系統-解決食物危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51.shtm
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主要分布于海水、海河交界處及海產品中,是沿海地區引起食物中毒重要病原菌。副溶血性弧菌在海產品中帶菌率高達45.7%? ?,其生長速度是一般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兩倍,因而更易于引起食物中毒。目前,對溶血性弧菌檢測仍以傳統培養法為主,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學及致病性
?流行病學?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空氣、水、灰塵及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機會很多。近年來,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僅次于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是個世界性衛生難題,在美國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個性食
意大利現帶菌豬肉制品和含毒牡蠣-衛生部下令召回
據歐聯網23日援引意大利歐聯通訊社報道,近日,意大利食品衛生檢疫部門在對上市食品檢測中發現,一種真空包裝的豬肉制品攜帶李斯特菌病毒,以及含有毒素的新鮮牡蠣。目前衛生部已下令召回。 攜帶李斯特菌病毒的豬肉制品是Fa.Lu.Cioli牌的一批“阿里恰特色脆皮烤豬肉”,該產品采用真空包裝。重
H7N7病毒變種無疫苗-恐現“隱形帶菌者”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指,H7N7較H7N9毒,雖然兩種病毒的人傳人風險低,但未有任何疫苗的情況下,病毒可不斷變種、出現“隱形”雞只及患者,全是隱憂。 對下呼吸道破壞嚴重 香港大學醫學院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活禽市場的家雞
致病菌都喜歡哪些食物?注意食品中的致病菌危害
常見的致病菌有哪些?它們偏愛哪些食物呢?肉毒桿菌:偏愛高蛋白食物。肉毒桿菌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細菌,在土壤、動物糞便等地方經常可以見到它。它尤其喜歡肉腸、火腿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同時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黃豆、豆醬類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國的新疆、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因自制發酵肉制品而導
細菌生物被膜的定義
細菌生物被膜廣泛存在于各種含水的潮濕表面上,例如食品、食品加工設備、自來水管道、工業管道、通風設備、醫療器械甚至病理狀態下的人體組織器官表面等,是由附著于惰性或活性實體表面的細菌細胞和包裹細菌的水合性基質所組成的結構性細菌群落。細菌生物被膜是細菌粘附表面生活時所采取的一種生長方式,一般由多菌種構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分析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分析是對從原料采購到產 品加工到消費的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危害進行分析,以建立起有效監測監督程序。目的是控制生產環節中潛在的危害, 將主要精力放在關鍵加工點上,這樣預防顯得更為有效。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以副 溶血性弧菌為主,其次是致瀉性大腸桿菌、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實
順德檢驗檢疫局從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檢出沙門氏菌
廣東順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2日透露,該局日前從1名入境旅客的攜帶物中,截獲禁止攜帶的生豬心4個,并從中檢出沙門氏菌。為防止可能的疫情擴散,目前,該批豬心已被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順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稱,這是該局首次從入境旅客的攜帶物中檢出沙門氏菌,今年以來,該局已多次在截獲的肉類和
親近防癌食物遠離致癌食物(附名單)
致癌食物和防癌食物的詳細名單。 日常致癌食物黑名單 腌制食品:咸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
關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病學的介紹
1、傳染源傳染源為病人,集體發病時往往僅少數病情嚴重者住院,而多數未住院者可能成為傳染源,但由于病人僅在疾病初期排菌較多,其后排菌迅速減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廣泛流行。 2、傳播途徑本病經食物傳播,主要的食物是海產品或鹽腌漬品,常見者為蟹類、烏賊、海蜇、魚、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
大腸桿菌
? ? ??大腸細菌(E. coli)為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為人和動物腸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強,引起腹瀉,統稱病致病大腸桿菌。一、生物學性狀(一)形態與染色大小0.4~0.7×1~3um,無芽胞,大多數菌株有動力。有
大腸菌群超標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1、大腸菌群分布較廣,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廣泛存在。 調查研究表明,大腸菌群細菌多存在于溫血動物糞便、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及有糞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糞便中多以典型大腸桿菌為主,而外界環境中則以大腸菌群其他型別較多。 2、大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大腸桿菌(E.coli)是一種在人和溫血動物腸道內常見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無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可引起嚴重的食源性疾病。它主要通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傳染給人類,這些食物如生的或烹調不徹底的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它作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
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大腸桿菌的從屬關系及介紹
一、大腸菌群介紹大腸菌群并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義為:需氧及兼性厭氧、在37℃能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一般認為該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檸
大腸桿菌素或能殺死大腸桿菌本身
近日,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分子科學中心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對付大腸桿菌菌株的新線索。研究人員指明了如何使“細菌素”——能夠殺死其他細菌菌株的物質——進入細菌細胞進而殺死它,以及如何讓大腸桿菌產生的大腸桿菌素A有針對性地到另一個細胞蛋白(TolA)中創建一個新的“特洛伊木馬”武器,并最終從內部殺
細菌的用途與臨床危害
細菌的用途與危害: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淋病、炭疽病、鼠疫、砂眼等。在人類歷史上,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曾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在植物中,細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細菌通
細菌的用途與危害
細菌的用途與危害: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和肺結核、淋病、炭疽病、鼠疫、砂眼等。在人類歷史上,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曾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在植物中,細菌導致葉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觸、空氣傳播、食物、水和帶菌微生物。細菌通
食物顏色檢測
各種研究表示,顏色會影響人們對食物味道的期待值。事實上,我們甚至在第一次品嘗之前,就已經通過食物或飲料的顏色來判斷味道。我們期望紅色食物能像草莓或櫻桃一樣甜,白色應該嘗起來像香草,而綠色可能是青檸味、酸澀的或薄荷味。顏色特征甚至會決定我們是否吃下第一口。例如,當綠色出現在錯誤的食物上,如土豆泥或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