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堅守初心做全球領先的科學儀器品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全球SDI科學儀器企業排行榜中,天美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國公司之一。天美經歷30余年的不斷蛻變,在2020年5月實現了“貿工技”的轉變,全力打造天美中國科學儀器品牌,向實現中國科學儀器躋身全球頂尖企業行列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天美化危為機、主動出擊,生化產品線銷售額爆發性增長,色譜產品線和分析產品線在天美上海和愛丁堡研發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推出了多款面向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力的科學儀器產品。分析測試百科網近日采訪了天美中國總裁付世江先生和各產品線負責人,他們共同為我們展示了天美的新產品,并描繪了天美未來發展藍圖。天美中國總裁付世江(右)分析測試百科網總經理卞利萍(左)天美:中國自主品牌的領頭羊 在中國科學儀器市場上,天美的一舉一動都被行業所關注,付世江首先回顧了天美的變化并闡述了其中的深意。首先是重心轉移。天美近年來采取香港退市和私有化、代理業務和自主產品業務拆分等一......閱讀全文
付世江:天美的“請進來”與“走出去”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天美在美國和歐洲的并購,始于2009年。截至目前,天美已經并購的公司有美國IXRF公司(控股56%)、法國HCC集團(全資控股)、瑞士Precisa(全資控股)、英國愛丁堡(全資控股),并通過收購布魯克GC和GC-SQMS(氣相色譜-單四極桿質譜儀)產品線,在美國成立了Scio
天美:堅守初心 做全球領先的科學儀器品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全球SDI科學儀器企業排行榜中,天美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國公司之一。天美經歷30余年的不斷蛻變,在2020年5月實現了“貿工技”的轉變,全力打造天美中國科學儀器品牌,向實現中國科學儀器躋身全球頂尖企業行列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天美化危
付世江:業務分拆更清晰 天美儀拓聚焦自主產品線
每年行業戰略導向公司SDI發布的全球科學儀器前50強的報告都惹人關注,該報告僅統計自主品牌的業務,不包括代理產品、工程和項目打包,所以是最真實地反映科學儀器市場最有競爭力廠商的報告。作為最有希望進入SDI前50強的中國公司,天美集團在2019年的一系列舉動引起行業的普遍關注,分別創立了天美高新和
中國制造,天美“智”造 ——天美攜新品參展BCEIA 2017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以天美“智”造為主題,攜數款新品亮相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展會期間,多名知名學者參觀展臺。天美總裁付世江對新品一一介紹,同時接受分析測試百科網等多家媒體的采訪。BCEIA大會主席、原科技部副部
天美智造扎根中國 提高國產儀器核心競爭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9月27日,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1)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在本屆展會上天美智造攜多領域前沿技術、尖端創新產品亮相現場,以“天美智造眾新閃耀”為主題,帶來一系列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覆蓋各類應用市場和前沿領域,為用戶提供靈活穩定的
你我共鑒 攜鑄未來—天美(中國)喬遷典禮答謝晚宴
天美公司在中國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關心天美,支持天美,愛護天美的廣大用戶,特借喬遷晚宴之際天美公司頒發了“天美最高端儀器用戶”、“天美儀器最資深用戶”、“天美產品最齊全用戶”這三大獎項。 “天美最高端儀器用戶”獎 天美(中國)副
天美“智”造 眾“新”閃耀--天美新品亮相BCEIA展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9月27日-29日,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1)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在本屆展會上,天美儀拓實驗室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美集團”)展出了多款儀器新品。江桂斌院士、劉成雁副理事長等專家學者應邀一起為新品發布揭幕。分析測試
天美:眾產品集結2012 analytica China
2012年10月16-18日,第六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是一次世界分析、實驗室技術和生化技術領域的頂級盛會。來自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的580家國內外知
鴨綠江畔的“天美之夜” 助力第四屆環渤海色質譜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8月11日,第四屆環渤海色譜質譜學術報告會在丹東舉辦,會議晚間,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在鴨綠江畔為參會人員帶來了精美的“天美之夜”晚宴。晚宴中,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付世江、天美的員工和丹東奧龍射線儀器公司員工紛紛為大家帶來精彩的節目表演。“天美之夜
付世江:中國科學儀器的20年,從跟跑到領跑
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自2000年至今蓬勃發展了20年,尤其是近些年來,一批國產分析儀器品牌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但需要正視的是國外品牌仍在我國市場占主導地位,一些技術仍落后于國外企業。那么,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能否像航天、高鐵、通訊等行業從跟跑、并跑直至領跑?當前,國內科學儀器行業處于什么階段?我們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