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醫檢“四巨頭”較量:市場份額占70%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 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能獨立承擔相應醫療責任的醫療機構。獨立醫學實驗室利用其成本控制、專業化等優勢為各類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服務。 獨立醫學實驗室在上世紀20年代起源于美國,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產業發展格局已經非常成熟,數據顯示,美國臨床檢驗行業規模約為750億美元,獨立醫學實驗室約占35%的市場份額,其中Quest和Lab兩大巨頭壟斷了其中70%的市場份額,日本、歐盟的ICL行業滲透率更高,分別占據獨立醫學檢驗市場份額的50%和67%。 國內獨立醫學檢驗市場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以金域醫學、迪安診斷、艾迪康為代表的企業率先探索醫學檢驗外......閱讀全文
第三方醫檢“四巨頭”較量:市場份額占70%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 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
第三方醫檢“四巨頭”較量:市場份額占10%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能獨立
金域醫學名列前茅-: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四大龍頭對比
? 在生物醫藥領域,主要承擔醫療機構或其他與醫學檢驗相關的企業或機構檢驗外包業務被稱作“獨立醫學實驗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又稱“第三方檢測”。國內獨立醫學檢驗市場萌發于上世紀90年代,1994年,廣州醫學院下屬實驗室的金域檢驗率先探索醫學檢
獨立醫學實驗室2.0時代-積極擁抱新模式
新醫改推動下,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有望實現彎道超車。1)1500億總市場,二級醫院市場擴容加速,15%+增長:2009年開始的新醫改,核心在公立醫院改革,旨在通過取消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加成、信息化技術(遠程醫療、網絡醫院、云醫院)推動分級診療,改善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立基層首診制度,20
第三方醫學檢測擁抱“檢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6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督促部署了社會辦醫的健康發展,其中提到“要探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這對我國的第三方醫檢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近十年來,我國第三方醫檢行業發展迅猛,也已然成為醫療健康事業的中堅力量。 2015年8月4日,我
醫學實驗室招資本扎堆!金域檢驗“奮起直追”迪安診斷
2012年10月,國務院發布“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規定將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質量均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20%左右。同時,醫療服務進一步下沉,將實現90%的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和部分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治、康復能夠在縣域內基本解決。政策的導向,
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的深度分析
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首先獨立實驗室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的商業模式運行,因為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質審核:必須是醫療機構,是醫院的細分行業,但和醫院的運行模式有所區別,主要在于獨立實驗室應用的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在08年以前,行業發展很緩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家的政策壁壘。08年以后,行業基本放開。
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的深度分析
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首先獨立實驗室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的商業模式運行,因為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質審核:必須是醫療機構,是醫院的細分行業,但和醫院的運行模式有所區別,主要在于獨立實驗室應用的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在08年以前,行業發展很緩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家的政策壁壘。08年以后,行業基本放開。
金域醫學:第三方醫檢滲透率低于國外-精準醫療市場廣闊
此前,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國內核酸檢測需求爆發,推動第三方醫學檢驗(ICL)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隨著社會全面回歸正常秩序,國內的ICL面臨著新冠檢測“退潮”的壓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正處于行業整體迅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作為國內ICL領域的頭部企業,在此前的業績驅動下,金域醫學已經站上了一個新臺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第三方檢測
在有些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我們需要第三方檢測,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第三方檢測。 一、第三方檢驗國內外發展概況 首先獨立實驗室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的商業模式運行,因為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質審核:必須是醫療機構,是醫院的細分行業,但和醫院的運行模式有
疫情之下金域醫學鄭州負責人被抓,真相到底是什么?
1月12日,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通報,經公安機關調查,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張某東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實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禹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1月10日,對張某東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針對警方通報,
金域迎戰迪安:第三方醫學檢測資本云涌
作為醫療行業的一大細分領域,第三方專業醫學檢驗在國內從被認知至初具規模只有十個年頭,尚處于巨大市場空間的釋放期。而在行業內首家上市公司迪安診斷年的不斷挑戰之下,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公司金域檢驗向記者透露,公司正在謀劃2013年全面發力,高低市場阻擊對手。 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
ASCP攜手金域檢驗-助推醫檢國際化教育進程提速
隨著我國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的開拓,醫療體系的改革,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醫檢結果互認,對醫檢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檢人才的教育培養也成為醫療領域的重要話題。 人才困局——第三方醫檢助力教育國際化 目前我國醫學檢驗人才人數為30萬,美國為例,醫檢人數為50萬,每年新增需求7000人才能滿足美國
金域醫學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智慧醫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38.shtm2月23日,金域醫學與騰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數字化升級,醫檢服務智能化,以及醫檢AI臨床應用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將更優質的技術資源輻射至醫檢產業鏈
2021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上市公司競爭格局分析
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上市公司:迪安診斷(300244)、達安基因(002030)、金域醫學(603882)、凱普生物(300639)、圣湘生物(688289)、美康生物(300439)、華大基因(300676)、蘭衛醫學(301060)、艾德生物(300685)、貝瑞基因(000710)、康圣環球(0
金域醫學與鎂伽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深耕智慧醫檢產業
2024年1月24日,金域醫學與鎂伽科技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伽域合智。雙方將共同開發行業標桿級的醫學檢驗實驗室自動化創新解決方案,打造智慧醫檢實驗室,助力醫學檢驗行業數智化轉型,賦能臨床診療和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伽域合智成立儀式現場揭牌 精準診斷需求的不斷上升,對醫學檢驗實驗室規模化、高
上市公司青睞第三方醫檢:“實驗室”為何成資本香餑餑?
五顏六色的化學藥水、形狀各異的化學反應試劑瓶、白大褂、黑框眼鏡……如果你對醫學實驗室的了解還局限在這樣的層面,恐怕就要落伍了。而更讓你想象不到的是,以“實驗室”形式存在的各類醫學診斷檢驗機構正在這幾年迅速走紅,成為醫療投資的“最受寵標的”。 醫學診斷服務和體外診斷產品是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的主營業
眾多外企進入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
受市場發展較晚和醫療制度等影響,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整體市場規模較小。目前中國從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規模不足20億元,僅占醫學診斷總收入的1%-2%。并且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市場可檢驗的項目僅1000多項,而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可達4000多項,醫學診斷水平差距明顯特別是
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收入一覽
人們普遍看好獨立醫學實驗室(ICL)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隨著該領域,以及產業鏈上下游資產證券化率的提升,ICL 已經成為行業技術升級與商業模式變革的重要增長極和發展引擎。 在醫改的大背景以及行業新的政策導向下,ICL 會有更大的增量市場釋放。傳統ICL 業務(普檢業務)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首份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效果評估報告出爐
9月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在廣州發布了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效果評估及經驗總結項目報告。這是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對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開展效果評估,將促進、鼓勵和規范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發展。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效果評估及經驗總結項目報告在廣州舉行 該中心隸屬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直屬事業單位
廣州金域攜手ASCP打造國際化醫檢人才培養基地
盡管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學檢驗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檢驗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已從建國初的400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近30萬人,而美國的這個數字卻是50萬人,且每年僅普通檢驗技師還需要補充培養7000名才能基本滿足美國健康醫療的社會需求。3月11日在廣州舉辦的“中美 21世
獨立醫學實驗室:從216家增至356家,未來五年市場再添200億
2015年6月16 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意見》第十六條強調,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服務,加快發展檢驗檢測等八項第三方專業化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服務。且檢驗檢測早在“十二五”期間就被列為國家八大高新技術服務業的第三項,《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
全國已有207家檢驗科通過醫學實驗室認可
我國醫學檢驗市場在約1750億到2200億之間,獨立醫學實驗室行業滲透率僅 2.2%-2.7%。分析師預計:未來五年,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新增200億市場。序號機構名稱1江蘇省人民醫院檢驗學部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3成都高新達安醫學檢驗有限公司4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5上海迪安醫學檢驗
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概況
據立木信息咨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市場研究及預測報告(2016版)》顯示:2010年中國只有0.7%的醫學檢驗在獨立實驗室完成,到2013年中國有2%的醫學檢驗在獨立實驗室完成。2010年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在整個中國的市場份額則為13億元。這個市場每年以40%的增速發展,2013年第三
第三方醫檢有望開放-診斷企業發力千億藍海
“因為和醫改大趨勢合拍,目前國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增長迅猛。在醫療市場受醫改的影響,無論是化學制藥還是中藥、生物制劑增長都放緩的情況下,第三方醫療檢驗行業卻能實現每年20%以上的增長。”劉宇剛表示。 來自金域醫療檢驗的數據顯示,該公司2012年實現10億元銷售額,2014年為18.8億元,而
并購一家第三方臨床實驗室到底得花多少錢
近期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分級診療相關政策,這其中直接利好的就是做第三方臨床實驗室的上市公司股票,比如潤達醫療(主營IVD流通渠道整合,同時布局第三方實驗室服務)、迪安診斷、達安基因等上市企業。同時涉及資本市場的第三方臨床實驗室上市公司還有新三板上的蘭衛檢驗、洛奇檢驗等,加上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臨床實
IVD行業之分子診斷產業鏈分析
上游是原料供應商,包括診斷酶、引物、反轉酶、探針等生物制品,高純度氯化鈉、無水乙醇等精細化學品,以及提取介質材料; 中游是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制造商,包括羅氏、賽默飛、達安基因、科華生物、之江生物、湖南圣湘等; 下游是使用儀器或試劑的用戶,包括醫院、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血站、體檢中心等。 從
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年增速40%
記者近日從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檢驗獲悉,國內首個遠程數字化病理會診中心正式落戶廣州,這意味著受眾可足不出戶便將檢驗結果傳達給專業機構。 近幾年來,國內一些醫院為了降低運營成本,越來越多地將后勤保障、臨床實驗診斷等“核心競爭力”以外的工作“外包”給一些專業服務機構。以“現行
表格盤點:全國NGS測序企業全集
無論是個性化醫療還是“精準醫學”,所有以預防疾病為宗旨的新型模式的變革和顛覆都離不開革命性的技術:二代基因測序(NGS)技術。目前在中國,究竟有哪些企業從事NGS測序相關服務呢?以下是根據不完全統計所得的數據(排名不分先后),后續還會繼續完善新的公司…… 從目前統計的數據來看,北京49家,上海
2019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助推醫檢科技創新
12月28日,由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主辦的2019年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曄光宣布加入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顧問團隊。同時還有8位頂級專家也加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左)與金域醫學高級副總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