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醫改大趨勢合拍,目前國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增長迅猛。在醫療市場受醫改的影響,無論是化學制藥還是中藥、生物制劑增長都放緩的情況下,第三方醫療檢驗行業卻能實現每年20%以上的增長。”劉宇剛表示。 來自金域醫療檢驗的數據顯示,該公司2012年實現10億元銷售額,2014年為18.8億元,而今年有望實現26億元銷售額,增速超過30%。該行業的兩家上市企業分別是迪安診斷(300244.SZ)和達安基因(002030.SZ)。根據迪安診斷今年8月公布的半年報,上半年實現8.13億元營業額,比上年增長30.7%,凈利潤8940萬元,增長38.9%;達安基因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僅比去年增長0.57%,但是銷售額6.27億元,增長了27%。 分羹1500億元醫檢市場 “國家關于醫院收入的統計數據有據可查,而依照目前檢驗業務占醫院收入8%到10%的比例,大致可以估算國內醫療機構的檢驗市場。2014年估算數據約為1500億元......閱讀全文
投資建議 質譜發展有望開啟IVD行業發展新篇章。近年醫院旺盛的檢測需求與IVD企業增長放緩形成鮮明對比,中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兩票制下渠道競爭日益激烈。我們認為兩類企業能在大浪淘沙中勝出,一類是優質渠道掌握者,一類是高新技術開拓者。質譜作為臨床檢測中逐步興起的高端領域,代表后者的聲音,未來有望
投資建議質譜發展有望開啟IVD行業發展新篇章。近年醫院旺盛的檢測需求與IVD企業增長放緩形成鮮明對比,中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兩票制下渠道競爭日益激烈。我們認為兩類企業能在大浪淘沙中勝出,一類是優質渠道掌握者,一類是高新技術開拓者。質譜作為臨床檢測中逐步興起的高端領域,代表后者的聲音,未來有望為中國I
1. 什么是體外診斷(IVD)行業? IVD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的血液等組織及分泌物進行檢測獲取臨床診斷信息的產品和服務。我國醫院里俗稱的“檢驗檢查”中的“檢驗”包括了IVD的大多數細分種類——如①生化診斷(clinical chem)、②免疫診斷(immunoassay)、③分子診斷(M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
化學發光,有望走出“中國羅氏”的藍海市場。人口+技術+政策,我國體外診斷(IVD)未來千億市場可期。免疫診斷是IVD里規模最大的子領域,而化學發光已成為了免疫診斷的主導技術,市場占有率超過了70%。目前化學發光高端免疫診斷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凈利潤體量超過100億),行業增速也超過了20%(其中占
此報告詳細描述化學發光行業整體情況,分析競爭格局,指出進口替代是行業發展方向。把國產和進口產品進行對比,對進口替代中行業的痛點進行闡述。在成文過程中,調研多家醫院,檢測終端及經銷商,對一手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較切實的結論。 1、化學發光是IVD行業的黃金細分領域 1.1 體外診斷潛力大,發光
近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美國臨床病理學會(下稱ASCP)以及廣東省醫學會檢驗分會聯合舉辦的“中美21世紀檢驗醫學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中美雙方醫學界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碰撞。分析人士指出,繼去年10月健康服務業頭號政策出臺,相關產業蓄勢待發。誰將最先把握政策時機、贏得發展一直為
短短一個月內,齊碳科技、華大智造、塞納生物先后宣布完成融資。國產基因測序儀再一次沖上了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話題。 多年來,測序儀行業一直處在少數幾家國外巨頭的壟斷之下。華大智造近兩年的頻繁動作雖然吹響了國產測序儀反攻的號角,但是從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上看,想要最終實現進口替代,可能還需要些時間。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作為精準診斷的兩大技術平臺基因測序和生物質譜之一,質譜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和廣泛。雖然同國外尤其是北美相比,中國在臨床質譜應用方面起步較晚,但得益于國內對高端醫療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強,質譜作為檢驗界的新貴近兩年得到了行業的極大關注。從上游的儀器硬件廠商到中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將血液、體液、組織樣本從人體中取出后進行檢測而進行的診斷,目前臨床上80%以上的疾病診斷都依靠IVD。 由于我國體外診斷行業起步較晚,國際品牌在技術、品牌、產品質量等方面擁有明顯優勢。所以體外診斷行業主要被國外品牌主導,外資企業占據了
在有些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我們需要第三方檢測,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第三方檢測。 一、第三方檢驗國內外發展概況 首先獨立實驗室不能完全按照企業的商業模式運行,因為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質審核:必須是醫療機構,是醫院的細分行業,但和醫院的運行模式有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能獨立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 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醫保局、衛健委等21部委聯合制定了《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 其中,和50萬零售藥店密切相關的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提升工程要求積極發展“互聯網+藥品流通”,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
繼“魏則西事件”牽出免疫細胞治療運用于臨床治療之后,未經注冊的體外診斷試劑被用于臨床診斷再次曝光。 今年年初,媒體報道稱,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多家知名醫院、研究所,近年來曾將本應“僅供研究”的未經注冊的體外診斷試劑用于臨床診斷。這些用于檢測人體體液等樣本的試劑,其準確程度極大影響了醫生下一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域醫學)發布2019年年報,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達 52.69 億元,同比增長 16.44%;毛利率39.48%,歸母凈利潤達4.02 億元,凈利潤率7.88%,同比增長 72.44%。有賴于全體投資者的認同與支持,2019 年末公司市值為
臨床科研篇-嘉賓公開︱2019IVD+醫檢所高峰論壇,6月28-29日,中國杭州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IVD產業瞬息變動,新技術推動產業發展,臨床協同產業共進。區域共建、質譜技術、質量控制等特點話題討論。新環境、新突破、新模式,未來IVD產業發展邀您共繪藍圖!2019(第三屆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2012年10月19日,國務院發布《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規定將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均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20%左右。同時,醫療服務進一步下沉,將實現90%的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和部分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治、康復能夠在縣域內基本解
文/ 羅美、李艷瑜 2017年9月8日,在第三方醫學檢驗領域里,繼達安基因與迪安診斷后,第三家公司正式掛牌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家公司為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域醫學,股票代碼:603882)。金域醫學上市發行股份6868萬股,募集資金凈值為4.14億元,發行價格為6.93元/股
自2002年第一次接觸質譜技術,到成曉亮到美國密蘇里大學師從質譜技術權威,開始了質譜技術前沿應用的研究。當時,質譜技術在中國還是一個非常前沿的學科。 專注質譜技術應用研究的時光一晃數年,從密蘇里大學到美國國家實驗室,成曉亮博士終于成為行家,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質譜圈里頗有名氣。2013
IVD產業分為上游的原料供應商,中游的儀器和配套試劑生產廠家,還有下游的醫院檢驗科室及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等。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獨立實驗室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發展起來,已經相當成熟。而中國的獨立實驗室因體制原因,起步于1990年代,直到2008年后才開始發展起來,屬于新生事物,大家還在摸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迪安診斷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1.33%;毛利率3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7億元,凈利潤率4.1%,同比下降10.63%。基本每股收益0.56元。2019年資產凈收益率為9.04%,研發費用2.12億,研發占比2.5%。報告
迪安診斷實控人減持832萬股,套現約2.6億元 迪安診斷(300244)是一家以提供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的獨立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機構,其董事長陳海斌隨著公司股價上漲,現已躋身全球億萬富豪行列。 20年前,當年僅26歲的陳海斌向復星集團老大郭廣昌提出辭職,準備創業時,郭廣昌雖苦口婆心一再挽留
上游是原料供應商,包括診斷酶、引物、反轉酶、探針等生物制品,高純度氯化鈉、無水乙醇等精細化學品,以及提取介質材料; 中游是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制造商,包括羅氏、賽默飛、達安基因、科華生物、之江生物、湖南圣湘等; 下游是使用儀器或試劑的用戶,包括醫院、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血站、體檢中心等。 從
“上海發布”微信公號11月7日消息,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32條具體舉措,包括力爭使本市臨床試驗機構數量達到80家以上、力爭集聚20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爭取
2018年6月12日,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廣州金域醫學(603882)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其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同時也是行業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金域醫學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儀式 自成立以來,金域醫學已建立了37家醫學實驗室、2000多個物流網點、覆蓋中國90%人口區域、
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第三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順利閉幕!6月27-29日,2019(第十一屆)國際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2019(第三屆)中國醫學檢驗實驗室高峰論壇在中國杭州順利召開。本次大會協同新興技術和臨床需求,合作推進精準醫療發展。檢驗、臨床專家,IVD生產企業
1月23日,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下屬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設立的蘇州工業園區醫學檢驗實驗室公共平臺(以下簡稱“公共平臺”)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舉行開業儀式。公共平臺占地4000多平,配備了國際一流的檢驗分析設備,是江蘇省規模最大、檢驗能力最強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公共服務平臺。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