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預防性治療
有兩種預防CMV肺炎的治療方法: ①移植后病例出現CMV活動的證據,但無臨床表現,給予更昔洛韋治療,稱為預先治療; ②對具有感染CMV危險因素的病例給予更昔洛韋治療,即預防治療,預防性治療時間一般為2~4個月。......閱讀全文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預防性治療
有兩種預防CMV肺炎的治療方法: ①移植后病例出現CMV活動的證據,但無臨床表現,給予更昔洛韋治療,稱為預先治療; ②對具有感染CMV危險因素的病例給予更昔洛韋治療,即預防治療,預防性治療時間一般為2~4個月。
簡述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免疫治療
CMV-Ig是目前較常用的治療CMV間質性肺炎的免疫球蛋白,目前多主張聯合用藥治療CMV間質性肺炎。更昔洛韋聯合CMV-Ig或靜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方法,與以前比較提高了存活率。CMV-Ig和靜脈免疫球蛋白似乎具有類似的效果,聯合治療的存活率為30%~70%。聯合治療的理論是:肺損傷不僅來源于病毒
簡述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療
阿昔洛韋(無環鳥苷,acyclovir,ACV)為核苷類似物,在體內經病毒胸苷激酶和細胞激酶轉變為三磷酸型而活化,競爭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更昔洛韋(ganciclovir,GCV)是阿昔洛韋的衍生物,是脫氧核糖核苷的開環類似物,體外實驗中證實其抗CMV作用是阿昔洛韋的10倍,對CMV間質性肺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鑒別
CMV肺炎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僅就本身的臨床癥狀,不易區別,若伴有全身其他癥狀可作參考,確診需靠實驗室的病原診斷。此外CMV肺炎尚應與敗血癥、單純皰疹、先天性麻疹和弓形體病等表現有肺炎者相鑒別。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病理
肺部病變廣泛,與其他間質性肺炎相似,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特點是終末氣道肺泡壁及肺泡腔可見許多巨細胞,其中含核內包涵體和胞質內包涵體,這些包涵體亦可見于唾液腺、腎、胃腸道、肝、腦等器官。此外,肺間質和肺泡內均有單核細胞浸潤及富含蛋白質的液體。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檢查
由于CMV不顯性感染廣泛存在,因此在解釋實驗室陽性結果時要慎重,必須結合病毒分離、血清學和細胞病理學檢查方能得以肯定診斷。傳統的實驗室檢查方法有病毒分離和補體結合試驗以及中和試驗3種。采取患兒的尿、咽洗液、痰、胃液、腦脊液或臟器活檢及尸檢組織接種于敏感細胞中,培養24h后,經特殊染色可見包涵體。
關于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簡介
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國廣泛流行,且多在嬰幼兒時期發生。CMV一旦侵入人體,將長期或終身存在于體內,在絕大多數免疫正常個體,常呈無癥狀感染;但在免疫抑制個體、胎兒和幼小嬰兒可出現明顯癥狀。CMV感染的靶器官與宿主年齡密切相關,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各種先天畸形僅見于先天性宮內感染的胎兒,嬰幼兒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發病機制
肺部感染引起病理改變根據發病年齡分為3個類型: 1.肺部感染伴有全身病變 主要是全身各臟器廣泛受累,而肺部病理改變輕微,多為先天性感染,胸膜、喉、氣管均正常,胸部淋巴結不腫大,僅有少許紫紅色梗死斑樣灶,壓切面有血色液體。鏡下支氣管變化輕微,無潰瘍及壞死。支氣管壁血管充血,肺泡充血和水腫,肺泡間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癥狀體征
無論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巨細胞包涵體病,肺炎常被其他全身嚴重癥狀所掩蓋。新生兒巨細胞肺炎可表現為持續性呼吸窘迫,但同時常有肝脾腫大、黃疸、紫癜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生后數月發病者,肺炎亦可合并肝、脾增大,有時還并發卡氏肺囊蟲肺炎。肺部癥狀多與其他非細菌性肺炎相似,有咳嗽、呼吸困難、發紺及三凹征等。聽診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發病原因
病原為巨細胞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皰疹病毒類,健康小兒可攜帶此種病毒。先天性病例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從受感染的母親,經過胎盤傳給胎兒。出生時即可出現黃疸、紫癜及肝脾腫大。后天傳染主要經呼吸道、受染的尿及輸血。在新生兒及早產兒較多見,多于生后4個月內發病,患病者和攜帶病毒者均可從尿和唾液中排出病毒
關于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病理介紹
肺部病變廣泛,與其他間質性肺炎相似,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特點是終末氣道肺泡壁及肺泡腔可見許多巨細胞,其中含核內包涵體和胞質內包涵體,這些包涵體亦可見于唾液腺、腎、胃腸道、肝、腦等器官。此外,肺間質和肺泡內均有單核細胞浸潤及富含蛋白質的液體。
關于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病因分析
(一)根據感染的時間分類 1.先天性感染(congenitalinfection) 指由CMV感染的母親所生育的子女于出生14日內(含14日)證實有CMV感染,是宮內感染所致。 2.圍生期感染(perinatalinfection) 指由CMV感染的母親所生育的子女于出生14日內沒有CM
簡述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診斷標準
由于CMV肺炎的臨床表現和X線征象缺乏特異性,CMV肺炎的診斷首先應具備易感史、臨床表現和X線征象,結合病原學和下呼吸道細胞學、組織學檢查,并除外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感染而確定,肺外CMV疾病的表現支持診斷。
簡述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
嬰兒CMV肺炎全年發病,已經被認為是4個月以下嬰兒肺炎的病原之一。無論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巨細胞包涵體病,肺炎常被其他全身嚴重癥狀所掩蓋,如新生兒巨細胞肺炎可表現為持續性呼吸窘迫,同時常有肝脾大、黃疸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生后數月發病者,肺炎亦可合并肝、脾大;有時還可并發卡氏肺孢子蟲肺炎。肺部癥狀多與
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實驗室檢查
(1)病毒學檢查 ①從受檢的血、尿、唾液或組織等任何一種中分離出CMV。 ②從受檢的組織細胞中見到典型的巨細胞包涵體(注意除外其他病毒感染)。 ③用特異的單克隆抗體從受檢的組織或細胞中檢測到CMV抗原,包括IEA,EA或pp65等;從外周血白細胞中查得CMV抗原,又稱CMV抗原血癥(CMV
關于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的影像學檢查
CMV肺炎的X線征象缺乏特異性,最常見的是雙側間質浸潤性病變、毛玻璃樣改變,結節樣改變和網狀改變,結節直徑2~3.5mm,肺實質改變見于少數患兒,常在雙側,原發性CMV感染者急性病毒血癥時可見粟粒樣改變。有報道CMV肺炎伴有胸腔積液者占10%,個別患兒胸片正常,但活檢證實CMV肺炎。對少數胸片正
治療小兒流感病毒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必要時氧療。 2.抗病毒藥物治療 可以選用的常見抗病毒藥物有金剛烷胺、病毒唑等;中藥板藍根、黃芪、金銀花、大青葉、連翹等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還可用α-干擾素、胸腺肽等。 繼發性細菌感染時給予相應抗生素治療。
小兒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療?
核心提示: 小兒病毒性肺炎需要采取對癥治療,病毒肺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因為幼兒的抵抗力相對成人要較弱一些,所以癥狀輕重不等,要根據每個孩子的體質來選擇最優的治療方案。在治療期間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病情加重,如果有發熱的情況,要退熱治療。另外多喝熱水也可以保持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診斷
由于病毒性肺炎在臨床表現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病原學檢查尤為重要。CMV的病原學檢查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①檢測CMV包涵體細胞和病毒顆粒:如從患者血、尿、和支氣管灌洗液中分離,但存在較高的假陽性,71%~91%的高危移植患者從BAL中雖分離到CMV,但無活動性肺炎證據。也可以將患者各種分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簡介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細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內及胞質內包涵體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數是無癥狀隱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嬰兒中可引起嚴重的肺部感染而導致死亡。移植后發生巨細胞病毒性肺炎存在兩種臨床表現:1.急進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現發熱、咳嗽、不適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病因
巨細胞病毒屬于B族皰疹病毒,為雙鏈DNA病毒,外有包膜,核為球狀。對熱和低溫穩定性差,56℃30min或4℃1周均可滅活,也可以紫外線和脂溶性溶劑滅活。CMV具有兩種抗原,補體結合抗原和中和抗原。前者的存在形式大部分為可溶性抗原,后者主要為糖蛋白構成,為病毒包膜組成成分之一。CMV的感染具有嚴格
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相關介紹
一般治療是需要臥床休息,進食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質、電解質,維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補充。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對于癥狀較輕的兒童可自行使用些抗病毒抗流感的藥物,常見的像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其積麻杏石甘湯、雙黃連核心配方于一身,并與板藍根、魚腥草組合,不僅可對感冒、流感防治效果明顯,而且可起到清熱解毒,
關于巨細胞病毒性肺炎的診斷治療介紹
1、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可確診。 2、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藥,主要以阿昔洛韋或更昔洛韋進行治療,它對皰疹病毒具有選擇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但大劑量可抑制白細胞而加重病情。阿昔洛韋和巨細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預防腎移植患者的巨細胞病毒感染。 3、預后 嬰兒免疫功
關于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介紹
1、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其他疾病相鑒別:如其他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或腸道病毒)、卡氏肺孢子蟲及衣原體肺部感染等。 2、治療方案 前尚無特效藥,主要以阿昔洛韋進行治療,它對皰疹病毒具有選擇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但大劑量可抑制白細胞而加重病情,建議為10mg/(k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病理病因
CMV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嬰幼兒主要為接觸性傳播,成人主要為性接觸傳播。感染后的發病程度取決于接觸病毒的數量和機體的免疫狀態。CMV主要感染包括分布于上皮細胞和腸系膜的血管內皮細胞、T細胞、B細胞、NK細胞在內的多種免疫活性細胞,感染后在其體內進行復制,被感染細胞體積增大,中心呈局灶性壞死,并釋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癥狀體征
機體免疫良好的CMV感染者大多數呈無癥狀的隱性感染,因而成為骨髓和器官移植者CMV感染的傳染源。所以,在進行移植前對供體進行CMV血清學檢查是十分重要的。移植后發生巨細胞病毒性肺炎存在兩種臨床表現: 1.急進型在移植后1~2月即出現發熱、咳嗽、不適、呼吸困難、活動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肺部聽
關于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簡介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是一種病癥名,是以受感染細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內及胞質內包涵體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細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內及胞質內包涵體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數是無癥狀隱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嬰兒中可引起嚴重的肺部感
巨細胞病毒行肺炎的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其他疾病相鑒別:如其他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或腸道病毒)、卡氏肺孢子蟲及衣原體肺部感染等。
小兒腺病毒肺炎的簡介
小兒腺病毒肺炎是病毒性肺炎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冬、春兩季發病率較高,多通過呼吸道傳染。起病特點為急驟發熱,往往自發病第1、2日體溫達39℃,一般可持續1周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 腺病毒肺炎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病毒性肺炎,流行地區廣,以冬春季發病率最高,以三型、七型及十一型
如何治療小兒肺炎?
應采取綜合療法,以改善通氣功能,有效控制炎癥,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1、一般治療 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室溫維持于20℃,濕度60%左右,供給易于消化食物,經常翻身、拍背。 2、給予抗生素 根據以下原則選用抗生素:①臨床與實驗室的資料針對可能的病原。②選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