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鑒別診斷介紹
新生兒手足徐動:是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臨床表現期中的后遺癥期(常出現于生后2個月或更晚)表現:表現為手足徐動、眼球運動障礙、耳聾、智力障礙或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新生兒抽搐:人體各部位的運動是在大腦的支配下,相應的肌肉有法規地縮小和舒張而發生的。當某種原因導致腦細胞的功用紊亂時,不僅不能協調地節制全身及局部的運動,而且腦細胞異常放電,引起全身的肌肉縮小(強直性抽搐),或局部肌肉縮小(局限性抽搐)。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頭后仰或轉向一側,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視,口吐白沫,面部、手足肌肉強直或不自主地抽動,數秒鐘到數分鐘自行停止,繼而昏睡。新生兒由于大腦皮層薄,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夠完善,更易于發生抽搐。新生兒抽搐多不典型,往往體現為兩眼注視,眼球震顫,臉上局部肌肉抽動,或四肢不規則的抽動。有的僅體現為面色蒼白或潮紅,出汗,呼吸不規則;或屏氣,呼吸暫停,皮膚紫紺。抽搐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嚴重癥狀,尤其是新生兒。不僅抽搐時的體現會使家長驚惶......閱讀全文
關于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鑒別診斷介紹
新生兒手足徐動:是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臨床表現期中的后遺癥期(常出現于生后2個月或更晚)表現:表現為手足徐動、眼球運動障礙、耳聾、智力障礙或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新生兒抽搐:人體各部位的運動是在大腦的支配下,相應的肌肉有法規地縮小和舒張而發生的。當某種原因導致腦細胞的功用紊亂時,不僅不能協調地節制全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鑒別診斷介紹
部分性癲癇狀態需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鑒別,TIA可出現發作性半身麻木、無力等,不伴意識障礙,多見于中老年,常伴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癥等腦卒中危險因素;癲癇狀態須注意與癔癥和器質性腦病等鑒別,病史和EEG是重要的鑒別依據。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介紹
一、診斷 根據癲癇病史、臨床特征、常規或視頻EEG檢查等。GTCS持續狀態發作間期意識喪失才能診斷;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可見局部持續性運動發作長達數小時或數天,無意識障礙;邊緣葉癲癇持續狀態、自動癥持續狀態均有意識障礙,可伴精神錯亂等。 二、鑒別診斷 部分性癲癇狀態需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
關于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簡介
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是癲癇持續狀態的一種類型。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表現多樣,不典型,多為輕微抽動,肢體奇異的強直動作,常由一個肢體轉至另一肢體或半身抽動,發作時呼吸暫停,意識不清。
關于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不規范抗癇藥治療:多見于新近發病患者開始規范藥物治療后突然停藥、減量、不及時或未遵醫囑服藥、多次漏服藥物、自行停藥、改用偏方和隨意變更藥物劑量或種類等,導致不能達到有效血藥濃度,使2l%的癲癇患兒和34%的成人患者發生癲癇狀態。 (2)腦器質性病變:腦外傷、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腦炎、
簡述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緩解方法
導致癥狀性癲癇綜合征的原發病的預防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十分重要。對有遺傳因素者要特別強調遺傳咨詢的重要性,應詳細地進行家系調查,了解患者雙親、同胞和近親中是否有癲癇發作及其發作特點,對能引起智力低下和癲癇的一些嚴重遺傳性疾病,應進行產前診斷或新生兒期過篩檢查,以決定終止妊娠或早期進行治療。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基本介紹
癲癇持續狀態(SE)或稱癲癇狀態,是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不自行停止。長時間癲癇發作,若不及時治療,可因高熱、循環衰竭或神經元興奮毒性損傷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因而癲癇狀態是內科常見的急癥。各種癲癇發作均可發生持續狀態,但臨床以強直一陣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可除外感染或血液系統疾病導致癥狀性持續狀態。 (2)血液生化檢查 可排除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鈉,以及慢性肝腎功能不全。 2.輔助檢查 (1)常規EEG、視頻EEG和動態EEG監測 可顯示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癲癇性波型,有助于癲癇發作
診斷癲癇持續狀態的簡介
根據癲癇病史、臨床特征、常規或視頻EEG檢查等。GTCS持續狀態發作間期意識喪失才能診斷;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可見局部持續性運動發作長達數小時或數天,無意識障礙;邊緣葉癲癇持續狀態、自動癥持續狀態均有意識障礙,可伴精神錯亂等。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癲癇持續狀態在癲癇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5%,至今其病死率仍高達13%~20%,因而,應充分重視其診斷及處理。 2、預防 癲癇病的預防非常重要。預防癲癇不僅涉及醫學領域,而且與全社會的關心有關。預防癲癇的發生;控制其發作;減少癲癇對患者心理的不良影響。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熱性驚厥占小兒SE的20%~30%。 2.主要發生于癲癇患兒突然撤停抗癲癇藥物、不規律服藥、睡眠嚴重缺失或間發感染時。 3.急性疾病中驚厥發作的各種病因均可引起癥狀性SE。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預后和預防的介紹
預后 癲癇持續狀態在癲癇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5%,至今其病死率仍高達13%~20%,因而,應充分重視其診斷及處理。 預防 癲癇病的預防非常重要。預防癲癇不僅涉及醫學領域,而且與全社會的關心有關。預防癲癇的發生;控制其發作;減少癲癇對患者心理的不良影響。
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相關介紹
1.常用藥物 (1)地西泮(安定) 是成人或兒童各型癲癇狀態的首選藥。 (2)10%水合氯醛 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腸。 (3)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藥效是安定的5倍,對各型癲癇狀態均有效。 (4)勞拉西泮(氯羥安定) 作用較安定強5倍。 (5)異戊巴比妥(異戊巴比妥鈉) 靜脈注射,速度不
癲癇持續狀態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可除外感染或血液系統疾病導致癥狀性持續狀態。 (2)血液生化檢查 可排除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鈉,以及慢性肝腎功能不全。 2.輔助檢查 (1)常規EEG、視頻EEG和動態EEG監測 可顯示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癲癇性波型,有助于癲癇發作
癲癇持續狀態的基本信息介紹
癲癇持續狀態(SE)或稱癲癇狀態,是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不自行停止。長時間癲癇發作,若不及時治療,可因高熱、循環衰竭或神經元興奮毒性損傷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因而癲癇狀態是內科常見的急癥。各種癲癇發作均可發生持續狀態,但臨床以強直一陣
關于哮喘持續狀態的檢查診斷介紹
檢查 血氣分析PaO2<8.0KPa,PaO2>5.33KPa,pH值降低。普通透視檢查X線表現為肺充氣過度,氣胸或縱隔氣腫,心電圖可呈肺性P波,電軸右偏,竇性心動過速。 診斷 1.根據病史,有誘發哮喘持續狀態的因素。 2.臨床表現,發作性嚴重呼吸困難持續12小時以上,并出現意識障礙、發
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熱性驚厥占小兒SE的20%~30%。 2.主要發生于癲癇患兒突然撤停抗癲癇藥物、不規律服藥、睡眠嚴重缺失或間發感染時。 3.急性疾病中驚厥發作的各種病因均可引起癥狀性SE。
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基本信息介紹
1.常用藥物 (1)地西泮(安定) 是成人或兒童各型癲癇狀態的首選藥。 (2)10%水合氯醛 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腸。 (3)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藥效是安定的5倍,對各型癲癇狀態均有效。 (4)勞拉西泮(氯羥安定) 作用較安定強5倍。 (5)異戊巴比妥(異戊巴比妥鈉) 靜脈注射,速度不
簡述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表現
1.全面性發作持續狀態 全面強直-陣攣發作(GTCS)持續狀態:是臨床常見的危險的癲癇狀態強直-陣攣發作反復發生,意識障礙(昏迷)伴高熱、代謝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電解質紊亂(低血鉀及低血鈣等)和肌紅蛋白尿等,可發生腦、心肝肺等多臟器功能衰竭,自主神經和生命體征改變。 2.強直性發作持續狀態
概述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表現
1.全面性發作持續狀態 全面強直-陣攣發作(GTCS)持續狀態:是臨床常見的危險的癲癇狀態強直-陣攣發作反復發生,意識障礙(昏迷)伴高熱、代謝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電解質紊亂(低血鉀及低血鈣等)和肌紅蛋白尿等,可發生腦、心肝肺等多臟器功能衰竭,自主神經和生命體征改變。 2.強直性發作持續狀態
關于哮喘持續狀態的監護介紹
重癥哮喘能引起呼吸衰竭,如不及時糾正,還可并發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從而危及生命,此外,在插管進行機械通氣時,還應警惕出現機械通氣相關肺損傷,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呼吸重癥監護室(RICU)是最好的搶救場所。
成人全面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臨床路徑
? 一、成人全面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全面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GCSE)(ICD-10:G40.309)。???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2007年)和》國際最新癲癇持續狀態指南》(2010年)。??? 經典
癲癇的鑒別診斷
(一) 暈厥(syncope)表現為突然短暫的可逆性意識喪失伴姿勢性肌張力減低或消失,由全腦血灌注量突然減少引起,并隨著腦血流的恢復而正常。該疾病有精神緊張、疼痛刺激等等誘因,可有較長前驅癥狀,站立或坐位多見,皮膚蒼白,發作后無意識模糊和自動癥,無驚厥伴尿失禁及舌咬傷,發作間期腦電圖正常。 (
癲癇持續狀態和慢性癲癇對大鼠學習記憶和情感行為...
癲癇持續狀態和慢性癲癇對大鼠學習記憶和情感行為的影響摘 要 目的:探討急慢性癲癇發作對大鼠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戊四氮(PTZ)誘導大鼠癲癇持續狀態(SE)和慢性癲癇(CEP)?,用交替電刺激Y迷宮試驗、Morris水迷宮試驗、抬高迷試驗和曠場試驗檢測大鼠學習記憶和情感行為變化。結果:?SE大鼠致
三例以癲癇性眼震為主的癲癇持續狀態病例報告
癲癇持續態(status epilepticus,SE)是指癲癇持續發作30 min以上,或頻繁發作(間期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未恢復到基線水平),同時伴有腦電圖的癲癇樣放電。癲癇性眼震(epileptic nystagmus,EN)1954年首次被報道,表現為發作性快速、反復、節律性的眼球運
關于癥狀性癲癇綜合征的鑒別 診斷介紹
1.癔癥 癔癥有時表現為全身肌肉的不規則收縮,而且反復發生,須與強直-陣攣發作鑒別,詢問病史可以發現癔癥發作皆在有人在場和受到情感刺激時出現,發作過程一般較長,持續數十分鐘或數小時,甚至整日整夜的發作,常伴有哭泣和叫喊,并無意識喪失和大小便失禁,也無撞傷。若在發作中檢查,則可見到肌肉收縮并不符
關于特發性癲癇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介紹
1.癔癥 癔癥有時表現為全身肌肉的不規則收縮,而且反復發生,須與強直-陣攣發作鑒別。詢問病史可以發現癔癥發作皆在有人在場和受到情感刺激時出現,發作過程一般較長持續數十分鐘或數小時,甚至整日整夜的發作。常伴有哭泣和叫喊,并無意識喪失和大小便失禁,也無撞傷。 2.暈厥 暈厥也是短暫的意識障礙,
癲癇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癲癇診斷 1、確定是否為癲癇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及其親屬或同事等目擊者,盡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是準確診斷癲癇的關鍵。腦電圖檢查是診斷癲癇發作和癲癇的最重要的手段,并且有助于癲癇發作和癲癇的分類。臨床懷疑癲癇的病例均應進行腦電圖檢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規腦電圖的異常率很低,約為10~30
關于持續性尿蛋白的鑒別診斷介紹
(1)暫時性蛋白尿:當病人有脫水,發燒,天氣太冷,激烈運動,服用止痛藥,或高熱,急性疾病,懷孕,高血壓等情況下,即可能出現短暫性的蛋白尿。 (2)姿勢性蛋白尿:與病人身體的位置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姿勢性蛋白尿常在年輕人身上發現。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缺乏蛋白質,但經過長時間活動、走路、劇烈運動、
關于持續性腸絞痛的鑒別診斷介紹
診斷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腸套疊,生下來就很胖的寶寶最容易得腸套疊,得了腸套疊的寶寶多會突然哭鬧不安、面色蒼白、手足亂動,呈異常痛苦狀,過了一會兒,陣痛過去了,寶寶又會安靜下來,但靜止數分鐘后又突然哭鬧,如此反復發作,等寶寶疲乏不堪了,哭鬧就不如起病時那樣劇烈了,間歇期也延長了,病程一旦拖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