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當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率領25人組成的團隊來到山西,考察了清華和山西有關省校合作項目以及研究院建設的場地,研討了研究院建設的有關事項。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和省長李小鵬會見了清華團隊。王儒林說,山西發展最重要的是靠科技創新,我們對研究院寄予厚望。邱勇表示,我們對山西的煤炭產業轉型有信心,我們要為這個轉型做貢獻。 結合山西省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初步確定的重點研發領域是,在新型高效清潔燃燒技術、煤炭轉化技術、煤燃燒污染控制和廢棄物利用技術、煤炭分質利用技術、煤質在線檢測技術、火電機組測量監測和控制技術、燃料電池技術、新型高效傳熱及節能技術、煤層氣利用技術、煤基裝備技術和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等方面取得科技成果,形成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依靠科技成果孵化出多個產......閱讀全文
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當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率領25人組成的團隊來到山西,考察了清華和山西有關省校合作項目以及研究院建設的場地,研討了研究院建設的有關事項。山西省委書
清華大學與山西共簽清潔能源研究院的補充協議
2018年1月19日,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管委會第二次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會上,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共同簽署了《山西省人民政府 清華大學關于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補充協議》,意味著山西和清華大學的合作將全面深化,更多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將在山西落地。山西省副省長
清華大學成立燃氣輪機研究院
燃氣輪機是發電設備的高端裝備,其技術含量和設計制造難度居汽輪機、水輪機、內燃機等所有動力機械之首。為給我國燃氣輪機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儲備,清華大學燃氣輪機研究院27日在京揭牌。 ? 據介紹,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目前已經達到全球發電總量的五分之一,最先
清華大學-長水學習與人類發展研究院成立
1月12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在京舉辦第一屆清華大學學習與人類發展學術論壇(以下簡稱學術論壇)暨清華大學-長水學習與人類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學習院)成立儀式。 據介紹,學習院以“服務人類發展需求、面向國家戰略,促進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協同發展,搭建學習與人類發展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平臺”為
清華大學成立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
清華大學今日成立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科院名譽院長周孝信領銜掛帥,吸納國內外在能源、信息、材料等領域的頂級專家組成。 周孝信表示,能源互聯網是推動中國能源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必然選擇,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創新核心,涉及能源、電工、材
清華大學成立質量與可靠性研究院
5月29日,清華大學宣布成立質量與可靠性研究院。該研究院由國家質檢總局和清華大學共建,實行雙重領導制,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和國務院參事、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張綱擔任院長。 據介紹,質量與可靠性研究院依托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開展包括質量戰略、質量工程和管理的研究,以可靠性工程技術為核心,結合重大工程
“清華大學碳中和技術論壇”啟動
4月18日,由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主辦、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協辦的“清華大學碳中和技術論壇”啟動儀式暨第一期論壇“新型電力系統與碳中和”順利召開。啟動儀式現場 清華大學供圖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一級顧問郭劍波以“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與創新思考”為題作主旨報告。中國科學院
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成立
為進一步研究腦功能和相關神經疾病,將最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到腦科學的研究中去,清華大學接受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的捐贈,于11月24日成立了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 據介紹,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將按照交叉學科的思路,聯合醫學院、生命學院、計算機系、和納米中
新研究院落成 清華大學邁進新的一步
9月22日上午,清華大學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將圍繞碳中和打造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庫戰略中心、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傳播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向記者透露,研究院將轉變學科單一發展的慣性,發揮學校基礎研究深厚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實現多院系多學科聯合創
清華大學聯手北控水務建環境產業研究院
清華大學—北控水務集團環境產業聯合研究院日前在清華大學揭牌,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擔任研究院院長。 據介紹,環境產業未來發展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一是政策問題。國家在環境產業轉型中有大量的扶植性政策、產業促進性政策需要出臺,這之前沒有專門的環境產業政策研究機構;二是人才問題。環境作為一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