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科學網博主李曉姣沒有想到,自己發表的一篇名為《女博士的生育困境 為什么我不愿生二胎》的文章會引來那么多人的關注。 將自己在讀博期間的生育經歷分享出來,完全是李曉姣一時興起的決定。“那幾天正逢網上關于‘全面二胎’‘生育基金’‘丁克稅’等消息鋪天蓋地,而很多網民都表態不生育。我對于那些文章中的一些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 廣東作為網絡大省,5G技術、產業等方面領跑全國。在支持5G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省科技廳有哪些舉措呢? 3月31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49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表示,布局建設了鵬城實驗室、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等高水平創新平臺;主動對
為什么年輕人不選擇科研,為什么年輕人覺得科研很累,很煩。 社會的因素,歷史的因素,似乎都可以解釋一些,仍然不能真正解釋為何曾經讓人很羨慕的科研職業變得如此沒有吸引力。 我認為,我們過去十多年的科研模式讓我們(我們已經人在江湖,不能選擇了)后面的年輕人失去了興趣。那我們的科研模式有哪些讓人乏味
眾所周知,內地電影市場是一個大市場,放眼全球,內地電影市場的消費能力能排得上前三。這幾年來,隨著電影產業不斷發展,觀影基礎設施已經趨于飽和,全國一共有14000多家電影院,銀幕數量80000多塊,位居世界第一。對于觀眾們來說,看電影已經成為最普通的休閑娛樂方式,每逢節假日或者周末,電影院都會有新的電
11月18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社論——《懸賞征求科學家》(Scientists wanted),討論英國移民政策的收緊對科研人才引進的影響。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一般而言,一家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如果招不到合適的本土人才,那么它總還可以引進海外人才。畢竟,科學研究是一場世界性的游戲,
今年下半年,江西省將陸續在北京、東北、西北、西南、湖北、湖南等地舉辦10場引才專場招聘會,并適時組織參加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和碩博英才網舉辦的高層次人才招聘會,力爭全年引進1000名以上博士等高層次人才。 近年來,江西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引才留才栽下了茂盛的“梧桐樹”。省委、省政府以海納百川
?中科院微生物所供圖?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微生物所)的博士后研究者人數翻了3倍。漲薪、獎勵、打通晉升“天花板”……這個國立研究機構為吸引博士后到站工作打出一套“組合拳”。“博士后是一線科研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科技創新工作的主力軍。”微生物所所長錢韋對《中國科學報》說,
考研、讀博、進高校,投入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博取科研的入場券,卻在扣響科研的大門后就快速退出了科研圈子,越來越多的“學術臨時工”出現,令人扼腕。 2017年康奈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讀博時有80%的學生對學術界的職業發展感興趣,而到畢業前夕,對學術界完全失去興趣的學生達到了三分之一。 讀
“大家從這所距離科學最近的學府走進社會,不要追求權力的絕對掌控,不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你們要擁有的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在今天舉行的中國科學院大學2017年學位授予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稱國科大)校長丁仲禮院士用這樣的話來寄語畢業生。 國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