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變體的觀測結果 活動星系核中輻射大爆發的原因是一個長期未能揭開的謎。現在,Marscher等人報告了耀變體BL Lacertae的高分辨率射電圖像和光偏振測量結果。耀變體是最極端的活動星系核,具有從吸積增長的超大黑洞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發射出的方向相反的等離子體噴射流。這些噴射流被模擬為是由被黑洞的吸積盤或“慣性—框架—拖動”能層的差異轉動所扭曲的磁場驅動的。此前,對噴射流形成的這一普遍性描述沒有被證實。新的測量結果顯示,在噴射流中有一個亮斑,它使得來自從光學頻率到TeV γ-ray能量的輻射產生雙耀斑。這表明,該事件是從一個有螺旋形磁場的區域開始的,與模型預測結果一致。 兩個奇異量子相的共存 基本凝聚態物質物理學中兩個最熱門的話題分別是迪拉克相對論粒子和量子自旋霍爾相。實現其中任何一個現象的物質都很少見,但用鉍—銻晶體所做的新的研究工作卻表明,存在同時具有這兩種性質的量子物質的一個新穎狀態......閱讀全文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并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肽類分子抵御多種疾病,改善人類健康!分享給大家! 【1】科學家有望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細胞滲透性多肽嵌合物來促進機體傷口愈合 新聞閱讀:Designing a novel cell-permeable peptide chimera to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維生素B(Vitamin B)舊稱維他命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它們常常來自于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屬于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主要有維生素B1(硫胺素、抗腳氣病維生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PP(尼克酸或煙酸、抗癩皮病維生素)、維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維生素),泛酸(遍多酸)、
維生素E(Vitamin 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水解產物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它是機體許多器官、神經以及肌肉維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物質,而且其也是一種抗凝劑,可以減少凝血。人體不能生成維生素E,只能從油脂、肉類以及其它食物中攝入,但是人們常常攝入維生素E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在低脂飲
機體利用一些代謝產物為人類腎臟中的正常細胞及癌細胞制造燃料,在對這些代謝小分子的分析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鑒別出了一個對腫瘤生長起剎車作用的關鍵酶。 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對調控新陳代謝起至關重要作用的酶——FBP1與腎細胞細胞核中的一種轉錄因子結合,抑制了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腸道菌群或和機體糖尿病的發生存在一定關聯,而且通過修飾腸道菌群或許有望幫助治療糖尿病,那么這真的能夠治療糖尿病嘛?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相關研究報道,分享給各位!與大家一起學習! 【1】PNAS:突破!通過修飾腸道菌群或有望治療1型糖尿病 DOI:10.1073/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小檗堿(Berberine)又稱黃連素,是黃連根莖中所含的一種異喹啉生物堿,主要存在于小檗屬與黃連屬植物中。它具有廣泛的抗菌譜,體外對多種革蘭陽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志賀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低濃度時抑菌,高濃度時殺菌。它對流感病毒、阿米
1. Sci Sig:炎癥機制研究新突破 炎癥反應是機體應對損傷或者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然而這一過程如果失控之后將導致疾病的發生。最近,來自莫納什生物醫學研發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發現了炎癥反應過程中的關鍵生物學事件。該發現或許能夠促進新的治療炎癥疾病的療法的開發,例如動脈粥樣硬化、中風以及II型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在體內既不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而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其重要作用。這類物質由于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雖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經常由食物供給。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現階段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
免疫系統是機體維持健康狀態的根本保證,免疫系統的異常會導致各種類型疾病的發生,包括癌癥、自體免疫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等。針對近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在免疫系統紊亂以及引發的相關疾病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簡要的盤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 J immunol:天然免疫紊亂促進多發性硬化 doi: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腫瘤的預防與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臨床上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療法的結合使用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壽命以及生活質。然而,在很多情況下,腫瘤組織還是會出現較強的抗藥性,使得治療結果往往不佳。因此,進一步探究癌細胞的耐藥性的產生以及尋找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期為大家帶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