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29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大會的共同承辦單位之一,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大會期間組織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包括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中國生命科學園區論壇以及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展覽等。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于10月27日下午舉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代表生物中心向來自中方和外方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對目前中國生物技術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介紹。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院士進行了引導發言,并介紹了人類表型組學國際大科學計劃的籌劃和實施情況。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院士和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共同主持了專家研討,來自國內外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和人口健康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國際知名制藥企業高管和中方著名企業家等17位頂尖專家圍繞全球生物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中國生物技術的國際位置、國際合作及國際大科學計劃等議題展開了討論,并對我國生物技術發展提出......閱讀全文
近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翔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
日前,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作序。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創新速度明顯加快,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技術更替和成果轉化周期日益
analytica China 2010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六大亮點搶先看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是當今世界科學研究中最炙手可熱的領域,該學科和技術的發展直接關乎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醫療、農業、食品、環境等均離不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9月15-17日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0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做序。 報告以詳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政府間/港澳臺重點專項2017年度 (第二批中匈、波、澳、以、希和第一批希臘項目)首輪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此次的評審專家統一從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61個評審組,424人。 原文如下: 根據政府間/港澳臺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已于2018年8月組織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
展會名稱: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展會時間:2016年10月10-12日 展會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N2、N3館 展會網址:www.a-c.cn 展會周期:兩年一屆 會展主辦方: 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 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展出時
為調研我國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的進展情況,2013年6月6日,生物中心在上海復旦大學組織召開了“生物技術進展研討會”。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于全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趙國屏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微教授等22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6-8日,2015 BIOTECHNICA漢諾威生物技術展在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舉辦。BIOTECHNICA將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和實驗室技
2005年,我們曾在中國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國際生物經濟高層論壇”,形成的“生物技術將推動新的科技革命、生物經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共識,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再次相聚,共同研討生物經濟這一世界性話題,必將對世界各國在人民健康、環境改善、資源保護
中國已經到了需要建立起公正、合理、透明的科研評價體系的時機 “國家投入科研經費,不僅要求出科研成果,也要求出一批在國際上被認可、在具體領域成為權威的科學家。這就要求我們的科學家要做深入的研究,做出原創性、突破性的成果,對所在領域產生持久、深刻的影響。科學家不應被評估體制逼迫著大躍進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基礎、醫療系統的變革需求、測序與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國民健康需求和有力的“健康中國2030”政策支持,為中國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并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空間,進而也為中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診斷領域的科學儀器和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商機。 作為亞洲最大的分析、實驗室技術、
掃描探針顯微鏡用于單原子操縱: 1959年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Richard說:“如果我們能夠按自己的意愿排列原子,將會出現何物?這些物質的性質如何?雖然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不能回答,但我決不懷疑我們能在如此小的尺寸上操縱原子。”目前,Richard的設想可以實現了。 使用掃描隧道
3月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的境外代表,就世界經濟形勢,尤其是中國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推動國際經濟金融合作等問題,與他們進行深入交談。圖為溫家寶在回答代表提問。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國
分析、生化、診斷和實驗室技術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行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分析、生化、診斷和實驗室技術行業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長,伴隨著分析、生化、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廣泛地運用到各個領域、世界采購中心向中國轉移,無疑為我國分析、生化、診斷和實驗室技術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體外診斷試劑的應用與開發,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使用的每四項醫藥、療法和技術中就有一項源自以色列。 “全球25%-28%的成功生物技術解決方案都有著以色列研究的身影。”以色列風投基金Pitango普通合伙人兼以色列生物醫藥展展會主席魯蒂?埃隆(Ruti Alon)表示,“許多現在用于治療癌癥和心臟病等疾病的專利藥物都是在以
“十二五”以來,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產業規模超過3.5萬億元;2016年,我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分別為23077件和11562件,均名列全球第2位…… 這樣的一組數據,源自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過去一年中,全球的生
《生物技術-2007——第21版全球生物產業研究報告》(Biotech 2007——21st annual report on the industry)詳細地描繪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全景圖,對目前的熱點領域和焦點問題進行了詳實的分析和闡述,是生物技術從業人士和機構審
跨越十年, 開啟新篇——201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再度與您相約! 201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將于2014年9月24-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即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報名參展,可享受優惠價格和最優展位雙重優惠! 引領分析、生化技術領
——跨越十年, 開啟新篇 201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將于2014年9月24-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即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報名參展,可享受優惠價格和最優展位雙重優惠! 引領分析、生化技術領域,聚焦生命科學行業熱點,開拓診斷技術新領域 慕尼黑上
跨越十年, 開啟新篇——201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再度與您相約! 201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將于2014年9月24-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即日起至2013年9月30日報名參展,可享受優惠價格和最優展位雙重優惠! 引領分析、生
6月26日,“2011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科技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會同教育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肝星狀細胞(HSC)活化和穩態的關鍵節點之一:CUGBP1-IFN-γ mRNA的相互作用,并借助天然小分子化合物q酮,調控這個關鍵節點,從而實現通過激活內源性抗肝纖維化信號治療肝纖維化的目的。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
1、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對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研究者來說,熒光光譜法是一種快速、準確的樣品分析方法。針對高敏感的樣品,FL6500可以調整峰值功率,增大動態范圍。高能量的脈沖氙燈光源可讓您獲得準確的結果,同時保證樣品不會光解破壞。 FL6500系統的優點在于
--2012展會亮點預覽 --2012展會展示范圍 --2012展會目標觀眾(按行業分) --2010展會精彩回顧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是分析、生化技術和實驗室技術的國際性博覽會,專門面向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憑借著analytic
1月24日,應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的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中心主任、上海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楊晟研究員來到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做了“應用驅動的酶工程與代謝工程”的學術報告。天津工生所副所長孫際賓到會參加學術交流并主持報告會。
尊敬的用戶:您好! 兩年一度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將于2010年9月1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展會從展商數量,展覽面積,同期活動規模等方面都將超過以往展會。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也成為本屆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8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組織業內色譜質譜聯用領域專家對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與廣州禾信分析儀器公司聯合研制的GCxGC TOF MS 3300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進行測評,同時考察其作為
生物高技術產業的起源和發展與大學、研究機構關系密切。絕大多數生物新技術新發明,都是來源于一流的實驗室和研發機構。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分子生物學興起,一些學者逐漸從科研機構獨立出來,創辦自己的公司,專門從事相關科研成果的轉化與規模生產,由此開啟了現代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