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固醇(英文:sterol)又稱甾醇,是類固醇的一類,是含有羥基的類固醇。它們均以環戊烷多氫菲為基本結構,并含有羥基,故稱為固醇類化合物。 用堿性溶液提取動植物組織中的脂類,其中常有多少不等的、不能為堿所皂化的物質。固醇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如膽固醇是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它與長鏈脂肪酸形成的膽固醇酯是血漿脂蛋白及細胞膜的重要組分。植物細胞膜則含有其它固醇如豆固醇及谷固醇。真菌和酵母則含有菌固醇。......閱讀全文
關于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固醇(英文:sterol)又稱甾醇,是類固醇的一類,是含有羥基的類固醇。它們均以環戊烷多氫菲為基本結構,并含有羥基,故稱為固醇類化合物。 用堿性溶液提取動植物組織中的脂類,其中常有多少不等的、不能為堿所皂化的物質。固醇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如膽固醇是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它
關于豆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豆甾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9H48O。屬于植物甾醇。純品為無色晶體。[α]D20-51°(氯仿)。溶于一般有機溶劑,難溶于水。由黃豆及毒扁豆中分離而得。用于生化研究,也是醫藥上制造孕酮的原料。 中文名稱:豆甾醇 英文名稱:STIGMASTEROL CAS號:68555-08-8
關于類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類固醇是廣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大類環戊稠全氫化菲衍生物的總稱,又稱類甾體、甾族化合物。類固醇化合物不含結合的脂肪酸,是非皂化性脂質;這類化合物屬于類異戊二烯物質,是由三萜環化再經分子內部重組和化學修飾而生成的。類固醇包括固醇(如膽固醇、羊毛固醇、谷甾醇、豆固醇、麥角固醇),膽汁酸和膽汁醇,類固醇激
關于總膽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人群總膽固醇水平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和生活方式。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肝臟是合成和貯存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國內外專
關于合成類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合成類固醇,亦叫同化激素。最常用的有:大力補、康力龍、苯丙酸諾龍、癸酸諾龍等。這些藥物作為興奮劑作用可以說是頻率最高范圍最廣的一類。據國外報道稱:“用過的及想用的幾乎占了參賽者的80—90%。此類藥物通過口服或注射,可增強運動員的肌肉,然而它們會干擾運動員體內自然激素的平衡,產生一些嚴重的副作用
關于高膽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水平。
關于麥角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麥角固醇,別名麥角甾醇,為白色或無色光亮的小葉晶或白色結晶粉末。麥角甾醇不但具有獨特的生理作用,還被廣泛應用到藥物的開發中。麥角甾醇作為真菌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結構穩定,專一性強,對測定生物量來說,它比葡糖胺更具代表性 [1] ,所以可以通過檢測麥角甾醇的含量來測量真菌的生物量。麥角甾醇的來源
關于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基本信息介紹
腎上腺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垂體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的總稱,它們都有類固醇結構,故稱為皮質類固醇激素或甾體激素。皮質激素按其化學結構和主要生理、藥理作用可分為3類,即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和氮皮質激素(包括男性素的睪酮和女性素的雌激素與孕激素等)。鹽皮質激素參與礦物質
關于谷固醇血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谷固醇血癥又稱植物固醇血癥,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代謝病,由于谷固醇等植物固醇代謝障礙,血清谷固醇、豆固醇含量異常升高,引起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溶血性貧血等病變,如不能有效控制,青壯年時期死亡率很高。 2018年5月11日,該疾病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
關于高膽固醇血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又稱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癥。臨床特點是高膽固醇血癥、特征性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FH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遺傳性高脂血癥,也是脂質代謝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可導致各種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出現,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
關于植物固醇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介紹
植物固醇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沒有影響。植物固醇降低膽固醇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機制是腸道內的膽固醇是先溶解在膽汁酸微團中,再經腸細胞吸收入血。微團由磷脂、甘油酸酯、脂酸、膽固醇和其他物質組成,屬于油性溶劑,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植物固醇和膽固醇在理化性質上存
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固醇外文名sterol別????名甾醇化學式3個己烷環及一個環戊烷稠合而成類????別類固醇作? ?用用堿性溶液提取動植物組織中的脂類,其中常有多少不等的、不能為堿所皂化的物質。固醇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如膽固醇是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它與長鏈脂肪酸形成的膽固醇酯是血漿脂蛋白及
關于膽固醇的作用介紹
在對待食物膽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膽固醇是極其有害不能吃的東西。說這種觀點片面,是由于持這種觀點的人對膽固醇在人體內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認識。事實上,膽固醇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參與了一些甾體類激素和膽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許多含有膽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
關于膽固醇的應用介紹
膽固醇是制造激素的重要原料,并可用作乳化劑。 膽固醇在體內有著廣泛的生理作用,但當其過量時便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現代研究已發現,動脈粥樣硬化、靜脈血栓形成與膽石癥與高膽固醇血癥有密切的相關性。如果是單純的膽固醇高則飲食調節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還伴有高血壓則最好在監測血壓的情
關于固醇類的功能介紹
固醇類:在生物界分布甚廣,特點是在第3個碳原子上有一個β-羥基,在第17位上有一個側鏈。有些固醇還有Δ5雙鍵。動物胚胎組織和皮膚的固醇以及植物的固醇如豆固醇在側鏈上還有一個雙鍵。在生物體內固醇以游離(非酯化形式)或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 固醇為無色蠟狀固體,溶于乙醚、氯仿、苯和熱乙醇等有機溶劑
關于動物固醇的基本介紹
固醇有三種:類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膽固醇是動物特有的物質,是其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細胞膜則含有其它固醇如豆固醇及谷固醇。性激素也是只有動物有,在激發維持第二性征起重要作用。維生素D植物在動物都有合成的。
關于膽固醇的分布介紹
膽固醇雖然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動物以及動物的不同部位,膽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畜肉的膽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貝殼類和軟體類高于一般魚類,而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則最高。 [3] 通常,將每100克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稱為低膽固醇食物,如鰻
關于膽固醇的影響介紹
1、肝細胞發生病變時,膽固醇酯減少,且肝細胞受損程度越重,膽固醇酯降低越嚴重。急性肝壞死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酯含量可減至極低,甚至消失,為預后惡劣的表現。肝炎恢復期患者,膽固醇酯回升。 2、阻塞性黃疸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量升高,主要是游離膽固醇升高而膽固醇酯多正常,如并發肝細胞損害,則膽固醇酯絕對量
關于固醇類的基本介紹
固醇類是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又稱類固醇,屬脂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動物中主要有膽固醇、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其中又以膽固醇最為重要,它是后二類化合物的前身物。膽固醇分子的一端有羥基,為極性頭(親水);分子的另一端有烴鏈和環戊烷多氫菲環狀結構,為非極性尾(疏水),故與磷脂同屬極性脂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膽固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化學式為C27H46O。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是哺乳動物中主要的甾體類化合物,在基本的細胞生命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膽固醇列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固醇類的基本信息
固醇類(英文名稱steroids)其他名稱甾醇類, 定義是含羥基的環戊烷多氫菲衍生物。應用學科有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飼料與肥料(二級學科)。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
菜籽固醇的基本信息
菜籽固醇(lang-en|Brassicasterol,5,22-二烯-24-β-甲基-3β-膽固醇,又稱為菜籽甾醇)是一種由一些單細胞藻類(浮游植物)以及某些陸生植物(如油菜)合成的二十八碳固醇。這種化合物常備作為環境中存在著藻類的一種生物標記。中文名菜籽固醇外文名lang-en|Brassica
概述固醇的基本信息
一類由3個己烷環及一個環戊烷稠合而成的環戊烷多氫菲衍生物。除細菌中缺少外,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的細胞及組織中。 固醇有多種不同的生物學功能,如作為細胞膜的成分及構成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性激素等。不少植物固醇還具有很強的藥理或毒理效應,如洋地黃及哇巴因可增強心肌的收縮,是治療心力衰竭的良藥。植物中含β-
植物固醇的基本信息
藥物名稱: 谷甾醇藥物別名: 谷固醇,麥固醇英文名稱: Sitosterol說 明: 混懸劑:20%功用作用: 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用于Ⅱ型高脂血癥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用法用量: 每日3次:每次服混懸劑20~30ml,飯前或飯后即服注意事項: 大劑量時可出現食欲減退、胃腸道痙攣、腹瀉等
速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速固醇英文名稱tachysterol定 義在紫外線照射下麥角固醇或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2或維生素D3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類固醇的基本信息
類固醇是廣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大類環戊稠全氫化菲衍生物的總稱,又稱類甾體、甾族化合物。類固醇化合物不含結合的脂肪酸,是非皂化性脂質;這類化合物屬于類異戊二烯物質,是由三萜環化再經分子內部重組和化學修飾而生成的。類固醇包括固醇(如膽固醇、羊毛固醇、谷甾醇、豆固醇、麥角固醇),膽汁酸和膽汁醇,類固醇激素(
動物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動物固醇英文名稱zoosterol定 義動物組織中含有的固醇。最常見為膽固醇,此外還有羊毛固醇、膽固烷醇、糞固醇以及7-脫氫膽固醇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動物固醇的基本信息
動物固醇膽固醇,亦稱膽甾醇,是脊椎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在神經組織和腎上腺中的含量最高(濕重百分數),心臟中含量最低,在肝、腎和皮膚中的含量也相當多。人體內膽石主要由膽固醇構成。正常人血漿內膽固醇含量為每百毫升150~250毫克,游離與酯化的比例約為1∶3。主要的酯化脂肪酸為亞油酸,其次為油酸,繼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