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爾衛/蘇士成微環境外泌體lncRNA調控腫瘤代謝重編程
“代謝重編程”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有別于正常的成熟細胞主要以氧化磷酸化的方式來獲得能量,惡性腫瘤細胞更傾向吸收更多葡萄糖,通過有氧糖酵解方式 (Warburg效應) 來產生細胞生存的能量和物質。這種看似低效的代謝方式賦予腫瘤細胞更強的增殖和耐藥能力。 惡性腫瘤作為一個復雜的類器官結構,其代謝具有明顯的時空特性。例如,不同腫瘤部位的糖代謝具有顯著特點:腫瘤中心容易出現缺氧區域,缺氧環境往往激活HIF-1α促使腫瘤細胞發生糖酵解。然而,即使在腫瘤浸潤前沿的非乏氧區域,腫瘤細胞仍然有顯著的HIF-1α激活,并促進腫瘤細胞有氧糖酵解。既往對該現象的機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腫瘤細胞本身的信號通路上 【1,2】,但對局部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細胞間的代謝信息交流關注較少。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蘇士成合作組【3-6】及其他團隊【7,8】既往發現巨噬細胞是腫瘤微環境中數目最多的白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閱讀全文
宋爾衛/蘇士成-微環境外泌體lncRNA調控腫瘤代謝重編程
“代謝重編程”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有別于正常的成熟細胞主要以氧化磷酸化的方式來獲得能量,惡性腫瘤細胞更傾向吸收更多葡萄糖,通過有氧糖酵解方式 (Warburg效應) 來產生細胞生存的能量和物質。這種看似低效的代謝方式賦予腫瘤細胞更強的增殖和耐藥能力。 惡性腫瘤作為一個復雜的類器官結構,其代謝
Arraystar-LncRNA芯片在小鼠代謝疾病研究中的應用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曹海明教授主要研究能量代謝的復雜調控機制,揭示代謝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其團隊在解析lncRNA在小鼠代謝性疾病領域的調控過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發現。近期,該實驗室采用Arraystar Mouse LncRNA 芯片研究病理代謝條件下小鼠的關鍵代謝器官中的mRNA和LncRNA,篩選
國內專家探討腫瘤代謝與腫瘤營養支持治療
日前,來自國內腫瘤學研究的120多位專家相聚江南大學無錫醫學院,探討腫瘤代謝與腫瘤營養支持治療,對采用新抗腫瘤與治療方法形成共識。 記者了解到,在首屆“腫瘤代謝與腫瘤營養支持治療” 江南論壇上,專家圍繞腸道微生物菌群與腫瘤放射治療研究、大劑量維生素C的抗腫瘤作用及分子機理、線粒體營養素研究、
代謝組學-|-腫瘤治療之靶向葡萄糖代謝
能量代謝重編程是腫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其中葡萄糖代謝異常是腫瘤代謝最突出的特征。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依然傾向于進行糖酵解,將葡萄糖代謝為乳酸。腫瘤細胞有氧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細胞的20 ~ 30倍,為腫瘤代謝提供 大量能量和中間產物。因此,靶向糖酵解等異常環節的代謝酶是抗腫瘤治療的重點。一些研
自然通訊:lncRNA-HULC結合代謝酶促進肝癌細胞有氧糖酵解
Nat Comm :陳瑞冰/張寧團隊合作發現lncRNA HULC結合代謝酶促進肝癌細胞有氧糖酵解?長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類長度大于200 nt的非編碼RNA,它們不翻譯成蛋白質而是以RNA的形式在眾多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研究真核細胞中lnc
代謝差異暗示腫瘤為什么難治?
腫瘤中的細胞是不一樣的;它們可能在生長和治療過程中,有著不同的基因突變和不同的特點。這些差異使得腫瘤的治療非常困難,往往會導致腫瘤復發,以更具侵襲性的細胞為主。最近,Moffitt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數學模型來描述腫瘤中的這些差異,并希望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將帶來更好的治療方法。相
代謝組學——腫瘤研究的利器
細胞內許多生命活動是發生在代謝物層面的,代謝物更多地反映了細胞所處的環境,比如細胞現在是不是健康?藥物是否起效?環境污染物是不是正在傷害細胞?等等。由此,20世紀90年代,衍生出了一門新學科:代謝組學。它回答了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不能回答的問題:細胞到底發生了什么? 1、腫瘤與代謝組學 腫瘤
腫瘤脂代謝的可塑性
大多數腫瘤具有異常活化的脂質代謝能力,使其能夠合成,延長和去飽和脂肪酸,以支持細胞增殖。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需要硬脂酰輔酶A去飽和酶(SCD),并且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SCD基因在前列腺癌、肝癌、腎癌、乳腺癌等中有過量表達。然而近期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卻表明肝癌、肺癌細胞不受SCD抑制影響
LncRNA是腫瘤轉移治療中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最近,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發表了一篇題為“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metastasis”的評論文章。除了介紹lncRNAs在轉移中發揮作用的典型例子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lncRNAs生物學中的爭議和挑戰
Science:為何靶向代謝能縮減腫瘤
不少研究表明,通過新方法能快速靶向維持腫瘤生長的血管,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的目的。眾所周知,腫瘤的生存需要血管來支持,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能促進新血管形成,而抑制這一過程的藥物則能阻擋癌癥的發生和發展。 但是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兩位研究人員在一篇最新文章指出,這種抑制作用的整體效應
Cell:腫瘤微環境中的代謝戰爭
腫瘤微環境是指腫瘤周圍的細胞和組織,與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目前的癌癥治療主要以腫瘤為目標,但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了腫瘤微環境的重要性。 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在Cell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腫瘤細胞和T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葡萄糖爭奪戰。這種代謝競爭會影響T細胞的殺傷
外泌體LncRNA幫助免疫細胞“叛變”乳腺癌惡化新機制
外泌體是細胞間傳遞信號的媒介,直徑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雙分子層,內部具有豐富內含物的小囊泡,其內含物包括miRNA,環狀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發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響因子:19)的文章為例,看一看外泌體中LncRNA的功能機制是如何研究的。
外泌體LncRNA幫助免疫細胞“叛變”——乳腺癌惡化新機制-2
5.腫瘤缺氧微環境中乳酸在TAM中上調LncRNA通過生信軟件預測LncRNA HISLA基因啟動子區域與轉錄因子PU.1有典型結合位點。接著,借助ChIP qPCR實驗證實兩者是直接結合的。作者又發現LncRNA HISLA在TAM中的表達量遠高于其他巨噬細胞MDM,已有研究表明MDM“策
LncRNA-PKMYT1AR促進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干細胞維持
肺癌是一種起源于支氣管粘膜或腺體的致命性惡性腫瘤,可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分別約占肺癌病例的20%和80%,而非小細胞肺癌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腺癌(LUAD)、鱗癌(LUSC)和大細胞肺癌(LUSC)。 長的非編碼RNA(LncRNAs)長
外泌體LncRNA幫助免疫細胞“叛變”——乳腺癌惡化新機制-1
文章導讀:外泌體是細胞間傳遞信號的媒介,直徑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雙分子層,內部具有豐富內含物的小囊泡,其內含物包括miRNA,環狀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發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響因子:19)的文章為例,看一看外泌體中LncRNA的功能機制是如何
外泌體LncRNA幫助免疫細胞“叛變”乳腺癌惡化新機制!
文章導讀: 外泌體是細胞間傳遞信號的媒介,直徑在30-200nm,表面具有磷脂雙分子層,內部具有豐富內含物的小囊泡,其內含物包括miRNA,環狀RNA,LncRNA和mRNA等。以不久前發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影響因子:19)的文章為例,看一看外泌體中LncRNA的功
【盤點】長鏈非編碼RNA的研究進展
非編碼RNA在生命調控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常入選CNS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人類基因組轉錄區高達76%,但轉錄產物中只有不到2%是編碼蛋白質的mRNA,其他均為非編碼RNA,其中microRNA (miRNA)、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環狀RNA(circRNA)等調控
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的新機制揭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平課題組和張華鳳課題組在腫瘤代謝基因調控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通信》上。 眾所周知,腫瘤通過對自身細胞代謝的重編程而獲得增殖優勢。因此,探索腫瘤代謝異常的機制已成為腫瘤研究的焦點。c-Myc是一個重要的癌基因,它的異常表達會導致3
腫瘤如何利用代謝途徑繁榮昌盛?
代謝異常是腫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來不少研究表明腫瘤或機體代謝產物或者代謝通路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小編盤點了近期關于腫瘤代謝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分享。 【1】新研究揭示表觀遺傳和代謝如何在癌癥發育中發揮作用 DOI: https://doi.org/10.1093/bfgp
調控免疫的lncRNA
當過度活化或脫靶時,免疫系統中正常對抗感染的一些細胞會轉而攻擊個體自身的組織。這一過程會推動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組成部分的炎癥。現在,來自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揭示出了抑制這些機制的一種新方法,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藥物設計。相關論文 ? ?發布在12月16日的《自然》(Natur
歌禮制藥3年深入布局腫瘤脂質代謝,腫瘤管線厚積薄發
歌禮制藥宣布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研發投資升級。根據在美國完成的ASC40(TVB-26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高級別星形細胞瘤首次復發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所取得的良好結果(臨床試驗注冊編號:NCT03032484),歌禮制藥計劃啟動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高級別星形細胞瘤首次復發的
長鏈非編碼RNA:-從科研到臨床(二)
脂類代謝和脂肪生成最新的研究表明,lncRNA控制肝臟中的脂類代謝,調控脂肪生成,從而維持機體的脂質穩態[9]。APOA1編碼蛋白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組分。其反義轉錄本APOA1-AS可以在體內和體外抑制APOA1的表達。LncRNA NEAT1在脂肪生成過程中調節PPARγ2的可變剪接,它還介
四川大學最新綜述:非編碼RNA與代謝的研究進展
生物通報道:非編碼RNA是指不編碼蛋白質的調節性RNA分子.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非編碼RNA,尤其是微小RNA和長非編碼RNA,可以在基因轉錄、 RNA成熟和蛋白質翻譯等水平調控基因表達,參與發育、分化和新陳代謝等幾乎所有重要的生理生命過程,在人類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腫瘤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是人
仿生納米粒子,特異性干擾腫瘤代謝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 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橋團隊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在線發表題為“Nanoparticles
中國科大揭示腫瘤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教授研究組和高平教授研究組揭示了腫瘤代謝異常的新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12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作為腫瘤特征之一的有氧糖酵解或瓦伯格效應,由著名科學家奧托·瓦博格于19世紀20年代提出。該效應提出腫瘤細胞無論在低氧和
上海交大Oncogene發表腫瘤代謝研究新成果
腫瘤代謝異常是腫瘤十大特征性標志之一,并成為近年來腫瘤基礎研究的熱點。近日,國際學術權威雜志《Oncogene》(SCI IF=8.559)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核醫學科研究團隊最新成果:p54/NONO regulates lipid metabolism and breast
南京大學、第二軍醫大Nature揭示支持腫瘤起始細胞的lncRNA
腎腫瘤起始細胞(T-IC)推動了腎細胞癌(RCC)的發生、發展和藥物抵抗。南京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腎腫瘤起始細胞的一個增殖機制。文章通訊作者是第二軍醫大學的王林輝(Linhui Wang) 和南京大學醫學院的張征宇(Zheng
lncRNA研究策略與技術
研究背景: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類不編碼蛋白的RNA分子,長度在200 bp以上,起初被認為是RNA聚合酶II轉錄的副產物,不具有生物學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lncRNA具有保守的二級結構,可以與蛋白、DNA和RNA相互作用,參與多種生物學過程的調控
lncRNA功能機制研究(一)
文章導讀LncRNA是長度大于200nt的長鏈非編碼RNA,在調控不同的分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不僅可以與功能蛋白結合,并在轉錄或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而且lncRNA也可以作為誘餌,吸附miRNA,調節miRNA調控的靶基因表達。但是,目前關于lncRNA在胃癌中的表達譜和生物學功能
lncRNA功能機制研究(二)
實驗路線(1)LINC00346調控胃癌發展的上游機制結果:轉錄因子KLF5和MYC可與LINC00346啟動子結合,并增強其表達a. 轉錄因子MYC、KLF5和 LINC00346的Oncoprint分析;b. 在含有或未含有胃癌KLF5/ MYC / LINC00346 SCNAs的轉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