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相關機構推進合作
9月19日至29日,應智利大學、厄瓜多爾天主教大學、哥倫比亞羅薩里奧大學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推動與這些國家在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智利期間,張濤訪問了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聽取了南美天文中心工作進展匯報,并與中心員工就中心運行發展及存在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張濤對南美天文中心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積極肯定,并期待其以更加國際化的眼光發展人才隊伍,進一步發揮其平臺作用,力爭取得更豐碩的科研成果。張濤還訪問了歐洲南方天文臺VLT望遠鏡設施,實地考察調研了大型望遠鏡候選臺址和中科院綜合科技園區建設地址,對南美天文中心下一步發展給予指導。 在厄瓜多爾,張濤與厄瓜多爾科學院院長安吉爾·圭瓦亞舉行會談。張濤介紹了中科院集科研、教育、戰略咨詢于一體的功能定位,希望兩院通過推動人員交流和舉辦雙邊研討會等形式推動中厄兩國科技交流與合作。圭瓦亞表示,厄瓜多爾科學院雖成立時間不長,但非常希望與......閱讀全文
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相關機構推進合作
9月19日至29日,應智利大學、厄瓜多爾天主教大學、哥倫比亞羅薩里奧大學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訪問智利、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推動與這些國家在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智利期間,張濤訪問了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聽取了南美天文中心工作進展匯報,并與中心員工就中心運行發展及存在問題
張亞平率團訪問秘魯、哥倫比亞和巴西
應秘魯國立圣馬庫斯大學、哥倫比亞科學院及巴西科學院等機構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于9月19日至29日率團訪問秘魯、哥倫比亞和巴西。 訪秘期間,張亞平一行訪問了秘魯國立圣馬庫斯大學,與該校代校長伊麗莎白共同簽署《中國科學院與秘魯國立圣馬庫斯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并見證了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與秘
中國與智利CONICYT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
2018年度中智(NSFC-CONICYT)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智利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YT)在自然災害管理領域公開征集了合作研究項目。在項目集中受理期,我委共計接收紙質項目申請材料12項,經初步審查并與智方核對清單,確
基金委與智利合作研究項目批準通知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智利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委員會合作研究項目批準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智利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YT)的合作共識,2018年雙方在自然災害管理領域共同征集與資助中國與智利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共受理6項
厄瓜多爾污染事件雪佛龍勝訴
美國州法院周二裁定,厄瓜多爾法院2011年因亞馬遜雨林拉戈阿格里奧地區的大規模環境污染事件對石油巨頭雪佛龍作出的數十億美元罰款裁決中存在詐騙和其他犯罪行為。 在長達497頁的裁定書中,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列舉了雪佛龍律師提供的相關證據,后者指控原告厄瓜多爾政府及其主要美國律師Steven
美國FDA與厄瓜多爾簽署合作協議-加強進口蝦的安全性
2023年8月25日,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消息,FDA與厄瓜多爾簽署合作協議,以加強進口蝦的安全性。 8月24日,美國FDA與厄瓜多爾海鮮監管局簽署了監管合作協議(RPA),以加強對美國市場蝦的食品安全。蝦是美國消費最多的海產品,其中絕大部分是進口的。厄瓜多爾是向美國出口養殖蝦
張濤、郭世佑談博導與博士生關系
當大家都來說博士江湖如何風起云涌時,身在其中的博導的話,或許能給人不同的視角。 1964年6月出生的張濤,早在2003年7月便受聘為北航材料學院材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他漫長的求學之路后,這樣的位置讓很多人羨慕。 一些好朋友會來打趣,恭喜你,成為老板了。 老板,這個商業詞匯在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新任Gree-Chemistry編委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期刊 Green Chemistry 宣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成為該期刊的編委會成員。Green Chemistry 創辦于 1999 年,是綠色化學領域頂級權威學術刊物,2016 年影響因子為 9.125。 張濤院士簡介 張濤,男,漢族,1963
中美機構合作研發“頁巖氣”
貴州省的“巖石天然氣”——頁巖氣的儲量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近四分之一。在昨日的頁巖氣開發、能源機構調整與綠色發展圓桌會議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們達成共識:共同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并尋找機會開展頁巖氣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試圖將貴州的這一資源開發利用。 美國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默克表示,美國
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獲首屆“中國科學材料·創新獎”
6月18日,首屆“中國科學材料·創新獎(Science China Materials Innovation Award)”揭曉,我所張濤院士因其“在工業催化材料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在單原子催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成為該獎項的首位獲獎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張希教授和Science
中科院與智利國家科委簽合作備忘錄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與智利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在京舉行科學與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智利國家科委主席José Miguel Aguilera分別代表雙方在諒解備忘錄上簽字。 丁仲禮表示,本次簽約儀式正值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在京召開,這是一個非常有
基金委發布2019年與智利合作項目初審結果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智利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YT)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智利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YT)合作研究項目公開征集期間,我委共收到項目申請25項。經初步審查并與智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23
應對化石能源枯竭,施春風張濤李靜海白春禮聯合發文
當化石能源枯竭時,人類是否有應對之策?9月19日在《焦耳》雜志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未來。 這篇文章的作者陣容強大,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資深顧問施春風,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李靜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其
厄瓜多爾發生螺旋蠅蛆病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1月20日,厄瓜多爾農業部向OIE報告稱,厄瓜多爾發生一起新大陸螺旋蠅蛆病疫情。 此次疫情發生于厄瓜多爾洛斯里奧斯省金薩洛馬縣,于1月15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經基礎實驗室與臨床檢測發現,共有2頭牛疑似病例,其中一頭發病。 目前疫情尚未結束,厄
美國允許進口厄瓜多爾新鮮燈籠果
據美國聯邦公報消息,2019年9月19日,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發布2019-20096號文件,允許進口厄瓜多爾新鮮燈籠果。 根據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已經確定,應用一種或多種植物衛生措施足以減輕從厄瓜多爾進口燈籠果引入或傳播植物害蟲或有害雜草的風險,因
厄瓜多爾成立食品供應管理局
厄瓜多爾政府10月9日發布第209號總統令,宣布成立食品供應管理局,隸屬厄農業部,主要職能有:第一,為政府和其他公共領域部門提供食品及配套設施的供應服務;第二,通過采購導向措施,刺激中小食品生產業者發展;第三;直接或間接向中小農產品生產者推廣先進生產技術。 該機構由農業部長、社會發展協調部
寨卡病毒世界多洲持續擴散-波及三十余國和地區
寨卡病毒持續擴散,在歐洲、拉丁美洲、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發現了寨卡病毒傳播。美國研究人員27日呼吁世界衛生組織(WHO)迅速采取行動應對寨卡病毒。 據《哥本哈根郵報》27日報道,一名近期赴拉丁美洲旅游的丹麥人于26日被確診感染寨卡病毒,這是丹麥首次發現寨卡熱病例。丹麥衛生部門認為寨卡熱不
一張院地合作的靚麗名片
到2016年底,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以下簡稱丹東育成中心)入駐項目共申請專利63項,授權29項,實現銷售收入9284.2萬元。 “丹東育成中心已經成為中科院與遼寧院地合作的典型范例,也是丹東創新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丹東育成中心主任李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建設
一張院地合作的靚麗名片
到2016年底,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以下簡稱丹東育成中心)入駐項目共申請ZL63項,授權29項,實現銷售收入9284.2萬元。 “丹東育成中心已經成為中科院與遼寧院地合作的典型范例,也是丹東創新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丹東育成中心主任李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建設
張濤調研地理資源所科技智庫和特色研究所建設
8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到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調研科技智庫和特色研究所建設。 張濤首先實地考察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和地理資源所古籍方志館,聽取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近年來科學普及和發展情況的工作匯報。隨后,張濤與地理資源所領導班子成員、科研骨干和管理支撐人員代
張濤院士榮獲第一屆唐敖慶化學獎
6月15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34屆學術年會開幕式舉行了中國化學會2023至2024年度系列學術獎勵頒發儀式。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榮獲第一屆唐敖慶化學獎,授獎理由為提出單原子催化新概念,引領了催化學科的發展。 張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在催化前沿科學、生物質轉化催化、工
張濤院士榮獲第一屆唐敖慶化學獎
6月15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34屆學術年會開幕式舉行了中國化學會2023至2024年度系列學術獎勵頒發儀式。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榮獲第一屆唐敖慶化學獎,授獎理由為提出單原子催化新概念,引領了催化學科的發展。頒獎現場。大連化物所供圖張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在催化前沿科學、生
拍黑洞,全球科研機構這樣合作
北京時間10日晚,包括我國上海、美國華盛頓在內的全球六地同時召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成果發布會,展示史上首張黑洞照片。EHT項目由全球數十個研究機構、超過200名科研人員參與,簡單的圖片背后是怎樣的國際合作歷程? 首先是建團隊。為了給黑洞拍照,麻省理工學院(MIT)從2006年就開始
大連化物所將合作成立檢測機構
11月17日,我所與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金普新區的大連市檢測科技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所長張濤出席簽約儀式,副所長馮埃生和市質監局局長劉愛民代表雙方簽約。所長助理許國旺及所內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等參加了儀式。大連市委常委、秘書長,金普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世坤出席儀式并致辭。 張世坤
CQC成為ISCC國內首家合作認證機構
近日,國際生物質可持續認證組織(ISCC)向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發函,確認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正式成為國內首家ISCC的合作認證機構,可依照ISCC-PLUS(生物化工產品、生物質原料和材料、食品飼料等生物質產業的國際可持續標準體系)、ISCC-EU(歐盟委員會認可的生物質能可持續標準體系)、
阿里達摩院印臥濤:數學家如何與AI合作?
最新發布的《達摩院2022十大科技趨勢》將AI for Science列為重要趨勢,認為“人工智能成為科學家的新生產工具,催生科研新范式”,引起學界熱議。AI究竟對傳統科研意味著什么?我們做好迎接準備了嗎?以下為阿里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華先勝的觀點。DeepMind與合作者最近在Nature發
曹雪濤:化零為整-強化高端人才國際合作
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國際化領軍人才和團隊,特別是儲備一批能參與國際科技競爭、攀登未來科技制高點的人才,對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指出,在人才培養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隨著科研人員出國留學進修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許多值得深思的
魏傳忠會見智利客人-推動中智質檢合作邁上新臺階
12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在北京會見了智利新任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雙方就中智兩國農產品、食品進出口議題進行了友好交流。 魏傳忠表示,近年來,中智經貿關系發展迅速,目前,智利是中國在拉美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智利在全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對智
哪里最易地震哪里最不安全-三幅全球地震圖發布
3幅新的地圖揭示了地球上哪些地區最容易發生地震,以及生活在哪些地區的人最容易受到地震災害的威脅。 第一張全球地震災害地圖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了地球上的哪些地區最容易發生地震,例如環太平洋的“火山帶”。 第二張則是全球地震風險圖,強調了建筑物可能被地震破壞的地區,例如危地馬拉。 第三張地圖是
張亞平調研麗江院地合作工作
1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院士一行赴麗江調研。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生物技術處處長劉斌、綜合處副處長陳浩,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楊永平、昆明動物研究所所長姚永剛、云南天文臺副臺長白金明及各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期間,張亞平深入海拔3000多米的昆明植物所麗江高山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