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紙開辟“魔法”未來
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納米紙晶體管(照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像紙一樣薄的碳納米纜繩的強度,就足以支撐起一架“太空電梯”。 近日,一些有關“納米紙”的報道,引起許多人的興趣。比如有報道稱,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制作出一種新型“納米紙”,這種材料還能與多種化學分子結合,制造出不同用途的新材料,實現抗菌、檢測等功能的“72變”;還有報道稱,上海同濟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科學家共同研究的一項成果,以全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納米紙”為襯底,成功制造出同樣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半導體器件,向“紙質電子產品”邁出重要一步,科幻電影中的幻想也許不久將變為現實。 從頭腦想象開始 要介紹納米紙,我們首先要介紹納米技術的由來。 早在195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在世界物理學會年會上發表了一篇演講,題目是《在底部有一個很大的空間》。他在這篇文章中預言“至少依我來看,物理學的規律不排除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制造物質的可......閱讀全文
藥物納米技術
藥物納米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米尺度(尺寸在1到100納米之間)的材料和技術來設計、制備和傳遞藥物的方法。納米技術在藥物研發和制造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因為它可以顯著改善藥物的性能,提高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 以下是藥物納米技術的一些常見應用: 納米藥物載體:納米技術可以用于
納米技術新突破
日本名古屋大學未來材料與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合成了厚度為1.8納米的鈦酸鋇(BaTiO3)納米片,這是迄今為止為獨立薄膜創造的最薄厚度。鑒于厚度與功能有關,他們的發現為更小、更有效的設備打開了大門。該研究發表在《先進電子材料》雜志上。 開發具有新電子功能的越來越薄的材料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
什么是DNA納米技術
脫氧核糖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為DNA)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以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長期性的資訊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食譜”。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RNA所需。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
納米技術推進醫學發展
現代醫學大多是以“小分子”藥物來治療病人的,這些藥物包括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這些藥物延長了人類的壽命,讓許多致命的疾病變得更易于醫治。不過,科學家認為,利用納米級藥物遞送新技術可以帶來更好的醫學發展。將RNA或者DNA遞送至特定的細胞可以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基因;由于納米級
《自然納米技術》納米技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或存巨大危害
納米技術自誕生之日就引起媒體普遍關注。截至目前,進入銷售渠道的納米產品已達數百種。然而,英國《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志11月25日公布一份報告稱,與普通民眾對這一技術的積極態度不同,科學家們因納米技術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消極影響而憂心忡忡。 美
納米紙開辟“魔法”未來
透明、可彎曲、可降解的納米紙晶體管(照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像紙一樣薄的碳納米纜繩的強度,就足以支撐起一架“太空電梯”。 近日,一些有關“納米紙”的報道,引起許多人的興趣。比如有報道稱,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制作出一種新型“納米紙”,這種材料還能與多種化學分子結合,制造出不同用途的新材料,實現抗菌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會議在捷克舉行
6月17~20日,第三屆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會議在捷克舉行,14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了納米技術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情況,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也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 捷克奧斯特拉瓦納米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納米復合材料在新型建材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們采用納米級的二氧化鈦對
《科學》雜志聚焦納米技術應用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預言納米發電機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科學》雜志聚焦納米技術應用——對納米科技專家王中林來說,2010年是興奮、突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3月28日,英國《自然—納米技術》報道了他的研究小組的兩項研究新成果:具有高電壓輸出的納米發電機、首次實現基于納米線的自驅動
納米技術將用于骨科治療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將納米技術與生物工程技術相結合,利用干細胞促進骨骼組織再生,這一成果有望用于骨折、骨髓創傷等骨科疾病的治療。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4日發表公報說,人體間充質干細胞可分化成骨骼、軟骨、韌帶等各個相關組織的細胞,目前科學家可通過模擬體內環境將這種干細胞分離出來,但要
納米技術與現代生活
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制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也稱分子機器人。納米機器人潛在用途十分廣泛,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應用于醫療和軍事領域。第一代納米機器人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系統的有機結合體,這種納米機器人可注入人體血管內,進行健康檢查和疾病治
《納米技術》:納米粒子能增強液體性能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加入納米粒子的液體(納米液體)放置入電場中時,它的穩定性及其它一些性能會得到增強。這一發現有助于研發新型的微型照相機物鏡、手機顯示器及其它一些微型液體設備。相關論文發表在《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上。 ? 圖片說明:納米液滴置于硅片上,放置電場中后,
用納米技術改造傳統農業
?中國農科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供圖■本報記者 秦志偉 “我國量子科學已經領先世界了,納米科技正處在與國際并跑階段。”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納米研究中心主任、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崔海信對我國納米科技發展狀況作出的判斷。日前,在該院舉辦的農科講壇上,崔海信作了以“納米科技與農業的綠色
DNA納米技術催生新型合成疫苗
為了尋找更安全有效的疫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利用DNA納米技術開發了一類全新的合成疫苗,展示了這一技術的廣闊前景。這一類新合成疫苗能夠通過自組裝的三維DNA納米結構進行安全有效的運輸,文章發表在Nano Letters雜志上。 研究人員指出,疫苗在有效提高公共健康水平中發揮了極大
歐盟研制納米技術高端功能鞋
世界成品鞋市場主要由亞洲國家主導,為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歐盟制鞋行業開始向專業化的高端功能鞋方向轉型。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為此提供63萬歐元,總研發投入85萬歐元,由歐盟3個成員國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9家制鞋企業組成歐洲NANOFOOT研發團隊。利用目前世界上相對成熟的新興納米技術,致
納米技術提高熱電轉換效率
如何將大量汽車尾氣排放的廢棄熱量高效轉化為有用的電能,成為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的研究課題。歐盟為此提供375萬歐元資助,總研發投入530萬歐元,由列支敦士登、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和瑞士7個國家及14家納米材料企業聯合組成歐洲NanoHiTEC技術攻關團隊。 根據賽貝克
納米技術提高熱電轉換效率
如何將大量汽車尾氣排放的廢棄熱量高效轉化為有用的電能,成為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的研究課題。歐盟為此提供375萬歐元資助,總研發投入530萬歐元,由列支敦士登、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和瑞士7個國家及14家納米材料企業聯合組成歐洲NanoHiTEC技術攻關團隊。 根據賽貝
出口食品接觸產品慎用“納米技術”
近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責令新澤西一家公司停止銷售多款塑料食品儲存容器,因其含有“納米銀”。該產品宣稱所含的納米銀具有抗菌屬性,能夠抑制霉菌、真菌和細菌生長,減少食品腐壞的幾率。據悉,這也是基于納米技術的食品相關產品首次被美國從市場撤回。 EPA官方指出,此類產品必須先經過EPA登記以
《自然—納米技術》:新工藝開發出“耐熱”納米顆粒
瑞士科學家最近利用一種新方法,成功制造出了硼硅酸鹽玻璃納米顆粒,由于耐熱,這些粒子在微流系統中更加穩定。相關論文9月7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 由于較大的表面積-體積比(surface-to-volume ratio),納米粒子引起了科學家的廣
納米紙有機晶體管問世
近日,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佳、美國馬里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Hu Liangbing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論文《全透明可彎曲納米紙晶體管》,在線發表于納米科學技術領域權威期刊ACS Nano。 “透明化、可彎曲是電子產品未來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這一成果最大的創新點,是將全透明
納米紙有機晶體管問世
近日,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佳、美國馬里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Hu Liangbing等共同完成的研究論文《全透明可彎曲納米紙晶體管》,在線發表于納米科學技術領域權威期刊ACS Nano。 “透明化、可彎曲是電子產品未來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這一成果最大的創新點,
德推出“納米技術行動計劃2015”
德國政府日前頒布了“納米技術行動計劃2015”。該計劃將為德國提供一個可持續的開發和使用納米技術的新框架,有利于德國在這項尖端技術上擴大自己在歐洲的領先地位。 “納米技術行動計劃2015”由跨部門的“納米技術指導小組”在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的領導下制定完成
納米技術可降汽油生產成本
俄羅斯托木斯克工科大學學者研發出回收和處理凝析氣及伴生石油氣并將其轉化為高質量汽車用汽油的技術。托木斯克工科大學教授、“納米技術處理烴原料”實驗室負責人葉羅菲耶夫表示:“如果石油中最多含有10%到15%的直餾汽油餾分,那么凝析氣中的含量可達到80%。如想獲得1萬噸高質量汽油,需要處理大約10萬
北大應用納米技術快速診斷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0世紀三大流感疫情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甲型 H1N1流感共計造成四千多萬人死亡,且伴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進入21世紀后SARS、H1N1、禽流感等的爆發也在全球引發了大范圍恐慌及經濟損失
納米技術治療腦癌或有“金方”
未來治療癌癥或許真的會有“金藥方”。英國科研人員13日報告說,他們利用納米技術,制成添加金子的化療藥物,實驗證明這種納米藥物殺滅腦瘤細胞具有很好效果。 膠質母細胞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腦瘤,致死率極高,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6%左右。現有藥物對此類癌癥療效十分有限。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在
歐盟軟物質納米技術研究動向
為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可持續,歐盟軟物質納米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商業化應用正在快速發展,其研發目前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78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970萬歐元,由德國、英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芬蘭、希臘、波蘭和瑞士10個國家的科研機構聯合工業界組成ESMI研發團隊
歐盟軟物質納米技術研究動向
為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可持續,歐盟軟物質納米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商業化應用正在快速發展,其研發目前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78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970萬歐元,由德國、英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芬蘭、希臘、波蘭和瑞士10個國家的科研機構聯合工業界組成ESMI研發團隊
納米技術有望解決精子質量研究難題
精子質量問題是導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精子體外存活時間短等特點,相關研究很難展開。英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將納米粒子作為精子的“外衣”,使其更易于進行研究。 英國牛津大學15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領導的這個研究團隊集合了生殖生物學、納米科學和工程學等多領域的專家,旨在解決困
納米技術賦予羊毛超親水功能
近日,美國化學會新聞周刊(ACS News Service Weekly PressPac)以“化學使天然‘神奇織物’羊毛更加神奇”(Chemistry makes the natural “wonder fabric” — wool — more wonderful)為題報道和評述了京港兩
海洋生物利用納米技術進行偽裝
棲息在中層水域的甲殼類動物有自己的偽裝策略。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棲息在中層水域的端足綱亞目生物腿部和軀干上有抗反射涂層,可以抑制光線反射250倍,避免光線反射進入饑餓燈籠魚的視線范圍。 生活在海洋中的甲殼類動物無處躲藏以避開捕食者。因此,許多生活在陽光無法企及的深海中的生物,進化出透明的身體
利用納米技術加速早期癌癥的檢測
如果你處于有可能患癌癥的三分之一人口之列,你的身體會在醫生診斷這種疾病之前發出警告信號。如果能盡快檢測出潛藏在細胞和血流中的這些微弱信號,你就會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問題是早期癌癥的標志性變異相當復雜,而且常常很微弱,甚至處于分子水平。 但是,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