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于美國時間5月6日公布了5月的短期能源展望,其中涉及了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氣等能源的供需情況。EIA預計,未來兩年,非歐佩克所有液體燃料及歐佩克非原油的總供應量增速將超過全球液體燃料的需求增速。另外,歐佩克原油日均產量及全球日均庫存(全球消費量-非歐佩克產量-歐佩克非原油產量)將從2013年的3000萬桶下降至明年的2950萬桶。報告預計,非歐佩克國家供應量的增長將導致由歐佩克國家占據主導的全球原油日均剩余產能從2013年的210萬桶大幅增加至2015年的350萬桶。 全球原油及其他液體燃料消費 EIA估算,去年全球原油及其他液體燃料日均消費量增加了120萬桶,至9040萬桶。報告預計,今明兩年全球原油及其他液體燃料日均消費量均將增加120萬桶。去年全球原油消費占實際GDP的比重為2.3%,預計今明兩年這一數字將分別為2.8%和3.3%。 在今明兩年的預測期內,非經合組織國家將幾乎......閱讀全文
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維也納舉行了第162屆部長級會議,歐佩克12國的石油部長出席會議。會議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歐佩克將繼續努力保持石油市場的穩定,2013年將繼續維持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產量不變。 歐佩克在會后發布公報說:“在歐元區經濟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國
受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美國經濟萎靡不振以及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計將有所放緩。而與此同時,歐佩克的原油產量較高,已超出目前的消費需求,未來全球原油供應將保持充足。全球原油市場整體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或將導致國際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走低。
路透社8月1日報道稱,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7月原油產量創年內新高、美國石油協會(API)原油庫存上漲等因素影響,7月國際油價受到劇烈沖擊,出現近兩年來最大月跌幅。 多重原因促歐佩克增產 據7月30日路透社調查顯示,歐佩克原油產量自6月起上漲7萬桶/日,在7月達到3264萬桶/日,創2018
2015年油價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疲軟。歐佩克為了維護其市場份額,自2014年年中起維持較高的產量配額,拒絕通過減產調控國際油價。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油產業發展迅速,美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儲備不斷增加,給整個原油市場
11月30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總部,歐佩克輪值主席、卡塔爾能源和工業大臣薩達在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后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劉向攝新華社維也納11月30日電(記者王騰飛 劉向)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1月30日在維也納會議上決定將原油日產量減少120萬桶。這是該組織2008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28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特別會議,決定將石油日產量減至3250萬至3300萬桶,以平衡市場供求。受此影響,國際油價28日大幅上漲,29日雖然漲勢停歇,但石油板塊股票在國際市場表現突出。 歐佩克當前原油實際產量大約維持在每天3340萬桶水平,而歐佩克此前確定的原油產量限額為每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1日發表月度石油報告預測,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緩慢,增長幅度分別僅為0.9%,即日均80萬桶。 報告估計,2013年,世界經濟有望繼續小幅增長,平均增長率將會在今年3%的基礎上提高到3.2%。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恢復,尤其是中國、印度等重要的新興市場,其經濟在實現
11月30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齊聚維也納,就原油減產協議再延長9個月至2018年底達成共識,并計劃在明年6月的歐佩克會議上進行復議。 事實上,延長減產協議毫無懸念,只在延長期限6個月還是9個月上存在疑問。外界擔心,9個月的時間是否會讓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乘虛而入”,油價不降反增,存在“矯枉
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公布了2012年度國際原油市場展望報告。報告下調了國際原油市場中長期需求預測,首次承認新技術在頁巖油提煉中的應用可能對全球原油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報告指出,從長遠的角度看,全球市場的原油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原油在全球能源中的地位難以撼動。 在這份《全球原油展望報告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7日發布的年度全球石油展望報告指出,由于北美頁巖油產量正在不斷提高,歐佩克未來5年在全球石油市場所占的份額將出現下降。 歐佩克當天發布的報告估計,在今后的5年中,北美的頁巖油產量將有明顯提高,歐佩克未來5年在全球原油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將下降近8%,而歐佩克原油日產量將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于美國時間2012年12月11日公布了12月份的短期能源展望,其中涉及到了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氣、電力和煤炭等能源的供需情況。 與去年同期相比,EIA預計,今年第4季度全球原油市場將略顯寬松,日均產量將較第3季度增加10萬桶,這主要是由于歐佩克國家的原油日均供應量
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公布了2012年度國際原油市場展望報告。報告下調了國際原油市場中長期需求預測,首次承認新技術在頁巖油提煉中的應用可能對全球原油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報告指出,從長遠的角度看,全球市場的原油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原油在全
據路透社28日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其即將于下周例會上討論的長期戰略報告草案中表示,盡管油價偏低,但北美頁巖油熱潮仍不減,這表明全球供應過剩局面可能還會再持續兩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原油供應量預計至少在2017年前都會增加。 報告指出,自2014年6月以來,油價大幅下跌,甚至觸及比20
在維也納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162屆石油部長會議12日作出決定,繼續維持日產3000萬桶原油的產額。這個產油規模相當于明年全球原油消耗總量的約三分之一。 歐佩克在會后發布公報說:“在歐元區經濟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國際經濟發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成為2013年全球石油市場面
頁巖油的開采被視為美國能源市場的救星,但環保人士深表擔憂。 英國BBC5月14日刊文稱,美國已探明頁巖油儲量出人意料地大幅度上升,可能將改變全球原油出產國對比格局。但頁巖油開采作業一直存在爭議。 文章稱,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今后五年內,全球新增原油供應的1/3將來自美國。這意
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13日表示,當前歐佩克原油產量合適,12月的歐佩克會議不會調整原油生產限額。 到韓國大邱參加第22屆世界能源大會的馬茲魯伊在會議期間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歐佩克國家目前日均原油產量達3000萬桶,這一數量對于市場來說是合適的。目前并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歐佩克國家會在12月初
北美、歐洲、亞洲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有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12年需求量將達到26.9萬噸,到2017年需求量將達到52.5萬噸。 不難想象,北美和歐洲市場,食品包裝和食品服務產品,將推動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這個需求將上升到兩位數的水平。從體積方面來講,
主要產油國間原定在20日舉行的商討減產會議可能推遲,令伊朗方面近期減產希望渺茫,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4日發布報告預計今年油市供應過剩的局面將加劇。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14日結束在德黑蘭的會談后表示,有關限制石油產量的全球性協議可能在4月簽署,但伊朗應該排除在外,該國在遭受多年制裁后有
歐佩克5月31日在維也納召開例行會議,重點商討是否需要減產保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分析稱,北美頁巖油的增產潛力引發了歐佩克內部矛盾,成員國之間針對是否減少配額產生不小分歧。 以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非洲成員國認為其生產的原油與北美頁巖油品級類似,因此受北美頁巖油產量增加的威脅更大;尼日利亞
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大起大落走勢,第一季度上漲較快,第二季度則大幅下跌。從目前情況看,雖然近來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回升,但總體上看下半年將呈跌勢,同時油價出現較大幅度震蕩的情況也難以避免。 今年年初,由于歐盟宣布將從7月1日開始對中東原油出口大國伊朗實施制裁,導致國際市場擔憂伊朗
人類對頁巖油的開發利用已經有幾個世紀了,但直至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美國大規模投入頁巖油生產后,這一產業才真正進入了現代化生產階段。 頁巖氣和頁巖油的成功開發讓部分美國人篤信,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歷屆總統所鼓吹的“能源獨立”近在眼前。頁巖油開發給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了極大好處:每年可省下2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近日再度發聲維護此前宣布的不減產決定,稱目前原油市場表現疲弱并非供需基本面的反映,而可能是受投機者驅使所致,歐佩克有信心經受住油價走低的考驗,不會削減石油產量。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再度刷新五年來最低紀錄。 歐佩克秘書長阿卜杜拉·巴德里14日出席在迪拜召開的發布會時表示
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呈大起大落走勢,第一季度較快上漲,第二季度則大幅下跌。從目前情況看,雖然下半年國際油價仍將不可避免地出現起伏,但總體上將繼續呈下跌趨勢。 今年1月下旬,由于歐盟宣布將從7月1日開始對中東石油出口大國伊朗實施制裁,禁止其成員國從伊朗進口、轉運原油和成品油。這導致國
——訪中歐金融協會知名專家吳競 最新數據顯示,從2014年6月份至今,無論是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還是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均已超過50%。與此同時,國際油價仍未現明顯反彈趨勢。就此次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下跌的原因,以及對未來石油市場的影響等問題,中歐金融協會(SEFIN)知名專家、德意志銀
國際能源市場的權力結構正在轉型。歐佩克已不再是世界石油的定價者和關鍵供應商,美國晉升為新的“王者”。這是美國媒體從近期國際油價“自由落體般”暴跌、石油輸出國組織卻決定不減產這一現象中得出的結論。在人們對此輪油價下跌眾說紛紜的時候,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是市場供需規律引發了此輪油價下跌。
國際油價再創四年半新低 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布不減產的影響,國際油價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暴跌逾10%,創下四年以來最低水平,未來油價將繼續下跌的市場預期升溫。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油價持續大幅下滑可能引發經濟動蕩,對石油出口國造成很大負面影響,但石油進口地區的消費者將從中獲利。另
近期國際油價連續走低,帶動三地原油變化率一路下跌至負值,國內成品油“三連漲”預期也隨之轉為下調預期。多家分析機構認為,如果原油延續當前價位,10月中旬左右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而油價下調希望的出現加重了市場的觀望心態,需求不足之下,國內汽柴油價格已開始出現下滑勢頭。
近期國際油價連續走低,帶動三地原油變化率一路下跌至負值,國內成品油“三連漲”預期也隨之轉為下調預期。多家分析機構認為,如果原油延續當前價位,10月中旬左右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而油價下調希望的出現加重了市場的觀望心態,需求不足之下,國內汽柴油價格已開始出現下滑勢頭。 受國際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
中東主要產油國一有“風吹草動”,立即牽動世界石油市場神經,這已經成為多年來屢見不鮮的現象。最近,歐盟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制裁正式生效的事件再次引起了世界油市的劇烈反應。 盡管在歐盟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制裁于7月1日正式生效前,世界市場已經過半年左右的“適應期”,但制裁開始后國際油價仍出現大幅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