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隨著中國、巴西、印度和南非等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轉移至這些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促進了這些國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發的投入,同時市場的擴容也讓眾國內外投資者看到機遇,紛至沓來。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加速回流至新興市場,不僅帶來了更多的高質量學術出版物和專利技術,同時也促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紀實 王曉東(右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療各種程序性壞死相關疾病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對敗血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大樓外景 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周培源……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這些科
2020年12月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深圳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薛其坤,南科大前校長陳十一,李蓬、程和平、饒子和、王亞東、吳云東、段樹民、孫勇奎、陸林、隋森芳等院士及400余位嘉賓、師生出
近日,R&D Magazine雜志宣布52屆R&D100獲獎名單,R&D100大獎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奧斯卡獎”,是國際科技研發領域極為推崇的科技研發獎。 R&D Magazine雜志每年從全球上千件科技創新技術中,依照科技突破性、創新獨特性及應用實用性
研究人員運用群體基因組學方法描繪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虎演化史,解析了其自然選擇和生態適應性的遺傳基礎,確認了現存虎應劃分為孟加拉虎、馬來虎等6亞種,由此解決了數十年以來關于虎亞種劃分的爭議,奠定了世界虎保護單元策略制定的科學基礎。 虎的物種形成時間大約在2-3百萬年前,群體基因組學分析將現代虎的
如果一定要給王韌加一個標簽的話,了解他的人大多數會選“國際化”。1982年,他成為中國農科院第一批留美博士,隨后歷任中國農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國際生物防治所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際水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秘書長兼任世界銀行國際農業研究基金秘書處執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肝星狀細胞(HSC)活化和穩態的關鍵節點之一:CUGBP1-IFN-γ mRNA的相互作用,并借助天然小分子化合物q酮,調控這個關鍵節點,從而實現通過激活內源性抗肝纖維化信號治療肝纖維化的目的。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
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學的“科研數據共享之夢”已做了13年。但在近日舉行的首屆金橋產業技術創新會議上,當記者向他問及相關進展時,聽到的卻是一聲嘆息。 13年前,“大數據”尚未被任何字典收錄,而今卻被公認是全球生命科學研究的核心工具。李亦學告訴記者,科研數據難以共享已成為國內生命科
隨著生命科學實驗室大樓在斯德哥爾摩的啟用,歐洲云杉的測序工作即將開始,這個實驗室的目標是成為瑞典的一個國家生命科學中心。 一年前,瑞典的克魯克-愛麗線·瓦倫堡基金會宣布,提供1000萬美元研究經費,測定歐洲云杉的基因組序列;如今,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官員表
比爾·蓋茨曾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目前美國每年約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基因檢測的市場逐年擴大,基因測序行業正在成為朝陽產業被廣泛看好。 與美國迅猛的發展勢頭相比,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稍顯冷清,操作不規范、缺乏行業標準等嚴重制約著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我國基因檢測公
比爾·蓋茨曾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目前美國每年約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基因檢測的市場逐年擴大,基因測序行業正在成為朝陽產業被廣泛看好。 與美國迅猛的發展勢頭相比,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稍顯冷清,操作不規范、缺乏行業標準等嚴重制約著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我國基因檢測公司該如何
比爾·蓋茨曾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目前美國每年約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基因檢測的市場逐年擴大,基因測序行業正在成為朝陽產業被廣泛看好。 與美國迅猛的發展勢頭相比,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稍顯冷清,操作不規范、缺乏行業標準等嚴重制約著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我國基因檢測公司該如何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近期發布了《中國基礎研究國際競爭力藍皮書2015》(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由張曉林研究員擔任總策劃、楊立英研究員主持,以科研產出為視角,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湯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發布的WoS數據庫記錄,勾勒出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宏觀輪廓和基本
10月20日,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與丹納赫生命科學公司的共建示范實驗室在上海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正式啟用。這是丹納赫公司在中國繼北京聯合實驗室后又一個專注于科研與應用市場的研究平臺。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副所長、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主任雷鳴教授與丹納赫集團公司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
2011年12月28日,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公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質譜采購項目”結果,北京華康楓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492.6萬美元中標。此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
2019國際遺傳與表觀遺傳精準醫療論壇會議 中國?溫州 2019.4.19-21 2019國際遺傳與表觀遺傳精準醫療論壇會議將于2019年4月19日至21日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育英學術館舉辦。 “國際遺傳與表觀遺傳精準醫療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f Genet
100年前,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上有非常緊密的區域,并提出了異染色質結構這個概念(Montgomery TH. (1901), A study of chromosomes of the germ cells of metazoan. Trans Am Phil Soc. 20: 154-136;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迎來新院長。近日,市委、市政府決定,任命金力同志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金力同志簡歷 金力,男,1963年出生于上海,浙江上虞人。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浩青”教授。 1985和19
威爾士向來以詩人、藝術家以及英式橄欖球而聞名,但現在他們也想進軍科學界。雖然與英格蘭、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相比,威爾士擁有英國5%的人口,但他們卻只得到英國研究委員會3%的資金支持。人們認為,威爾士雖然善于吸引對藝術的支持,但是也可以在科學上做得更好。這一分析促使政府在2012年春季發布了長達
日前,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總結電視電話會在北京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中國化學會等全國學會承擔了我國13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 據介紹,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首輪試點2014年6月啟動,擴大試點2015年5月實施。共有69家全國學會承接了21個政府部門轉移委托
科技日報訊 (記者付麗麗)日前,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總結電視電話會在北京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中國化學會等全國學會承擔了我國13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 據介紹,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首輪試點2014年6月啟動,擴大試點2015年5月實施。共有69家全國學會承
科技部關于發布2016年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83號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教育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訓練管理部: 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
科技部關于發布2016年生物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國科發基〔2017〕183號 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教育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訓練管理部: 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
從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07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獲悉,中國將陸續建立健全一批高質量的基地,為發展生物技術提供平臺。 一是重點建設好10~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瞄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國際前沿問題,在我國研究開發能力已經處于或接近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學科,重點建
隨著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的蓬勃發展,為增進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在前三屆學術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第四屆植物分子生物學青年學術論壇于9月1至2日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 本屆論壇由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合作用與環境分子生理學重點實驗室、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發育生物學重點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強教授、孫洋教授研究團隊在NLRP3炎癥小體調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磷酸酶SHP2轉位線粒體與ANT1相互作用介導了NLRP3炎癥小體穩態精細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成果以“Tyrosine phosphatase SHP2 negativel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用了10年,從留學生成為世界著名大學的終身教授;但卻用短短一夜,為了一個夢想放棄優厚條件毅然回國。他說,用科學報國才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耀。 1989年,施一公從清華大學畢業,選擇出國留學,后來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北京將通過“G20工程”等工作的引領,推動產業規模實現1800億元。醫藥行業利潤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為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精神,9月9日,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以下簡稱“G20工程”)及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以下簡稱“十大疾病科技攻關工作”)三期啟動會
近日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發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能源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空間和天文科學、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同時,按照擇優布局的原則,國家將繼續在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推進國家重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