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簡介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結構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殼、被膜(Tegument)及囊膜組成。核心含雙股DNA,纏繞成纖絲卷軸。衣殼呈二十面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直徑為100nm 。衣殼外一層被膜復蓋,厚薄不勻,最外層為典型的脂質雙層囊膜,上有突起。有囊膜的病毒直徑為150~200nm。囊膜表面含gb 、 gC、 gD、 gE、 gG、 gH糖蛋白,與病毒對細胞吸附/穿入( gB gC gD ge )、控制病毒從細胞核膜出芽釋放 (gH)及誘導細胞融合(gb gC gD gH)有關。并有誘生中和抗體(gd 最強)和細胞毒作用(已知的HSV糖蛋白均可)。 (二)基因結構 HSV基因組為一線性DNA分子,由共價連接的長片段(L)和短片段(S)組成。每片段均含有單一序列和反轉重復序列。基因組中有72個基因,共編碼70多種各異的蛋白質,其......閱讀全文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簡介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結構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殼、被膜(Tegument)及囊膜組成。核心含雙股DNA,纏繞成纖絲卷軸。衣殼呈二十面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直徑為100nm 。衣殼外一層被膜復蓋,厚薄不勻,
關于口腔單純皰疹的基本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對人體的感染甚為常見,據估計,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復發性皰疹性口炎,而有30%~90%的調查對象的血清中有抗單純皰疹病毒抗體存在,說明他們曾發生或正在發生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口腔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 of or
關于皰疹病毒的簡介
皰疹病毒(herpes viruses)是一類有包膜、基因組為雙鏈DNA的病毒。 [1] 皰疹病毒分為α皰疹病毒、β皰疹病毒、γ皰疹病毒以及其他皰疹病毒。其中有代表性的α皰疹病毒包括能夠感染人類的單純皰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2,HSV-1/2)、水痘
老年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簡介
單純皰疹性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是常見的散發性病毒性腦炎。又稱單純皰疹病毒腦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既可見于初發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也可見于復發性患者。 病原單純皰疹病毒(HSV)分為Ⅰ型和Ⅱ型。這兩型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基本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相應的炎性改變,臨床稱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又稱為急性壞死性腦炎,是CNS最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病呈全球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單純皰疹性鞏膜炎的簡介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可引起鞏膜炎或鞏膜外層炎。鞏膜外層炎是由于活動性HSV感染時病毒直接侵犯引起;鞏膜炎是由活動性HSV感染時病毒直接侵犯或首次病毒感染后數天由病毒產生的免疫反應引起。
單純皰疹病毒Ⅱ型IgM抗體測定的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引起皮膚病和性病的常見病原體,目前把該病毒分為兩個血清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1)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2)。HSV-2主要引起腰以下部位(如生殖器、肛門等)感染,主要通過直接密切接觸和性接觸傳播
單純皰疹病毒DNA疫苗的基本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DNA疫苗(herpes simplex virus DNA vaccin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 將編碼單純皰疹病毒(HSV)2型gD2和pRSVmt免疫Balb/c小鼠制備的DNA疫苗。初步動物試驗獲得滿意免疫結果,提示該疫苗對動物有保護作
關于口唇皰疹的基本介紹
口唇皰疹屬于單純皰疹的一種,單純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皮膚和黏膜疾病。HSV的天然宿主是人,侵入人體可引起全身性損害及多種皮膚黏膜疾病。口腔、皮膚、眼、會陰、中樞神經等都是該病毒易于侵犯的部位,當病變以口唇部位為主時成為口唇皰疹。兒童及成人均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的基本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皰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感染急性期發生水皰性皮炎即單純皰疹而得名 [1] 。能引起人類多種疾病,如齦口炎(gingivostomatitis)、角膜結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腦炎(encephalitis
單純皰疹病毒簡介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皰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感染急性期發生水皰性皮炎即單純皰疹而得名。能引起人類多種疾病,如齦口炎(gingivostomatitis)、角膜結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腦炎(encephalitis)以及生殖
單純皰疹病毒如何傳播?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傳播途徑: 親吻:HSV-1可以通過親吻傳播,尤其是涉及口腔的親吻。 性行為:HSV-2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但HSV-1也可以通過口交傳播。 皮膚接觸:與感染者的皮膚接觸,如手、手臂等,也可能
單純皰疹病毒如何傳播?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傳播途徑: 親吻:HSV-1可以通過親吻傳播,尤其是涉及口腔的親吻。 性行為:HSV-2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但HSV-1也可以通過口交傳播。 皮膚接觸:與感染者的皮膚接觸,如手、手臂等,也可能
TNFRSF14基因編碼的功能和結構描述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f the TNF (tumor ne
死亡受體信號通路相關基因介紹TNFRSF14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4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關信號通路介紹TNFRSF14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4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
與死亡受體信號通路相關因子介紹TNFRSF14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4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
TNFRSF14基因突變因子與藥物介紹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4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
與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反應相關因子介紹TNFRSFR14
這個基因編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的一個成員。編碼蛋白在激活炎癥和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中發揮作用。它與單純皰疹病毒(hsv)包膜糖蛋白d(gd)結合,介導其進入細胞。選擇性剪接導致多個轉錄變體。[由RefSeq提供,2014年7月]This gene encodes a member o
關于皰疹病毒的形態結構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殼、被膜(Tegument)及囊膜組成核心含雙股DNA,纏繞成纖絲卷軸。衣殼呈二十面體對稱,由162殼微粒組成,直徑100nm 。衣殼外一層被膜覆蓋,厚薄不勻,最外層為典型的脂質雙層囊膜,上有突起。有囊膜的
廣州生物院發現HSV感染激活潛伏EB病毒的重要通路
人類皰疹病毒具有長期潛伏感染的特點。潛伏感染的病毒的重新激活會給機體帶來嚴重的危害。EBV是皰疹病毒科γ亞科的病毒,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文獻報道,全世界90%以上的人都感染過該病毒,并且EBV與多種人類皰疹病毒都存在共感染的現象。作為可以引起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以及淋巴組織增
Nature:科學家發現皰疹病毒入侵神經系統的機制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屬致病性人類α皰疹病毒,能引起齦口炎、角膜結膜、腦炎、生殖系統感染以及新生兒感染等多種疾病。HSV包括2個血清型:I型(HSV-1)和II型(HSV-2),HSV-1主要引起口唇及顏面、腰部以上的部位感染。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5
單純皰疹病毒(HSV)的相關介紹
單純性皰疹病毒(HSV)能引起多種疾病,檢查HSV-DNA即可早期確定HSV感染。測定HSV常有ELISA法、中和抗體法、被動血凝抗體法。 ELISA法、中和抗體法、被動血凝抗體法:陰性,記為(-)。 相關疾病: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癥,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皰疹樣濕疹,口腔單純性皰疹,急性
單純性皰疹腦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單純皰疹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又稱皰疹病毒性腦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大腦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引起腦組織出血性壞死和變態反應性腦損害。既可見于初發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也可見于復發性患者。本病呈散發性,在非流行性
優生優育TORCH篩查的現狀與思考(3)
5.3 巨細胞病毒篩查結果解釋與建議1) IgM+、IgG+早期感染過,體內有抗體。近期復發感染或體內潛伏的病毒被激活。準孕婦應進行抗病毒治療待IgM轉陰后再懷孕;孕期此種情況危險性高,應建議孕婦采取抗病毒治療,同時監測胎兒狀態,若胎兒情況不佳,建議其前往優生門診咨詢。鑒于某些患者IgM可在體內持續
關于口腔皰疹病毒感染的簡介
原發性單純皰疹(在兒童中的典型感染)可導致急性皰疹性齦口炎.常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但通過口腔-生殖器接觸,也可由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初起時為小水泡,很快破碎形成潰瘍.當初起為局限性時,可與阿弗他口炎相似,但原發性皰疹常侵及附著齦和其他組織,而阿弗他口炎永遠不會侵及附著齦.發熱和疼痛常隨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與復發的過程
HSV侵入粘膜或破損的皮膚,約經1~26天(平均5~7天)的潛伏期,便在入侵部位產生紅斑,丘疹及水皰性損害。早期損害通常是一群或數群紅色**性或疼痛性 斑丘疹,直徑3~5毫米,約24~36小時之后會發展成小水皰,皰液清晰,5~6天后,成群的小水皰頂端露以灰色痂,皰液變黃,繼之水皰破潰,形成小
pcr儀的臨床應用
風疹病毒感染 風疹病毒(RV)是一種單股正極性RNA病毒,人是風診病毒的唯一宿主。RV感染可以引起胎兒的畸形,影響胎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因此RV檢測在優生優育工作中顯得非常重要。RV檢測可以用直接培養法及IgM抗體測試法。培養法費時很長而且常受到其它病毒的干擾,IgM測定法結果了不太準確,PCR
FDA批準美國首個溶瘤病毒療法
10月2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發文稱,已經批準安進(Amgen)的溶瘤病毒療法(oncolytic virus therapy)用于治療病灶在皮膚和淋巴結,沒能通過手術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瘤。該藥物名字叫Imlygi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是經
中外科學家《科學》文章發表免疫學新發現
來自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INSERM),巴黎大學(University Paris René Descartes),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法遺傳與生命科學實驗室,瑞士路德維格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