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科創文創融合”專題研討會議暨2021年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沙龍圍繞“科創文創融合”主題,邀請來自科創、文創領域的學界和業界的嘉賓進行主題分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等嘉賓出席活動。本次沙龍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主持。 柳斌杰指出創新必須立足于科學精神基礎之上,應當大力培育科學精神、宣傳科學力量、傳播科學知識,不斷在融合中創新,在創新中融合發展,用創意謀劃未來。陳銳強調了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橋梁紐帶作用,致力于打通科技、文化、經濟融合主界面里的認知邊界、職業邊界與溝通邊界。他指出科創的本質是創新精神,要允許失敗、寬容失敗,做到可持續創新與包容性創新,永遠在“無人區”自主導航;而文創的靈魂是......閱讀全文
11月12日,“科創文創融合”專題研討會議暨2021年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沙龍圍繞“科創文創融合”主題,邀請來自科創、文創領域的學界和業界的嘉賓進行主題分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
11月12日,“科創文創融合”專題研討會議暨2021年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沙龍圍繞“科創文創融合”主題,邀請來自科創、文創領域的學界和業界的嘉賓進行主題分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中國人
中科院院士孫家棟、歐陽自遠,著名藝術家遙遠出席應博會科學與藝術跨界院士沙龍,中科院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趙宇波院長、北京格分維科技有限公司陳志成教授參與對話。 中國科技制造的現狀及未來是怎樣的?人文、科技與藝術之間如何跨界?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探月工
新冠疫苗研發的超級加速度,讓全世界見證了產學研通力合作的巨大能量。在科學改變世界的路上,企業和資本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從實驗室到商品架,從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穩扎穩打走好每一步? 日前舉行的未來科學大獎周產學研對話論壇上,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從各自視角出發,探討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焦
2018年7月26日至7月31日,“標準+科技”融合創新主題活動周活動在上海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順利召開。7月26日 標準化專場活動現場 “標準+科技”融合創新活動周是質標院與研發平臺兩家單位共同打造的科技活動品牌,時至今日已是第三屆,得到了各方的好評。 在7月26日的開幕活動現場,上海市研發
華社香港6月12日電(記者戰艷)香港多位知名科技界人士12日匯聚一堂,建言香港科技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共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由香港中國商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香港智庫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八期“香港大講堂”,12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中國科學院
11日,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下稱國科大杭高院)2021科創產融大會在浙江杭州開幕。在國科大杭高院與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及首批共建單位杭州市西湖區、杭州云棲小鎮管委會的合作努力下,國科大杭高院首個大數據智慧管理平臺——“科創大腦”正式亮相。 據悉,依托中科院、長三角的產業鏈數據資源,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17”24日開幕,約130件展品亮相香港會展中心,展示中國古代發明和現今科技成就。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當天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巨大的創科浪潮正在沖擊甚至顛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所以今天每一個年輕人都必須努力裝備自己,緊跟時代步伐、靈活應變,這樣才能應對未來挑
由中國科協和安徽省政府共同主辦,安徽省科協、蕪湖市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屆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科博會),將于2021年10月22—24日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主題為“科創科普兩翼齊飛,創新創造決勝未來”。 據主辦方介紹,第十屆科博會將以“科普中國”和“科創中國”為兩條主線,結
11月23日,證監會官微發布消息稱,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炬光科技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炬光科技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炬光科技成立于2007年,創始團隊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是西安光機所讓擁有高精尖技術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