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近日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司法與環保部門聯動執法新機制。 環境執法怎樣走出困局? 記者在江蘇省環境監察局看到這樣一組數據:江蘇全省范圍內約有工業污染源18萬家,環境執法監察人員僅有3100余人,平均每兩個人要監管120家企業。面對繁重的監管任務,環保部門壓力很大。 如何打破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局面?利用司法手段參與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但是司法機關在面對環境類案件時也有些許無奈。據了解,1997年3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專節的形式增設了破壞環境資源罪,其中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被作為重要罪名首次確定下來。從1997年至2013年這17年中,以“破壞環境資源罪”進行刑事處罰的卻僅有17人。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許前飛面對這個數據,為記者分析了目前司法機關在面對環境類案件時的困難。困難一,在司法機關受理的環境刑事案件中,環境污染類案件較少,法律對環境污染類案件刑事處罰力度不夠;困難二,由......閱讀全文
怎樣推進執法信息公開? 明確責任主體,完善監管執法信息 十八屆四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提出,要公開市場監管執法信息,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 “垂改”被一些人稱為“聽上去美好,改起來煩惱”。作為全國環保垂直管理改革的首個試點省份,河北新體制運行一年,有哪些進展和心得?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說,
環境保護部東北環保督查中心近日赴東北三省督察新環保法貫徹實施情況,同時了解新法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關部門對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記者隨督察組看到,東北三省高度重視貫徹執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加快環保法治建設、強化環境執法能力方面各具特色,有所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從督察
2014年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湖南省炎陵縣兩家企業廢氣污染問題,炎陵縣華苑鐵合金廠和炎陵縣航凱冶煉有限公司均沒有建設污染處理設施,至今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12月25日,環境保護部派員調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環境問題,并要求依法處理處罰環境違法行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督促企業整改到
“截至7月30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已立案環境行政處罰案件2839件,處罰金額1.31億元,立案數量和處罰金額均同比大幅提升。” 記者近日從石家莊市環保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石家莊堅持嚴格執法、鐵腕治污,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先后開展主城區異味排查整治、醫藥化工行業專項整治等十余個專項執
現實中的環境執法造假,比起環境監測數據、檢測數據造假毫不遜色。從環評報告,到企業環評驗收,從企業的排污量統計、企業的排污費收取,到環保部門的行政罰款,都可能會出現“監管造假”的漏洞。 近日,江蘇省句容市、浙江省海鹽縣等環保及相關部門違法違紀案件被檢察機關查處,這些案件中,環保系統腐敗窩案備受各
一般來說,某地執法案件多發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兒,但是這一判斷不適用當下的環保領域。日前,環保部通報表揚了今年前5個月查處環境案件數量超過1000件的安徽等4省,同時對三亞等查處案件為零的地區提出批評。 號稱“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兩年多來,被視為環保法“鋼牙”的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
近年來,遼寧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不斷探索創新執法手段,逐步建立了與金融、公安、供電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執法聯動機制,同時強化督查、約談、公布“黑名單”等手段,以“組合拳”執法新模式適應環保新常態。 3年來,全省累計實施綠色信貸限制企業100家、實施綠色供電限制企業86家,移交公安部門環境污染案件41起
半年過去了,新環保法及國辦《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在西南地區的執行效果如何?6月下旬,環境保護部西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以下簡稱“西南督察中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召開“西南地區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座談會”,西南地區5省、市、自治區環保部門負責人齊聚拉薩,交流探討。 “各地環保部門下了很大工夫
圖為跨界小煉鐵廠在聯動執法機制下被依法取締 “辦公場所在淄博,用于生產的爐子在濰坊。而整個企業四分之三的面積在淄博,具體生產者卻是濰坊青州人承包的。”這樣的一家“跨界”小煉鐵廠,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和濰坊青州市廟子鎮交界處,因為處于行政區域交界地,又以小作坊式生產為主,監管難度比較大。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解決現行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生態優勢,江西省近日出臺了《江西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意味著,市縣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職
《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落實情況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環境執法情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在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1省份出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8個省出臺“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這些制度的
環保部今天公開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提交的關于《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的主要意見,意見認為,《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存在四大問題。 環保部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補充10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完善14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及相關規定。同時,建議增加按日計罰、公益訴訟等制度。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圖為聯合執法現場。 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供圖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了解到,2017年,北京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環境保護法》《“兩高”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要求,持續加大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行政處罰案件數和處罰金額在實
跨界污染,因事關不同行政區劃,具有發現難、界定難、取證難、處理難的特性,讓污染防治猶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周村,地處魯中交通腹地,是魯商發源地,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作為淄博市“西大門”,周村區的西部、北部與濱州市鄒平縣共同擁有超過25公里的邊界線。 在周村,由于有了跨區域環境污染快
本報北京8月10日訊 目前,綠色GDP核算試點正在有序推進,今年下半年或將爭取完成2013年度全國環境經濟核算報告以及京津冀地區環境經濟核算報告。同時,環保部也在力推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納入司法鑒定管理體系。 環保部今天就環境政策法規工作進行了全面介紹。據透露,目前,由環保部牽頭已編制
記者近日從四川省成都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了解到,2018年成都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18年全市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336件,環境行政處罰金額共1.368億元;共查處五類重大案件281件;共受理群眾環境投訴7121件,按時辦結率100%。此外,還開展了8個環保專項行動,
圖為廢棄泥漿傾倒現場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4月26日,在山東省東明縣菜園集鎮前曹樓村南側公路上發生了一起暴力抗拒環境執法案件,6名環境執法人員被菜園集鎮菜園集村支部書記李守紅率二十余人圍攻毆打受傷,全部住院治療,其中4人傷勢嚴重,至今,兩人呼吸困難,一人腹部疼痛,一人頭暈惡心。目前,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7日表示,截至2018年2月底,環保部28個督查組對21萬個企業(點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3.6萬個,督辦突出問題2萬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納入應急預案的企業從9000多家增加到5萬多家,極大地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今日
本報記者郭薇北京報道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1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張德江委員長對《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及專題詢問工作非常重視,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并出席當天的聯組會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近日召開環境執法大練兵動員視頻會,正式啟動全疆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會議要求,各級環保部門要把此次大練兵活動放在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大局中部署落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會議公布了自治區環境執法大練兵實施方案。根據方案,9月至11月,全疆集中開展為期3
航拍結束后,傘包打開,無人機緩緩降落。 河北省唐山市金嶺鋼鐵廠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小鋼鐵企業,但是靠近山區、遠離城鎮,長期脫離監管視線,一直沒有被發現。在環保部組織開展的一次無人機執法檢查行動中,航拍發現了其違規生產、污染環境的事實,如今這個小鋼鐵企業已經被當地政府取締。 從去年11月起,環保部門
為貫徹執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新法賦予環保部門新的監管權力和手段落到實處,環境保護部于2014年12月19日發布《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等4個配套辦法。記者日前就4個配套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報:4個配套辦法出臺有怎樣的背景? 答:一
鑒于近期京津冀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為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減緩污染物累積速度、緩解空氣重污染程度,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于近日啟動了環境執法聯動機制。這是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機制建立以來首次正式啟動三地環境執法聯動工作。 據介紹,2015年11月,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協商建立了環境執法聯動機
“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殺手锏。” 8月5日,環保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檢查企業62萬余家(次),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家,罰款23227家。環保部稱,環境執法過松、過軟的局面有了明顯改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環保新常態下,一些地方企業正陷入發展的尷尬境地。 今年8月,環保部發布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成績單”,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家,罰款23227家。打擊環境違法的力度空前。一些曾經的納稅大戶、招商引資的“香餑餑”、政府扶植的對象,因環境問題,一些企業被推到了“懸崖邊”。 企業的前
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強化環境執法月行動持續發力,督查“亮劍”直指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掀起了一場覆蓋全省的“環保執法風暴”。5月13日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第一巡查組果斷出擊,聯合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依法成功查處了一個環境違法的“頑疾”——邯鄲市邯山區奧博水處理有限公司。當地環保部門現場查封了
制圖/高岳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調閱相關資料檔案600余份,先后深入廣州市、中山市、惠州市對25家企業進行現場檢查。10月26日晚,環保部環保執法督查廣東、海南組結束了對廣東省的督查。 環保部督查組(以下簡稱督查組)認為,廣東省開展環境執法監管8項重點工作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對執行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