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儀應對鎘污染
在線pH儀是自來水廠水質指標實時監控的重要工具,本文以柳州市柳西水廠為例,介紹原水鎘污染給在線pH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及應對措施,以期達到更好地服務于水處理工藝、指導生產的目的。 在線pH儀被廣泛用于自來水廠實時監控水質變化情況,指導生產。常規情況下,自來水廠往往僅對原水和出廠水兩處的pH值進行在線監控,水源的pH值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變化范圍并不大,另外,根據我國的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將產水的pH值控制在6.5~8.5之間,對常規的自來水處理工藝而言,上述要求并不難實現,因此造成一般的自來水廠對于pH值的在線監控并不太重視,對在線pH儀的日常維護也常常流于形式。 2012年1月15日始發的“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卻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由于目前鎘的處理基本上基于“弱堿性化學沉淀法應急除鎘技術”,該處理工藝與pH值的關聯比較大,導致自來水廠在線pH儀的應用及要求有了很大的變化,進而引發了全廠在線pH監測的......閱讀全文
pH儀應對鎘污染
在線pH儀是自來水廠水質指標實時監控的重要工具,本文以柳州市柳西水廠為例,介紹原水鎘污染給在線pH儀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及應對措施,以期達到更好地服務于水處理工藝、指導生產的目的。 在線pH儀被廣泛用于自來水廠實時監控水質變化情況,指導生產。常規情況下,自來水廠往往僅對原水和出廠水兩處的pH值
鎘污染?低鎘小麥已現世
中國科學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組與李俊明研究組合作,系統表征了黃淮麥區近30年來育成的主栽品種及其衍生的優異品系苗期在鎘脅迫下的表型變異,并應用該自然群體的SNP標記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獲得了若干鎘積累相關表型的新穎標記,其中4個在全基因組范圍具有顯著性;進一步分析了鎘轉移系數關聯
什么原因造成鎘污染
鎘主要來源有電鍍、采礦、冶煉、燃料、電池和化學工業等排放的廢水;廢舊電池中鎘含量較高、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蘑菇,在奶制品和谷物中也有少量存在,鎘能夠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導致高血壓癥上升。易受害的人群是礦業工作者、免疫力低下人
什么原因造成鎘污染
鎘主要來源有電鍍、采礦、冶煉、燃料、電池和化學工業等排放的廢水;廢舊電池中鎘含量較高、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蘑菇,在奶制品和谷物中也有少量存在,鎘能夠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導致高血壓癥上升。易受害的人群是礦業工作者、免疫力低下人
鎘污染修復不是夢-鎘中低污染聯合修復技術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環境生物修復研究中心吳龍華課題組依托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聯合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師范大學等單位,以我國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修復、農作物安全生產的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綠色、徹底、低成本修復為基本理念,通過近十年的努力,針對我國南方酸性紅壤區大面積鎘中低
鎘污染后續治理不能掉以輕心
鎘污染不僅體現在對水體,還可能對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所以,即使當地水質達標之后,對土壤、作物等還要嚴密監測監控。 據報道,廣西龍江河嚴重鎘污染后,環保部門采取了投藥絮凝沉淀、調清水稀釋和降低鎘含量處理三種方式治污,鎘濃度峰值從超標80倍削減到目前的低于20倍。 目前
權威水污染處理專家解釋龍江鎘污染處置原理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國內權威水處理技術領域專家張曉健1月31日晚在柳州向媒體解釋龍江河鎘污染處置方法和原理。 受國家環保部、住建部委派,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國內權威水處理技術領域專家張曉健赴廣西參加龍江河鎘污染事件處理,1月31日晚張曉健在廣西柳州向媒體解釋龍江河鎘污染處置方法
治理鎘污染不僅需要“運動式”思維
20噸重金屬鎘泄入河中,超標5倍的水體達300公里……龍年伊始,廣西龍江的鎘污染事件牽動人心。自治區及時處理責任人、層層攔截污染物、24小時投放稀釋液,決心大、措施重,雖然污染后果尚不是下結論之時,但能“轉危為安”、“化解危機”,卻也基本可以預期。 污染發生后動用各種資源進行處理、突發事件之后
治理稻米鎘污染呼喚攜手施策
備受關注的南方地區稻米重金屬污染治理取得新的進展。日前,南方地區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創新行動啟動會在湖南召開,由中國農科院牽頭組織、國內多家權威科研機構160多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將為重金屬污染“把脈會診”。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劉仲齊長期關注重金屬污染課題。他告訴記者,稻米中的
鎘污染事件暴露出了什么?
“鎘超標1.9倍、鉈超標2.14倍。”7月6日凌晨4時左右,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連夜對賀州市送來的水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重金屬超標。 而此時距離7月1日賀江流域出現大量死魚已過去了5天。“用死魚監測水質”成了公眾對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的諷刺。 這是廣西繼去年年初發生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又
鎘污染事件給我們怎樣的警示?
廣西龍江河2012年1月15日出現重金屬鎘含量超標,26日污染水體進入下游柳江系統,27日柳江上游河段鎘濃度超標達5倍。受此影響,1月24日晚間至25日,下游廣西柳州市的多個超市發生搶購瓶裝飲用水事件。記者29日從廣西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了解到,龍江鎘污染事件污染團前
鎘(Cd)元素的危害及污染來源
鎘(Cd)不是人體的必需元素,鎘的毒性很大,可在人體內積蓄,主要積蓄在腎臟,引起泌尿系統的功能變化。水中含鎘0.1 mg/L時,可輕度抑制地表水的自凈作用。鎘對白鰱魚的安全濃度為0.014?mg/L。用含鎘0.04 mg/L的水進行農灌時,土壤和米受到明顯污染。農灌水中含鎘0.007 mg/L時,即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鎘污染人群頭發鎘含量
? ?眾所周知,發鋅已廣泛用于診斷兒童智力和發育狀況;發硒的測定常與研究某些高發性地方病相關聯;發鉛、發鎘、發汞常作為研究環境污染、判斷環境質量的重要參考指標。國內已有人用火焰或無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普通人群或一般污染點人群的發鎘,但尚未見以近鎘作業人員為對象的專題報道。本文以28名生產硬脂酸鎘、立德粉
研制出鎘污染農田修復新配方
? 近日,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黃道友團隊,通過研究高粱不同生育期施用易降解有機物對植株鎘積累的強化效應,為鎘污染農田的植物強化修復提供了新見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化學圈》。 鎘污染農田在全球分布廣泛,其修復治理備受關注。植物吸取是一種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修復手段,通過施加重金屬螯合
評論:鎘污染反復侵害為何成為可能
據廣西環保部門近日通報,2014年7月15日、30日,河池市環保監測站對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拉么鋅礦尾礦庫的外排廢水進行采樣監測,兩次均發現重金屬鎘、鋅濃度超標。環保局已立案查處。根據8月14日至8月17日連續4天不定時的監測數據,拉么礦外排廢水各污染因子已達到排放標準。 又一起以無辜百姓
廣西加大鎘污染設卡力度-水源目前安全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關注廣西龍江鎘污染最新進展。 現在記者在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工作通報會的現場。目前依據廣西最新的公布情況來看,水質一直是在安全的狀況,今天中午公布鎘的含量是0.005毫克,即取水水源目前是安全的,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隨著新的污染源流進柳州,對柳州
鎘大米污染對人體健康有何危害?
鎘可通過食物、水、空氣、吸煙等途徑經由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通過消化道攝入鎘的吸收率約為5%。膳食是人體攝取鎘的主要途徑,其中,大米是非職業人群膳食鎘暴露的主要來源。進入體內的鎘*血液循環,主要分布和蓄積在肝、腎等臟器。肝臟內鎘含量隨著時間延長遞減,而腎臟鎘含量卻逐漸增加,約占全身鎘總量1/3。?
BR:土壤鎘污染與植物修復機制
在我國的重金屬土壤污染中,鎘(Cd)污染是危害性最大的。Cd元素已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球性意義危害化學物質之首。Cd污染不僅會引起土壤功能的失調、土質的下降,還會不同程度的損害植物的生理發育,影響植株的生長代謝。Cd通過植物吸收,富集而轉移進入食物鏈危害人類的生命和健康。 東北林業大學森林
最高檢談廣西龍江河鎘污染
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李忠誠今日介紹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時指出,河池市環保局副局長的曾覺發對此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終被法院以環境監管失職罪和受賄罪數罪并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查辦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有關情況,發布檢察機關查辦生態環境領域犯罪典型
廣西鎘污染事發地河池市頻發重大污染事故
29日,廣西河池市環保系統的職工已連續加班15天。這個春節,其轄區內的龍江河出現鎘超標事件。 1月15日,龍江河宜州拉浪段水質出現鎘超標,引發公眾特別是下游柳州市民的極大關注。官方多措施降低污染危害,但柳州市民的生活還是受到嚴重影響,當地一度發生搶買礦泉水事件。 地處
重金屬鎘污染加重-大米中鎘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土壤生態與生態工程研究組副研究員莊萍等科研人員以6種不同鎘污染濃度的大米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4種不同體外模擬消化以及動物(小鼠)模型,研究了大米中鎘的生物可給性和生物有效性及其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全環境科學》。 鎘是土壤污染中常見的有毒元素,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
廣西官方稱龍江河鎘污染處于控制之中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30日在此間召開新聞通氣會稱,龍江河鎘污染應急處置取得成效,事態完全處于控制之中,下游柳江水質仍達標。 廣西環保廳巡視員馮振年在會上宣稱,1月15日,河池市環保局在調查中發現,龍江河拉浪電站壩首前200米處鎘含量超標約80倍。事件發生后,當
常見廢水污染物鎘的處理方法
鎘是一種灰白色的金屬,自然界中主要以二價形式存在。鎘電鍍可以為鋼、鐵等提供一種抗腐蝕性的保護層,具有吸附性好,而且鍍層均勻光潔等特點,因此工業上90%的鎘用于電鍍、顏料、塑料穩定劑、合金及電池等行業,含鎘廢水的來源還包括金屬礦山的采選、冶煉、電解、農藥、醫藥、油漆、合金、陶瓷與無機顏料制造、電鍍
廣西河池否認鎘污染事件之初保持沉默
2月1日,廣西宜州市德勝鎮拉林村光下屯一位老婦人在龍江河畔洗衣服,她的身后是被污染的水體。光下屯村民袁文先(音)在這里圍網養魚,從1月15日起,河里的小魚苗開始離奇死亡,25日起,一些四五斤的大魚也陸續發臭死掉。“上游給我們造成污染,我們也沒辦法。”袁文先無奈地說。
告別土壤污染!準確測定土壤中鎘含量
鎘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元素,會在動植物體內富集,土壤中過量的鎘會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長,在植物中的殘留會影響到人體和動物的健康,國家標準中提出準確測定場地調查土壤中的鎘含量對生態環境評估和保障人居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測定土壤中鎘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FAAS)、石墨爐原子吸
科學家發現植物能修復鎘污染土壤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全球主要環境危害之一,并可能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類食物鏈。近期,合肥工業大學曹樹青教授課題組通過一種新型基因工程技術,首次發現使植物能將有毒物質鎘吸收后“轉存隔離”的新機制,從而降低并解決土壤中的鎘污染問題。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曹樹青教授課題組基于長期研究,近期采用
人民日報時評:追問鎘污染“源”
約20噸鎘泄漏,波及河段將達300公里,鎘污染高峰值從80倍降到25倍……龍年伊始,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引發輿論持續關注。 誰是肇事污染源?監管部門職責何在?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鎘泄漏量達20噸之巨,“元兇”是否兩家企業?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最新通報稱,龍江鎘污染事件中
“鎘大米”引發農業污染思考-進口大米不是出路
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鎘量超標問題再次成為全國公眾關注的焦點。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13年抽檢發現的126批次鎘超標大米,其中確定由湖南廠家生產的多達68批次(多批次散裝米產地不明)。而這已經不是湖南大米第一次被檢出鎘超標,“鎘大米”危機瞬間席卷全國,各地紛紛抽檢自查。25日,
160余名專家聯合防治鎘污染稻田-向重金屬污染宣戰
中國農科院將組織160余名各學科專家聯合攻堅,從農業生產的全產業鏈各環節入手,探索研究可復制、易推廣的鎘污染稻田防治技術。 這是記者從29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中國農科院南方地區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行動啟動會上獲悉的。 項目負責人、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劉仲齊介紹,項目研究內容
廣西鎘污染源被截斷-污染團進入柳州水源保護地
1月29日,在廣西宜州葉茂水電站,工作人員將氯化鋁投入水池,引入龍江河中稀釋污染水體。 1月29日,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糯米灘水電站臨時應急檢測室,工作人員在對污染水體進行實時檢測。 廣西龍江鎘污染處置工作仍在持續,最初發現污染水體的拉浪水庫鎘濃度已達標,這證明鎘污染源已被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