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與西寧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2月27日,“蘭州—西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暨蘭州市智力成果轉化集市啟動儀式”在蘭舉行。據悉,此次蘭州、西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共征集到蘭州、西寧兩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科技成果共356項,其中,節能環保72項、清潔生產19項、清潔能源7項、循環農業117項、文化旅游30項、生物醫藥20項、通道物流8項、數據信息18項、軍民融合8項、先進制造57項;征集路演項目19項,活動當天6個項目進行路演。此次對接會,兩市簽約成果轉化項目5項,簽約金額106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集市活動旨在通過成果征集、評估入庫、定向接洽、活動發布、現場洽談等環節,發揮蘭州市科技人才資源比較優勢,引進高端人才和科創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形成產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為蘭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撐。......閱讀全文
2018全國科技活動周:突出硬科技、炫科技、樂科技
?? 5月8日,記者從科技部獲悉,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將于5月19-26日舉行,主題為“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據了解,全國科技活動周自2001年起已連續舉辦17屆,成為內容最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今年是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18周年。5月8日,科技部召開2
浙江科技廳:加強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科技倫理監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97.shtm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關于加強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科技倫理監管的通知 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和省委
冬奧“黑科技”亮相北京科技周
科技冬奧展區火炬傳遞機器人 孟凌霄攝 8月20日上午,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綠心公園啟動。在科技冬奧主題展區,“水下火炬傳遞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這款水下火炬傳遞設備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打造,實現奧運史上首次機器人水下火
科技雜談:讓科技爭鳴成常態
當前,我國的科技事業已迎來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并重、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新階段,公開、平等、理性的討論乃至批評,理應成為各方樂見的常態新近出版的2018年第2期《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英文簡稱“CCCF”),發表了黃鐵軍教授的文章《也談強人工智能》,對上期周志華教授的《關于強人工智能》和李國杰院士的《
科技部:加強科技倫理治理!
2022年3月23日上午10時,科技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司長戴國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長顧金輝,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宋玉榮,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副司長馮楚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曉梅教授,
科技部印發《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管理辦法》
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發計〔2013〕613號機關各廳、司、局、辦,直屬機關黨委,各直屬事業單位,科技日報社,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發〔2012〕6號),加快建立統一
科技短波
2018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舉行 本報電 2018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日前在京舉行。大會由科技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開放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 圍繞“技術轉移要素整合、重點國家地區合作、高精尖產業發展”三條主線,組織圓桌論壇、創新項目路演與對接、展覽展示等活動
科技短波
《中國雷達簡史》啟動編撰 日前,在首屆“雷達在哪里”高峰論壇上,組織方宣布啟動《中國雷達簡史》編撰工作,將收集、梳理雷達發展史料,完成一部全面反映中國雷達發展歷程的著作,記錄幾代雷達人艱辛創業、自主創新的事跡和精神。“雷達在哪里”高峰論壇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雷達行業協會和中國電子學
科技周:再現科普盛宴 助力科技創新
5月20日—27日,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成功舉辦。本屆科技周以“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主場活動通過大型科普博覽,
促進“科技+”“商學+”交叉,倡導“科技商學”創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21.shtm近日,第七屆營銷科學與創新國際高峰論壇(MSI 2023)暨Internet Research專輯國際學術會議在滬舉行。會議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與商業創新”主題,吸引國內外千余位
科技治理給科技傳播帶來新挑戰
“公眾參與意識強烈,但參與的基礎非常薄弱,科技治理面臨挑戰。”8月2日召開的第21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奮宇研究員作了題為《科技治理與科技傳播》的學術報告。報告中,他介紹了科技治理從理念到現實的轉變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科技傳播在其中能夠如何發揮作用。 黨的十
科技援藏助力日喀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廳按照魯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科技援藏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的具體行動,集聚創新資源,深化科技合作,強化項目、平臺、人才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支撐、智力援助、培養團隊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日喀則高質量發展貢
科技部公布中國科技實力“清單”
我國科技實力到底如何?3月18日,201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召開之際,科技部公布了一組衡量中國科技實力的“關鍵數字”。 數字一:科技投入年均遞增20%,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9年我國中央財政科技投入為1512億元
中國科技館舉辦“科技冬奧”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
1月26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天之際,“科技冬奧”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暨“冬夢飛揚”主題展覽專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辦。“魅力冬奧之科技冬奧小小講解員”及“冬奧創意作品”獲獎代表參加了主會場活動,來自延慶、張家口、遼寧、廣西分會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通過直播連線的方式參與活動。中國科技館黨委
北京科技周展示多項納米科技最新成果
5月19日,2013年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正式拉開帷幕。在本次科技周上,碳納米管觸摸屏、納米材料綠色印刷電子門票、納米阻燃抗熔滴面料、OLED照明、納米纖維太陽能電池等近十項北京納米領域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展示了納米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 納米技術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新一代共性技術
科技部公布4項科技計劃項目
12月30日,科技部將國家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環境、能源領域備選項目在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并計劃分領域、分計劃、分步驟對2012年度國家科技計劃備選項目進行公示。 2012年度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環境技術領域備選項目公示 2012年度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能源技術領域備選項目公示 ?
科技雜談:讓國家科技獎更具公信力
■國家科技獎代表的是中國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深化相關改革,評獎結果將獲得科技界更充分認可一說起國家科技獎,人們就會想起每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表彰獲獎者的熱烈場景。國家科技獎自設立以來獎勵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對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熱情、促進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
安杰科技成功掛牌上市科技創新板
2016年9月22日,上海安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市科技創新板!成為首家登陸科技創新板的分析儀器制造商!(證券簡稱:安杰科技,股權代碼:300089) 安杰科技所處儀器儀表制造業,是國際首創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并將其投入應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從事水質分析儀器儀表及水質監測軟件
首都科技創新券:為創業嫁接科技資源
為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北京市科委與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實施了首都科技創新券(以下簡稱創新券)制度。 自2014年12月出臺《首都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以來,“共有1498家小微企業和80家創業團隊與開放實驗室合作開展了1694個創新券項目,共計使用創新券9536.
加強科技基礎條件 提升科技資源共享
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也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十二五”期間,通過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我國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十三五”時期我國將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科技基礎條件,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工作尤為迫切。 “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工作
《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發布
12月1日,正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五屆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天府論壇”(下稱:“天府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首次發布了《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報告。 報告以全球19個國家的32個科技創新中心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影響4個一
青島:科技館里的科技年味濃
1月30日上午9時,來自青島市珠江路小學、香港路小學、萊西一中、山東省高密二中等山東省內十幾所中小學的近百名學生紛紛走進位于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3號的青島市科技館,參加這里的中小學生“科技年”活動。 上午9時30分,記者慕名來到青島市科技館采訪,但見別樣的科技年活動場景吸引了各地中小學生,前往各
如何從科技創新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2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我國已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 如何提高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從科技創新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中國科學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科技領軍企業
近年來,我國各地圍繞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但我國科技領軍企業還存在缺乏頂層設計、創新能力偏弱等問題,急需加強體系化布局,培育發展壯大一批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在應急攻關中靠得住、用得上的科技領軍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強化國家戰
科技部部長萬鋼:科技部將力促防沙治沙科技產業發展
28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上表示,科技部將深入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科技創業者行動”,為各類科技型企業、更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防沙治沙科技產業創造條件。 本屆論壇由科技部、國家林業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聯合主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赴贛縣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
近日,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助理周安有帶隊赴江西贛縣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 調研組一行首先考察了贛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情況,深入贛州軒轅春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莊基地,實地考察了基地建設情況,聽取了公司負責人關于智慧農業平臺系統有關情況的介紹,周安有指出,發展現代農業要創新思路,要用工業化理
環球科技參考
新研究顛覆地殼板塊運移機理認知 近日,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證實地殼板塊運移的關鍵并不在于地球深部巖石是否含水,從而顛覆了已有有關地殼板塊運移機理的認識。 為檢測水影響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程度,研究人員制備了不同的橄欖石(地幔主要組分)
西藏科技廳大力推進科技下鄉活動
4月11日,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科技下鄉”活動在昌都地區類烏齊縣類烏齊鎮開展。活動期間組織昌都地區農牧業專家在尼扎村舉辦為期一天的種植業、畜牧業知識培訓。崗青廳長親臨現場對培訓班進行了現場指導。 本次培訓,培訓針對糧食產量低、牲畜患病率高的情況,結合“科技下鄉”活動要求,特聘請昌都地區
2015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海洋科技
??????? 美 國 加快推進北極戰略,推動近海能源開發,深海考察和科研活動成果顯著。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4月,美國出任北極理事會主席國。為加強北極海洋資源研究,保護北極環境,主導國際合作,美已增加政府預算,加快推進北極戰略,希望在其兩年任期內為主導北極事務夯實基礎。 年初,美內務
科技部緊急部署科技抗震救災工作
今天,科技部發出《關于做好科技抗震救災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相關工作,并已安排專項經費,優先支持相關科技項目立項。據悉,科技部調配500萬元,作為緊急專項資金,支援四川地震災區。同時,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再安排3000萬元,對抗震、防災、減災科技項目給予支持。 《通知》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明確要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