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開幕式上,頒發了首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任勁松等4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這一榮譽稱號。 為進一步加強中英化學科學合作,英國皇家化學會與中國化學會在中國共同設立了這一獎項,用于鼓勵中國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化學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諸領域,開拓創新、積極進取,不斷創造新成就。該獎勵自今年開始實行,獎勵40歲以下的優秀化學工作者,每兩年評選一次。 任勁松是“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主要從事化學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抗癌、抗艾滋病、抗病毒藥物的篩選及作用機制,核酸、蛋白質化學及基于核酸及蛋白質等的生物納米材料及應用等。......閱讀全文
2018年頒獎典禮15日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教授獲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體獎”則授予上海交通大學張杰教授領導的激光強場物理團隊。兩者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當晚,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韓啟德、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廈門大學洪文晶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并衷心希望各位獲獎人再接再厲,潛心科研,攻堅克難,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績!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近年來,中國在引進和培養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巨大,各大部委相繼推出一系列的人才項目,包括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國家優青項目等,加上已經評選多年的兩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人才項目,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高層次人才支持體系。 縱觀中國的各類人才計劃和項目,有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所有的人才計劃和項目對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 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0位杰出青年學者名單如下:鄢社鋒 鄢社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
為了調動我國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積極性,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召開干部教師會,宣布項昌樂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魏一鳴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其中,王博是唯一一位“80后”,今年僅37歲,而他在28歲時就已成北理工最年輕的教授、博導。 人物簡介: 王博,男,漢族,1982年10月生,陜西扶風人。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開之際(相關報道: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報道了此次論壇。論壇現
2014年12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分析測試協會理事及代表、以及業內人士共計130余人與會。會議現場分析測試協會 張渝英秘書長 分析測試
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 (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共有126位杰出青年科學家獲獎。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華人學者表現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大多數華
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
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王鵬飛、榮星、孔熙、居琛勇、蘇吉虎、張琪特等
根據《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條例》,中國化學會于本年度啟動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經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評審委員會審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山東大學曹鴻志等4位青年化學家“第十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中國化學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整個展會將持續4天。 10月10日晚,BCEIA2017獎項公布,分別為2017BCEIA金獎(17名)、2017BCEIA新產品獎(22家企
由中國化學會推薦, 經過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評選, 在3月17日舉行的第16屆亞洲化學大會舉行頒獎儀式上,宋延林研究員獲得“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Advancement”獎,蔣興宇研究員獲得“Distinguished Young Chemi
關于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的授獎決定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以下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昶樂 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群峰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藍宇 男 重慶大學
為了調動我國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的積極性,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于1993年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簡稱“CAIA獎”)。該獎項2015年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以下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昶樂 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群峰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藍 宇 男 重慶大學 呂 琨 男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孫永福 男 中國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9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及第八次全體會員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會議對第七屆理事會工作進行總結,宣讀了2016年新申請入會單位,審議《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名單,頒發了2016年度CAIA獎,同時舉行了
日前,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了2021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128位杰出青年科學家獲獎。 其中,共有18位華人學者獲獎,涵蓋清華大學(6人)、北京大學(4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人)、南京大學(1人)、浙江大學(1人)、華中科技大學
稻草、樹葉、廢木材……在農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隨處可見。把這不值錢的東西變“汽油”, 似乎像“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可浙江大學有一位教授為此專門研究了十幾年,最近他的項目被列入200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他本人也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一起受聘為
關于第五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的授獎決定 經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審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彭慧勝(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王江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楊朝勇(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新剛(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第五
經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審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彭慧勝(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王江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楊朝勇(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新剛(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第五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中國化學會和英國皇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婦女研究中心主任, 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岳素蘭致歡迎辭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主辦方與任詠華教授、吳驪珠研究員共同啟動“女科學家校園行”活動 4月7日,由中華全國婦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辦公室、歐萊雅中國共同主辦的“女科學家校園行
2018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官網公布了新當選院士名單。因在原創性研究方面的杰出貢獻與持續成就,84名美國科學家以及21名外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于1863年由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宣布成立。目前共由三部分組
近日,求是科技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獲獎名單,此次共有12位學者獲獎。 “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是1995年在陳省身、楊振寧、周光召、李遠哲、簡悅威五位科學家顧問的一致倡議下設立的,專門獎助在中國內地從事基礎研究領域的優秀青年科研人員。 2013年,求是基金會啟動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隨著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的確立,國務院出臺了“大氣十條”和“土十條”等環境保護的相關文件,標志著環境保護進入新時代。十九大的決議--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環境問題成為已經成為我國未來三年的三大攻堅領域之一。污
日前,美國光學學會(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當選會士名單,共有94位光科學家新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其中中國科學家共有15位。 美國光學學會(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美國光學學會授予該領域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