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鏈球菌及檢驗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與染色 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在液體培養基中易呈長鏈,固體培養基中常呈短鏈,由于鏈球菌能產生脫鏈酶,所以正常情況下鏈球菌的鏈不能無限制的延長。多數菌株在血清肉湯中培養2-4h易形成透明質酸的莢膜,繼續培養后消失。該菌不形成芽胞,無鞭毛,易被普通的堿性染料著色,革蘭氏陽性,老齡培養或被中性粒細胞吞噬后,轉為革蘭氏陰性。2、培養特征 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營養要求較高,普通培養基上生長不良,需補充血清、血液、腹水,大多數菌株需核黃素、維生素B6、煙酸等生長因子。最適生長溫度為37℃,在20-42℃能生長,最適pH為7.4-7.6。在血清肉湯中易成長鏈,管底呈絮狀或顆粒狀沉淀生長。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直徑0.5-0.75mm的細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3、生化......閱讀全文
溶血性鏈球菌及檢驗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與染色 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在液體培養基中易呈長鏈,固體培養基中常呈短鏈,由于鏈球菌能產生脫鏈酶,所以正常情況下鏈球菌的鏈不能無限制的延長。多數菌株在
溶血性鏈球菌及檢驗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與染色 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在液體培養基中易呈長鏈,固體培養基中常呈短鏈,由于鏈球菌能產生脫鏈酶,所以正常情況下鏈球菌的鏈不能無限制的延長。多數菌株在
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
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廣,存在于水、空氣、塵埃、糞便及健康人和動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過直接接觸、空氣飛沫傳播或通過皮膚、粘膜傷口感染,也可通過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對人類進行感染。根據鏈球菌在血液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后是否溶血及其溶血性質分為三類。(1)α-溶血性鏈球菌(α-hemol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溶血性鏈球菌制劑,又稱沙培林,對熱和化學清毒劑均敏感,常引起扁桃體、咽部、中耳等感染。亦為腎盂腎炎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溶血性鏈球菌制劑,又稱沙培林,對熱和化學清毒劑均敏感,常引起扁桃體、咽部、中耳等感染。亦為腎盂腎炎
食品中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方法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和食物中毒樣品中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溶血性鏈球菌
溶血性鏈球菌又稱沙培林,對熱和化學清毒劑均敏感,常引起扁桃體、咽部、中耳等感染。亦為腎盂腎炎、產褥熱、猩紅熱的病原體。 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
糞鏈球菌及檢驗
一、生物學性狀 根據最新分類原則,糞鏈球菌又叫糞腸球菌。應用C多糖抗原,根據蘭氏(Lancefield)血清學分類,可將鏈球菌分成許多群。糞鏈球菌屬于D群。D群鏈球菌分腸球菌和非腸球菌兩類。前者包括糞鏈球菌(S.faecalis)、屎鏈球菌(S.faecium)和堅忍鏈球菌(S.durans),
糞鏈球菌及檢驗
一、生物學性狀 根據最新分類原則,糞鏈球菌又叫糞腸球菌。應用C多糖抗原,根據蘭氏(Lancefield)血清學分類,可將鏈球菌分成許多群。糞鏈球菌屬于D群。D群鏈球菌分腸球菌和非腸球菌兩類。前者包括糞鏈球菌(S.faecalis)、屎鏈球菌(S.faecium)和堅忍鏈球菌(S.durans),
關于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試驗相關內容
1、樣品處理:取25g固體(或25mL液體)檢樣加入225mL滅菌生理鹽水,制成混懸液。 2、吸取5mL混懸液接種至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湯,或直接劃線于血平板(如檢樣污染嚴重,可同時接種5mL至匹克氏肉湯),36℃培養24h,接種血平板,36℃培養24h,挑起乙型溶血圓形突起的細小菌落,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