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陸續放榜,一時間,考研成績的話題持續占據著網絡熱搜榜。 在逐年攀升的報考數據中,“考研熱”是近年來輿論場上的老話題。或為躲避就業競爭,或為尋求學歷鍍金,亦或因為名校情結,大學生選擇考研的理由各種各樣,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僅僅因為畢業焦慮中的“隨大流”。 當學歷成了執念,還有多少人為學術深造而決定考研? 非985不讀!求學路上的名校情結 2月15日,熊曉珊拿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績。對比去年的分數線,她有望拿到山東大學傳播學專業的復試資格。 2019年研究生考試,已是熊曉珊第二次走進研究生考場。和她一同參考的,還有來自全國的290萬考生。這一規模較上年激增52萬,增幅達21.8%,成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290萬考生,考研的理由也不盡相同。在熊曉珊看來,借考研沖進名校,才能在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熊曉珊的競爭壓力有著現實支撐,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統計,全國高......閱讀全文
這幾天,不少“考研黨”焦慮了——從多所高校公布的2019年考研復試線來看,絕大部分高校分數線都在上漲,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三湘都市報記者采訪發現,“考研熱”已持續多年,但業內人士認為,考生不能一味將學歷當成執念,應當從自身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出發,來選擇是否報考。 【現象】多所高校復試線上漲,湖
本月,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預報名工作將啟動。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的不斷龐大,在應屆生中,考研幾乎成了大四學生的標配。“考研熱”成為一個社會話題,而熱度背后,“考研一族”是為求學深造,是為就業競爭,還是為學歷鍍金? 點擊進入下一頁 某自習室貼出的告示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應屆生考
近日,教育部發布文件回復政協委員有關“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將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也許每個題海里沉浮的高中生都被老師期許過美好的大學生活,“等考上大學,你們就自由了”。 但事實是,大學不見得就能自由、輕松。 大學
考上清華北大是每個學生的夢想。 很多人說我們處在一個“本科多如狗,雙一流遍地走”的時代,但實際上,能進入頂尖名校的學生仍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14億人口,本科生占比不到4%,清北每年錄取人數還不到高考適齡人口的0.05%。根據軟科2020年新生大數據,北京大學2020屆共
“每天大部分時光都這樣在自習室度過,想來想去,總覺得很不值得。”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學生龍嘉一臉懊悔,煩躁地翻著書桌上“成山”的考研資料。 和許多高校一樣,貴州師范大學校園內有這樣一群學子,他們白天奔赴各個培訓班,晚上嚴守在自修室,他們放棄假期、放棄實習,只為了能夠爭取多一點的時間來準
近日,教育部發布文件回復政協委員有關“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將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也許每個題海里沉浮的高中生都被老師期許過美好的大學生活,“等考上大學,你們就自由了”。 但事實是,大學不見得就能自由、輕松。 大學
“考研熱”退燒原因何在?不再是就業“籌碼” 全國考研人數在經歷多年膨脹后,今年呈現跌勢。記者獲悉,北京、上海、湖北、山東、河北等許多省市報考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的人數都比上年減少。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全國考研人數下降已成定局。而在過去數年中,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年增長率曾高達20%以上,直
徹底改變學歷浪費的用人方式,因事設崗,按崗選人,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教育低碳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低碳,真是一個時髦的詞匯,低碳經濟、低碳發展模式、低碳生活,各種“低碳”層出不窮。前一段時間,聽聞教育也要低碳,不知道這個低碳指的是什么意思,出于好奇,筆者到網上查了查,原來真有“低碳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對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個招生名額就多了一份被錄取的希望,特別是在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歷史最高的背景下。 擴招18.9萬人意味著什么?招生名額又會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資源做好準備了嗎? 擴招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對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個招生名額就多了一份被錄取的希望,特別是在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歷史最高的背景下。 擴招18.9萬人意味著什么?招生名額又會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資源做好準備了嗎? 擴招
9月24日至27日是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預報名的時間。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8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38萬,比2017年增加37萬人,增長幅度為18.4%,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為近年來最高。研究生報考人數的快速上漲也引發了社會的關注。與考研報考人數年年攀升形成對比的是,各高校,尤其是
3月11日,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做客“新浪嘉賓訪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歡迎您光臨新浪直播間,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 顧秉林:新浪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新浪,來和大家在一起對話,我希望能夠回答大家所關心的一些問題。&
前有大學生困惑大學畢業后該考研還是就業,后有博士糾結畢業后該就業還是做博后...... 博士后,并不是指比博士更高的學歷,而是指獲得博士學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職務,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動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進行研究的人員。 為什么想“做博后”? 想做博后也無非三個原因,
前段時間,全國自考開考。在西安某考點門口,一名男子牽著一個僅有9歲的小男孩進入考場。當工作人員對其阻攔時,男子表示,這名孩子是來參加考試的。這一回答驚呆了所有人。 對此,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否是拔苗助長,筆者倒不這么看,小考生參加自考,恰恰啟示我國教育要進一步開放,給受教育者多元選擇。
在知乎搜索“生化環材”,會自動跳出關聯詞:“勸退”、“轉行”、“四大天坑”。 知乎,已成為國內生化環材勸退的第一陣地。 2019年11月,一位研一新生在知乎上提問:「2020年了,生化環材還是四大天坑嗎?」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結果吸引來809條回答,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勸退,最新一個回答寫在今
一定的社會經驗雖然必要,但也需要把握分寸,不可本末倒置。 在如今的“象牙塔”里,碩士研究生是一個有些尷尬的角色。我身邊不少人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對于國民教育而言,他們可謂精英,而作為專業研究的科研人員,他們又只是剛入門的學術“實習生”。碩士研究生是從通識教育走向專業研究的過渡群體,面對畢業后的人
近日,《中國青年報》與某網站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共有7730人參與,其中在讀或已畢業研究生4865人。調查顯示,52.9%的人認為現在讀碩士研究生不值。讀過研的受訪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54.5%的人認為,讀研還是工作,每個人應該視自己情況而定。 在保研如火如荼進行,以及2008年
25歲的碩士畢業生A某手里握著一疊精裝簡歷,準備離開招聘會現場。他甚至連投出簡歷的機會都沒有。 “說是碩博專場,幾乎沒有面向碩士的崗位。投簡歷的過程,就感覺自己在被反復碾壓。”他沮喪地說。 上一次被“碾壓”是和一群本科生一起投簡歷,招聘負責人對他的研究生學歷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一臉漠然地說: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畢業答辯季。近日,科學網博主信忠保在《學位論文質量下降堪憂》一文中坦言:“與往年比,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并沒有提高,反而感覺在急劇下滑。”“寫作規范仍舊是大問題,各種幼稚低級錯誤,層出不窮,令人啼笑皆非。”“文字寫作水平非常低劣。單從寫作文筆來看,甚至不如高中生的作
2018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告一段落,那些自主劃線的學校動手都比較快,依賴國家劃線的學校為了盡快完成招生指標也使出了各種解數,基本都是提前動手做好復試和調劑工作。 研究生為什么要復試?研究生招生為什么要調劑? 高考作為一種選撥性考試雖然有一些不足,但在各省自主命題下卻被認為是當前最公平的選撥
近日來,一段84分鐘的考研輔導講座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操著一口東北腔的輔導老師張雪峰對考研院校選擇、考研流程細節進行了單口相聲般的解讀。網友戲稱這位老師畢業于“德云社”相聲專業。 張雪峰的奇葩之舉,旋即引來了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有人指責他嘩眾取寵的言行有悖師道尊嚴,頻頻爆出的粗口更是鄙俗不堪
最近,有網友在豆瓣上分享了自己近期兩所高校求職面試的經歷,沒想到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和激烈討論。 該網友為985碩士畢業,共面試兩個崗位,一是某985高校編外后勤管理崗,另一是某學院編制行政管理崗。兩場面試中不乏北大、浙大、吉大等國內頂尖院校碩士的身影,這位網友表示雖同為985院校畢業,但在
醫學博士不會處理常見病,年輕的心內科醫生不會看心電圖。由于在臨床醫學人才培養中存在重理論、不重實踐的傾向,導致醫學人才學歷高、技能差。正在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來自醫學界的部分政協委員對這種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提出質疑。(1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 當筆者讀這則新聞時,想起前不久讀到的另一
考研、讀博、進高校,投入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博取科研的入場券,卻在扣響科研的大門后就快速退出了科研圈子,越來越多的“學術臨時工”出現,令人扼腕。 2017年康奈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讀博時有80%的學生對學術界的職業發展感興趣,而到畢業前夕,對學術界完全失去興趣的學生達到了三分之一。 讀
教育部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教學函〔202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教育部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研究生考試招生是國家選拔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各地各招生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研究生考試招生是國家選拔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各地各招生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研究生考試招生是國家選拔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各地各招生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
不久前,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軍政表示,在研究生“入口”應適當擴大推薦免試生比例,尤其是學科實力強的綜合性大學,保研名額應當增加。 幾乎就在同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發布通知,該校2021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只接受推免(保送)研究生。安徽省教育廳也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