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回應 中國經濟將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3月初,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發布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a3”,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引起社會關注。就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有關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市場投資者對中國的預期未受穆迪評級影響 “從市場影響看,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以后,境內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人民幣匯率走勢并未受到展望下調的影響,境外主權債券收益率、離岸人民幣匯率也未因此出現波動,說明市場投資者還是保持了較強的信心和良好的預期。”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這位負責人指出,在當前異常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下,穆迪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中的問題表示一定的擔憂,但這些問題實際上并不構成下調評級展望的充分理由,說明評級公司對我國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全面了解,消除“信息不對稱”。 穆迪在后續的報告中提出,中國可能會出現經濟增長、推進改革、市場穩定的......閱讀全文
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保持了總體平穩。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依然遙遙領先,讓歐美等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和學者斷言,中國經濟增長后勁不足,發展前景令人擔憂。鑒于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對中國經濟給予高度關注是應該的,但對當前中國經濟走勢
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半年中國經濟如何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如何防范金融風險?如何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釋放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六大信號。 信號一:“穩”字當頭 提高政策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
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在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的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 攝影:苗露 據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以下簡稱《方案》)也同時印發。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
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民生事業實現新改善……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展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果、新亮點。 新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圖片源自網絡 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王室代表,尊敬的各位國際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介紹2014年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毛偉明表示,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抓創新的主要戰場。 毛偉明表示,2014年全國工業系統積極主動地適應新常態,著力培育新的增長動力,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迎難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8月1日至5日,經濟日報連續五天刊發評論員文章,就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進行及時、權威的解讀。五篇文章分別是《以進促穩 以穩應變》《正確引導經濟社會發展預期》《唯有攻堅克難方能贏得未來》《辦好自己的事 以不變應萬變》《應對新挑戰
近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掀起工業4.0概念炒作風潮,一批和機器人概念沾邊的個股紛紛大幅上漲。綜合機構的觀點,工業4.0概念需要長線布局,只有行業龍頭公司才可能在未來脫穎而出。 智能裝備首選“傍大款” 提到智能裝備,人們多會想到機器人。實際上,智能化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通證券通信行業高級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叢亮今日表示,總體看,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很有限,中國整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國有條件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目前的貿易糾紛升級和貿易摩擦的影響,確保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吹風會。在回應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時
2月1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2013年有關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建設用地供應、城市地價、地質勘查、礦業權出讓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各方面工作有序推進,為科學發展和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支撐。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也受到來自經濟社會各方因素的帶動和制約。 土地供應——增速回落,結構合理,
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斯: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中國最終要建立一個功能齊全的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確保當土地的使用權發生轉化的時候人們可以得到合理的市場化的價格賠償。 ——邁克爾·斯彭斯 “如果下一個10年中國經濟還能繼續高速增長,城鎮化必將是其重要的引擎。”2001年諾貝
奮進,打開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全國能源工作2019年終綜述 歷史行進的腳步,走過一道道坡、爬過一道道坎,留下了勃勃生機的景象。 在中國能源發展的進程中,2019年注定不凡——這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能源安全新戰略五
2018年,鋼鐵行業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主戰場,備受國際矚目。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決定從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產業投資,并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會對中國鋼鐵行業造成負面影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7月2日(周一)上午10:00,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綠色發展是大家都很關心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電(周銳)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十四日在北京介紹說,今年仍將嚴格防范各地以擴內需、保增長為借口的盲目投資沖動,防止新一輪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積極防范環境風險,解決一批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的環境執法保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國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
新常態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的執政新理念,在政策層面和研究領域已達成了高度共識。對新常態的理解,不同決策部門、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和新看法,其中不乏相異或矛盾的研究觀點。筆者在對新常態眾多結構性變化因素深入分析后認為,工業化發展階段、需求結構的變化是決定新常態的本質因素,創新驅動、效率
1 黃河流域生態 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
時 間:2008年11月24日15:00 地 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發布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職成司副司長劉建同、規劃司副巡視員葛華 內 容:介紹中央擴大內需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有關情況
9月9日,“共道未來”2010年會議在京召開。“共道未來”會議是一系列旨在解決國際關鍵問題的全球峰會,今年是第二次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0余名頂尖科學家、商界領袖、決策者和有影響力的思想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解決目前能源需求以及未來能源問題的新途徑。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
2017年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總體呈現出生產平穩運行,價格高位震蕩,效益持續向好的態勢。但是,由于產能過剩、創新不足、融資困難、成本上升等結構性矛盾尚未取得全面突破,價格上漲仍是產業效益回升的主要因素,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的基礎仍有待鞏固。有色金屬 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
中國去年GDP跨過90萬億大關,而傳統的產業卻增長乏力。很多人講,沒有投資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分析認為:實際上,中國正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經濟調整。這場調整將從2020年開始顯現,有3大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柱,每年造富120萬億,遠遠大于現在的經濟總量。 未來10年,誰能抓
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中國工程科技2035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十二五”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科技創新步入跟蹤與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在這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央提出了我
位于青島的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試驗基地即將收割新一批海水稻,并計劃于今年首次在全國五大典型鹽堿地試種。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表示:“爭取 2018 年能夠拿出不低于一個可以在全國大范圍推廣、經過國家審定的品種。” 海水稻指的是抗鹽堿的水稻品種。通常情況下,水稻被植物學家列為不耐鹽作物
主持人喬旎:親愛的新浪網友們大家好,歡迎做客新浪直播室,我是主持人喬旎。今天為您請到的是來自聚光科技的CEO姚納新先生,歡迎您的到來,跟網友們打聲招呼。 姚納新: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喬旎:首先恭喜一下
業內期盼已久的能源“十二五”規劃面世、新能源局成立、四大能源通道成形……2013年,中國的能源領域亮點不斷。 又到年終歲末,本期《中國能源報》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行業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評出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以重要性排列),以期從能源經濟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變化趨勢,展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 李克強 (2019年1月8日)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我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剛才,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向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劉永坦院士、錢七虎院士和其他獲獎代表頒了獎。在
能源領域最需要革命的是能源管理體制,這可以作為判斷能源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志。長期以來,能源管理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大短板,常被視為計劃經濟最后的“堡壘”。其中,兩個最大的問題是國企壟斷和所謂的價格“管制”。如今,能源總量控制給能源體制改革提供了比較好的時機和基本條件。相對寬松的能源供需有利于能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精辟論述,強調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特征、事關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選擇,
82歲高齡的袁隆平,自稱是“80后”。他說,等自己成了“90后”時,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3月4日晚,全國政協委員駐地——北京國際飯店,袁隆平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在鋪著地毯的套間里,“80后”袁隆平光著腳,撲在一桌子的文件和資料里,手舞足蹈地講起了超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