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一種熒光水母蛋白質,科學家培育出發光貓,能夠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怪誕的綠光這只貓的皮毛、爪子和胡須發出怪誕的綠光貓在正常光線照射下發光的能力仍舊是一個謎熒光爪子 科學家表示貓是進行這種研究的最理想動物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科學家培育出能夠抵御貓科免疫缺陷病毒的發光貓,他們希望通過培育發光貓尋找到治療艾滋病的手段。研究過程中,他們借助一種可抵御一種類似艾滋病病毒的病毒的基因對家貓DNA進行改造,同時利用一種來自熒光水母的基因讓它們的身體在綠色紫外線照射下發光。 此項研究的目的旨在驗證一種防止短尾猿感染艾滋病的天然蛋白質如何在貓身上發揮作用。植入家貓的兩種基因彼此聯系在一起,水母基因用于追蹤另一個基因。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轉基因家貓發出怪誕的綠光,說明蛋白質已經成功植入它們的組織,這項技術發揮作用。 轉基因貓打造者表示,這項研究將加速艾滋病疫苗和治療手段的研......閱讀全文
綜合新華社消息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10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站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艾滋病病毒外殼上一個易被攻破的弱點,這能夠解釋之前相關試驗中一種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問題。這一發現有望大幅提升疫苗效果,給人類抗擊艾滋病這一“世紀瘟疫”帶來新希望。 幾年前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曾聯手進行一個代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艾滋病病毒通過兩種方式傷害人腦,一種是殺死腦細胞,另一種是阻止新細胞的生成。 這項發表在《細胞—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與艾滋病病毒(HIV)有關的癡呆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會出現心理紊亂、睡眠障礙和記憶力衰退等癥狀。服用抑制艾滋病病毒的“雞尾酒”藥物的人則很少
2020年的春節,是個特殊的春節,各大公共場所停止營業,就連飯店和超市的顧客也比往常少了許多。而這些,都是由于2019年12月出現的一種病毒——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
我原以為,這依然會是一個尋常的寒假。 直到疫情的形勢愈發嚴峻。 對病毒各類蛋白的調研任務分配到遠在五湖四海的每個實驗室成員頭上。沒有瓶瓶罐罐,沒有五花八門的試劑,沒有昂貴精致的儀器。一臺能遠程連上服務器的電腦,這便是我所擁有的全部。圖1。 藥物研發有時只需要一臺能連上服務器的筆記本(圖片來源
隨著各國對新冠病毒檢測能力的提高,確診人數有井噴態勢。今晚,全球累計確診罹患新冠病毒肺炎人數已突破50萬。 全球科學界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藥物研發和疫苗研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目前全球有42種候選疫苗正在進行臨床前的評估,有2種疫苗正在進行臨床實驗,已經是史上最快速度。 雖然疫苗被認為是預
探尋陰謀論的證據 陰謀論仍然沒有打算收手,似乎,我們有一個遺漏的問題沒有解答: 石教授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的論文當中還提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RNA序列當中有一個長度為1378個核苷酸的新序列,似乎并不來自與其最接近的RaTG13,而更像是來自蝙蝠SARS類冠狀病毒(SARSr-CoV)。 有人指
病毒是一種結構最簡單的生命體,它只是一種“穿了一件蛋白質外殼的基因組”。因此,病毒是很小的,是一種納米尺度大小的微生物,一般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它們。一般生物體,包括細菌,其遺傳基因都是DNA。但病毒是個例外,它的基因既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但某一種病毒的基因只能是其中的一種,前者稱為
日本一項新研究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過程中一種相關蛋白質的結構。這一成果將有助于研發艾滋病新藥。 日本國立名古屋醫療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說,人類淋巴細胞內的免疫蛋白質“APOBEC3”會與艾滋病病毒制造的特殊蛋白質“Vif”結合,從而難以發揮免疫作用,使人體在艾滋病病毒面前
曾慶平 有很多非專業或跨專業人士對于人類為何數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難題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為他們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馬”機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毀”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因為它們專門感染并殺死免疫細胞。不過,只要它們在免疫細胞內復制并產生新的病毒,人體都能立即識別它們并設法
為什么人類不能像戰勝其他傳染病那樣戰勝艾滋病?原因是因為人體還沒有進化出抵御艾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而艾滋病病毒的“殺手锏”正是感染免疫細胞而導致其“自殺”。 ■曾慶平 在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家剛剛完成一項隨機、雙盲和設置安慰劑對照的治療性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不幸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報道,長期以來,研制艾滋病疫苗主要障礙是艾滋病病毒(HIV)具有高度的遺傳變異性。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MUHC)研究所的吉恩·眼埃爾·魯迪博士和他的小組與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納弗克·薩卡利合作,共同克服了這一困難,其辦法就是為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設計個性化的免疫療法。 此發現的
新型冠狀病毒牽動所有人的心,國內外的科學家們正在想一切辦法了解這種病毒。 其實豈止冠狀病毒,發現病毒的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想搞清楚病毒是如何攻占細胞的。 最近,來自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研究者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觀察方法,可以準確地追蹤病毒感染細胞的路徑,并用拍攝短片的方式記錄下全過程
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從2011年開始,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都一直是Getting to Zero――零感染,零歧視和零死亡。要實現這一點并不容易,近年來艾滋病患者人數的持續增加,以及00后患者的不斷增多告訴我們,這條道路還很漫長,不過在過去十年間,科學家們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讓我們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國家開始大肆傳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兒出現“小頭癥”。雖然這個病毒對于成人來說癥狀非常輕微,然而對于非常脆弱的孕婦和新生兒而言,簡直像噩夢一樣的存在。近兩年來,僅僅巴西一國,就出現了超過兩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頭癥。這些年來,病毒
記者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基礎免疫創新團隊在研究中獲得重要發現,內質網I型α-甘露糖苷酶能夠誘導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繼而抑制艾滋病病毒復制,最終有望達到治療目的。 由于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是啟動病毒感染的關鍵蛋白,抑制囊膜糖蛋白的功能具有抗病毒的治療作用,而直接阻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美國華人學者陳志堅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科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個能識別艾滋病病毒的受體。當人體出現感染跡象時,它就會“拉響警報”。這一成果對開發艾滋病藥物與疫苗或許將有很大幫助。 陳志堅現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他對新華社記者介紹說,
自從1981年以來,艾滋病已經奪去了2500多萬人的生命。 在找到艾滋病疫苗或治愈方法方面失望多年以后,幾個研究組已經報告了一些有希望的進展。 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Paula Cannon在7月2日的《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上描述了一種利用改造
美國研究人員9日在學術期刊《科學》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計算方法,可以更快地發現抵御艾滋病病毒的強力抗體,這一成果有望加快艾滋病疫苗研發。 開發艾滋病疫苗是全球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挑戰。盡管艾滋病病毒已發現30多年,但由于其多變和多樣性,迄今還沒有一種針對該病的疫苗能離開實驗室并大量應用。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英國利茲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首次觀察到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如何附著于細胞并傳播病毒感染。這項發表在《應用化學》雜志上的最新成果有望為治療這些疾病提供新的方法:阻斷病毒與細胞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消滅病原體。 據利茲大學官網報道,研究論文主要作者、阿斯特伯里結構分子生物學中心的袁國(音譯)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愛滋病目前仍然是一種無法完全治愈的絕癥,但科學家們此前卻發現有人天生就具備HIV抗體。美國科學家日前稱,通過“編輯”人體的某些特定基因,他們目前已經找到一個可以使得所有人都獲得愛滋病免疫力的新方法。 “編輯”基因將使人們
德國研究人員22日報告說,他們正開發一種新方法,有望幫助患者從體內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動物實驗已取得成功。 艾滋病病毒與其他逆轉錄病毒一樣,在繁殖時其遺傳物質會整合到人體宿主基因組上進行復制。雖然目前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卻不能根除這類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療期
德國研究人員22日報告說,他們正開發一種新方法,有望幫助患者從體內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動物實驗已取得成功。 艾滋病病毒與其他逆轉錄病毒一樣,在繁殖時其遺傳物質會整合到人體宿主基因組上進行復制。雖然目前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卻不能根除這類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療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是包括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在內的幾種癌癥的主要病因,每年全世界有近30萬婦女死于宮頸癌。盡管疫苗為預防HPV感染提供了可靠的第一道防線,但它們無法預防所有HPV亞型的感染,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目前也沒有專門抑制HPV感染或傳播的藥物。因此,研究人員仍在繼續尋找抵御該病毒的
最近,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出一種方法,來觀察新形成的AIDS病毒顆粒從受感染的人類細胞顯露或“出芽”,而不會干擾這個過程。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稱為ALIX的蛋白質介入了病毒復制的最后階段,而不是以前認為的較早階段。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5月16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
2014年11月12日,比利時魯汶大學分子病毒和基因治療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Cell Host & Microbe》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將自己插入人類宿主DNA的不同位置,這個特定的插入位點決定著疾病如何快速發展。 當艾滋病病毒進入血液時,病毒粒子結合并侵
A. 概述 轉運RNA(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是生物體內含量最為豐富的短鏈非編碼RNA分子。它攜帶并轉運氨基酸,參與蛋白翻譯,是連接mRNA與蛋白質的重要橋梁。盡管tRNA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但不同機體基因組對于特定密碼子的偏好性不同,從而導致tRN
A. 概述 轉運RNA(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是生物體內含量最為豐富的短鏈非編碼RNA分子。它攜帶并轉運氨基酸,參與蛋白翻譯,是連接mRNA與蛋白質的重要橋梁。盡管tRNA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但不同機體基因組對于特定密碼子的偏好性不同,從而導致t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