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今年初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新版藥典標準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記者昨日從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得知,我區有19種藏藥收入其中,較2005年版的《中國藥典》,新版增加了兩種藏藥。 據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收載《中國藥典》的藏藥有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十五味沉香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十三味榜嘎散、七味鐵屑散、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華散、五味麝香丸、仁青芒覺、仁青常覺、六味安消丸、潔白丸、催湯丸,今年首次收載其中的還有冰黃膚樂軟膏和諾迪康膠囊。 據悉,《中國藥典》共分為中藥、西藥、生物制品三部,第一部收載中藥2165種,新增了1019種,修訂了634種;第二部收載西藥20271種,新增了330種,修訂了1500種;第三部收載了生物制品131種,新增37種,修訂了94種, ......閱讀全文
按照《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09年全省藥品抽驗工作計劃的通知》(川食藥監市 [2009]17號)的精神和要求,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省所及各市、州藥監局(藥檢所)在四川省范圍內對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進行了省評價抽驗和日常監督抽驗。現將2009年下半年全省(除成都市所)核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現場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上午10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內容、特點及提高藥品技術標準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顏江瑛: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生意社6月10日訊 國務院2007年4月頒布的《國家食品藥品“十一五”規劃》,提出國家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以全面提升藥品質量控制水平。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完成中成藥部頒標準4000個品種、化學藥部頒標準500個品種,早期新藥轉正標準300個品種的標準提高,制定常用藥用輔料標準223種,完成
ICP-MS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將ICP技術和質譜結合在一起,MS即質譜,ICP即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為質譜的離子源。這是一種新型的元素分析技術,可以分析大多數有機及無機元素。ICP-MS和ICP-A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AAS(原子吸收光譜)各有所長,相互補充,共同組成了無機元素分析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3年第4期藥品質量公告(總第4期),公布對天王補心丸等34個品種的質量抽驗結果。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根據國家藥品抽驗計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對生產、經營
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完成的“藏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6日通過專家評價,專家委員會認為這一項目的研究破解了多年來阻礙藏藥發展的一些瓶頸問題。 青藏高原是藏醫藏藥學發源地,特殊地理氣候環境孕育了豐富和獨特的天然藥物資源。隨著中藥、天然藥物等傳統藥物療法在世界各地取得明顯成效,
2016年12月15-16日,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年會在武漢召開。中藥分會場共進行了18個大會報告,其中兩個主題報告和十六個專題報告。來自全國各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中藥檢驗人員、全國各中藥生產企業及研究單位的質量管理、科研人員共計近400人參加了中藥分會場報告。本次報告依托國家藥品監督抽驗工作成果
7月29日,國家科技部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原特色生物資源高值開發關鍵技術示范”進行了驗收。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疑、討論認為: 1. 項目以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藥材為示范,根據藥材中皂苷、
自從開通了直達拉薩的列車之后,很多旅游者都會購買當地的一種特產——紅景天。國內的一些養生保健媒體將其稱之為“東方神藥”、“仙賜草”、“西藏人參”、“長生不老草”、“九死還生草”、“藏傳神草”等,一時炒得紅景天價格飛漲,而購買者很難從中受益…… 紅景天家譜 首先應該澄清的是目前一些媒體
珍稀藥用動植物是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資源,對提高中藥防病治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珍稀動植物資源要保護,那么還可不可以利用?含有珍稀動植物藥材的中藥品種是否會因資源的短缺而消失?在人類健康權與動植物發展權之間我們應如何平衡?3月2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
——訪賽多利斯天平產品經理孫小明先生 【導語】繼去年成功征集Cubis高端天平中文名活動后,Cubis有了動聽響亮的中文名字“酷博”。在不久前召開的2012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醫藥(工業)展覽會上,賽多利斯重點介紹了Cubis天平在制藥行業的應用,主題為:Cubis系列天平
冬蟲夏草、天山雪蓮、昆侖雪菊……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養生保健意識的提高,這類“高大上”的中藥、民族藥,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其中,有些大多數人之前沒聽說過名字的,在被冠以珍稀、野生、高海拔等極具煽動性的形容詞后,價格一路走高。 近日有讀者反映自己高價購買了一種被譽為“軟黃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