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南省濟源市畜牧局獲悉,此前濟源雙匯食品公司發現的19頭“瘦肉精”疑似陽性生豬,目前17頭已經得到確認,剩余2頭排除。 “瘦肉精”事件經媒體曝光后,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豬待宰圈的存欄生豬隨即封存。濟源市畜牧局副局長李林告訴記者,在這批總數為689頭的生豬中,經普檢后發現有19頭“瘦肉精”疑似陽性生豬,最終17頭被確認。目前,有關方面對“瘦肉精”豬及其余存欄生豬一并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 動態 國務院工作組:徹查“瘦肉精”案件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公安部、監察部、農業部等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到達河南省后,向河南省政府傳達了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聽取了當地政府“瘦肉精”整治工作情況的匯報。21日,聯合工作組赴實地督促案件查辦,要求徹查“瘦肉精”案件,追究事故責任。 國務院食安委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指出:國家明令禁止在生豬養殖中添加“瘦肉精”,對發現的非法制售“瘦肉精”的窩點和渠道,必須堅決查處、依法......閱讀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第一項重點工作即為“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其次對6個重點品種進行綜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鮮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劑以及酒類。 工作安排還包括其他幾項重點工作,“著力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當下瘦肉精的查處就是“九龍治水”的局面:國務院有9個部門都在參與瘦肉精問題的查處,但誰該對瘦肉精的泛濫最終負責,目前還找不到責任人。 自從央視的“3.15”專題節目曝光瘦肉精問題以來,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作為災區之一的南京市也展開了嚴格的查處。但到
中國是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13多億人每天吃掉200萬噸食物。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百姓關注,高層重視。今年以來,面對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政府展開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攻勢,整肅食品安全。資料圖:2011年5月10日,記者在重慶市公安局獲悉,當地警方嚴查食品安全犯罪,連續
從火腿腸菌落總數超標到產品被檢出含“瘦肉精”,金鑼在過去不到10個月的時間中三度陷入食品安全事件,且性質逐級嚴重。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在“食以安為天”的消費環境下,金鑼屢次觸碰消費者承受底線,這不僅傷害了金鑼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其市場份額也將隨之受到影響,尤其是在與雙匯、雨潤之
9月29日,山東利津縣鹽窩鎮,養殖戶趕了一批羊等待檢測。 山東利津縣鹽窩鎮部分肉羊喂瘦肉精,養羊戶總結多種方法應付檢測;檢測存在執法不嚴現象 肉羊是山東東營市鹽窩鎮的支柱產業之一,該鎮擁有農業部確定的定點市場。不過,在鹽窩鎮,羊喂食瘦肉精并不是秘密。根據當地官網的
“雙匯不會成為第二個三鹿。”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十分肯定地說。 然而,這位71歲的雙匯“掌門人”并不否認,瘦肉精事件是該公司成立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雙匯的品牌美譽度受到巨大傷害,我們用20多年時間鑄就的放心肉品牌受到質疑,損失難以估量。” 自3月1
14日下午,市衛生監督所又獲悉3月14日、15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等幾所醫院相繼收治數名中毒患者,共計26人。蘇州市衛生監督所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些患者均在食用豬內臟(24人吃的是豬肝、兩人吃的是豬肺)后發病。這些有毒豬內臟相對集中地采購于市4個農貿市場的個體肉攤,據了解,這批含
席卷全臺的“塑化劑風暴” 2011年3月,臺灣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一名檢測員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檢測時,發現了一種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DEHP是一種工業原料,普遍用于塑膠材料的塑化劑,在臺灣被確認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為非食用物質,不得用于
蘇丹紅、瘦肉精、硫酸銅、三聚氰胺、塑化劑……這些貌似離我們很遠的化學名詞卻在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進入普通公眾的視野。“國人通過食品進行化學掃盲”雖是一句戲言,卻也道出了其中的尷尬和無奈,以至于很多公眾談“化”色變。 針對這一尷尬現實和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中
“瘦肉精”的正式名稱是鹽酸克侖特羅,簡稱克侖特羅,又名克喘素、氨哮素、氨必妥、氨雙氯喘通。為白色結晶狀粉末,味略苦。 瘦肉精是一類藥物的統稱,主要是腎上腺類、β激動劑、β-興奮劑(β-agonist),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疾病 。 大劑量用在飼料中可以促進豬的增長,減少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瘦肉精”專項整治方案》。今天,農業部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等8部門啟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確保人民群眾消費安全
佛山南海檢察院披露個體經營者用“染色劑”大肆浸泡豬肉批發牟利 涉及銷售金額約23.4萬元 關于牛肉膏問題的質疑余音未落,食品安全領域又爆驚人事件。廣東佛山南海檢察院檢察官昨天向媒體披露,為了把豬肉變成牛肉販賣,個體經營者譚某東將硼砂、豆粉等混合成“染色劑”,大
農業部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從24日起,對河北、吉林、黑龍江、山東、湖南等十省的“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此次督導將重點檢查“瘦肉精”源頭管
3月17日,在位于漯河市區的雙匯連鎖店內擺放的雙匯肉制品。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公司使用瘦肉精豬肉事情曝光后,農業部第一時間責成河南、江蘇農牧部門嚴肅查辦,并立即派出督察組趕赴河南督導查處工作。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目前,河南全省生豬“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檢存欄生豬31萬頭,
作為“瘦肉精”的一種,臨床藥品沙丁胺醇被明令禁止在養殖環節使用,但省城新近爆出的一例案件顯示,目前已有生豬養殖戶使用這一違禁藥品喂食生豬。 據介紹,沙丁胺醇作為臨床治療哮喘的常規廉價藥物,給生豬注射以后,不僅可以達到豬肉注水量比常規注水量翻番的效果,而且會在一定時間內使肉質看上去
一臺大型挖掘機在麥田里挖開一個深坑,隨后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圈內22頭70公斤以上的生豬電擊致死,然后裝上車,自卸到掩埋坑內后,澆上柴油點燃,火苗迅速躥起一人多高。 一旁的沁陽市崇義鎮趙儒村村民楊某泣不成聲。3月17日,該村一養殖場在排查中發現2頭“瘦肉精”疑似陽性的生豬,工作人員立
前有“海底撈”火鍋店老鼠橫行,后有“黃燜雞米飯”使用問題雞肉被查,最近一段時間,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很揪心。兩家品牌形象佳、經營形勢好的企業相繼出事,有偶然原因,但也存在共性問題。“海底撈”以“服務好到變態”著稱,“黃燜雞米飯”以百年傳承為宣傳點,卻都將食品安全這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底線、生命線拋在
媒體曝光雙匯“瘦肉精”事件后,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已到達河南省進行實地督察。據了解,在事發地河南濟源和江蘇南京,已有多名官員被調查處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東西,為什么總有人在利益驅動下使用?在政府嚴打食品違法添加的態勢下,不安全食品為什么仍能繞過層層監管進入市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據報道,農業部將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八個部門開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將建立健全瘦肉精監管長效機制。另據報道,目前網上已有人在出售瘦肉精檢測卡,但專家認為其準確度難以保證。 對于此類食品安全問題,老百姓能否練就一雙慧眼來鑒別?有什么實用可靠的方法來發現?不久前,本版編輯在軍事醫學科學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周婷玉)記者20日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為切實加強“瘦肉精”監督管理,日前已印發《“瘦肉精”專項整治方案》,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以生豬、肉牛、肉羊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瘦肉精”專項整治。 方案要求,要強化全程監管,健全協調機制,深入開展
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的緊急通知國食藥監食[2011]18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福建省衛生廳: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
記者從農業部獲悉:近期,針對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農業部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九部門將啟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和使用“瘦肉精”的犯罪行為。 據介
開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據農業部28日消息,針對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農業部將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于近期啟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杜絕“瘦肉精”進食品產業 農業
這是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已查封的生產車間。河南省孟州市等地養豬場采用違禁動物藥品“瘦肉精”飼養生豬,有毒豬肉流入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經相關媒體曝光后,引發廣泛關注。記者深入調查采訪發現,針對“瘦肉精”的監管鏈條看似完備,號稱有“十八道檢驗”關,但實際上隱患重重。 連日來,雙匯“瘦肉精
記者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日前在陜西西安召開專題會議,對“瘦肉精”監管工作進行專題部署。 據悉,有關“瘦肉精”的案件被媒體報道后,農業部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在第一時間責成河南、江蘇兩省畜牧獸醫部門嚴查嚴辦;連夜發出緊急通知,督促全國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進一步強化飼料和生豬養殖、收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通知 工信廳消費〔2012〕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鹽業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食品行業協會,有關中央企業: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3月17日,工作人員在河南省沁陽市崇義鎮對“瘦肉精”問題豬進行捕殺并無害化處理。 十年難根除 “瘦肉精”來源成謎 專家稱目前為止,沒有案例明確告知“瘦肉精”源頭;雙匯“瘦肉精”案已控制32名疑犯。 連日來,雙匯“瘦肉精”事件的曝光不斷牽動著公眾神經。早
十年難根除 “瘦肉精”來源成謎 專家稱目前為止,沒有案例明確告知“瘦肉精”源頭;雙匯“瘦肉精”案已控制32名疑犯。 連日來,雙匯“瘦肉精”事件的曝光不斷牽動著公眾神經。早在2002年,我國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養殖業,然而多年來未被根除。 “瘦肉精”來源難查明 200
11月25日,由農業部舉辦的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檢測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總決賽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32支參賽代表隊、160名基層檢測技術人員參加了大比武總決賽。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說,舉辦這次活動,是為了激發和調動廣大基層檢測技術人員學習專業理論、刻苦鉆研技術的熱情,提高檢
一方面,"一滴香""瘦肉精""硫磺姜"""染色"饅頭"……樁樁事件觸目驚心;另一方面,"刑法修正案加大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力度""食品安全納入官員考核""食品安全宣傳周"……項項舉措勢大力沉第二屆中國食品安全高層論壇3日下午公布的2011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監測紅黑兩榜,讓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