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園區施工現場。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大浪潮下,不斷致力于海洋建設,加強海洋科技研發與海洋產業發展的互動,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作為我國現階段唯一的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海洋科研創新領域,不斷走向國際前列。目前,東部園區項目正處于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充分依托近海便利條件,瞄準“海洋技術與裝備”“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研究方向,建設國際領先的大型公共科研平臺,致力于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重點建設高層次實驗室 據悉,東部園區與西部園區互為補充,重點建設海洋高端儀器設備研發平臺、海洋多功能材料科研平臺、深遠海科考船隊科考平臺、海洋能源開發利用平臺及淺海試驗平臺等需使用海域和直接使用海水做實驗的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 海洋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王栽毅表示,未來隨著東部園區建成使用,科研項目的陸續開展,東部園區將成為我國海洋領域國內外優秀科學家匯聚地、海洋科技創新成果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形成......閱讀全文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是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農業部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5個國家級海洋科教機構于2000年共同發起,擬由科技部、財政部、山東省和青島市共同建設的國家級海洋科技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1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第二十五場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這是2015年的首場雙周協商座談會。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全國政協委員、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坐一起,就“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原始創新中的引領作用”議題展開熱烈研討。 “無論從當前的國際形勢還是國內科技發展現狀分析,建設國家
近日,依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制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圖片來自互聯網 這意味著,在經過17年試點籌建后,我國國家
編者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國發展基礎科學研究的主要科技創新平臺,對促進我國科學源頭創新,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支撐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當前我國社會公眾對兩者的建設背景、理念、歷程和功能定位還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統一的認識。為此本報告著重梳理了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歷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近日,依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制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建設。這意味著,在經過17年試點籌建后,我國國家實驗室建設有望在“
23日下午,科技部發文《關于批準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獲批組建6個國家研究中心。 科技部表示, 國家研究中心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戰略性、綜合性研究平臺,是最重要的“科研國家隊”,對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十余
探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 海洋國家實驗室供圖 6月的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草木初盛,碧波涌動,蓬勃如少年。緊鄰海灣的一片現代化建筑,便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所在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試點中的國家實驗室。 向海而興
“享受人才津貼每年100萬—120萬元,科研補助經費300萬—500萬元,生活津貼500萬元”。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首席科學家蔡文炬教授受聘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首位“鰲山人才”領軍科學家。這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面向全球引進海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了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評估顯示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優秀類實驗室(25個)、良好類實驗室(62個)、整改類實驗室(8個)、未通過評估類實驗室(4個)。圖片來源網絡 通知原文如下:科技部關于發布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
地球上大約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發展海洋科技、開發海洋資源已成為當下的必然選擇,而這些自然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支撐。22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采訪團來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近距離參觀了這個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機構。 國內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 實現“
投資20億,邀請19位院士“問診把脈”。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 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沖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 不過,沖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后來者。 僅
國家實驗室主要圍繞國家使命,從事基礎性和戰略性科研任務,通過多學科交叉協助,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專項規劃》指出,國家實驗室是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國際科技競爭的創新基礎平臺。建設國家實驗室有助于提升我國戰略性和前瞻性科技能力
“有時候出國碰到同行,他們很不理解,怎么后面這個括號里還寫著‘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信息存儲與光顯示功能實驗室主任馮丹代表有些苦惱。2003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和其他4家實驗室一道,開始了籌建工作。這一籌,就是14年。 國家實驗室已經從籌建變成了“愁”建。有時候,大家還開玩笑,“我們是
作為目前我國頂尖的科研平臺之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30多年建設發展,科技部已在相關領域建設了50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統計范圍的有國家實驗室(試點)、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組織開展2015年批準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總結的通知國科基函〔2020〕21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面向社會和行業未來發展的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競爭前共性技術研究,研究制定國際標準、國家和行業標準,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批準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梅祥與國家實驗室有著深厚的感情。從我國開始醞釀籌建國家實驗室時起,他就積極參與論證工作。回想起當初參與研討國家實驗室的定位、發展目標、如何來做、怎么來選擇等問題,仍歷歷在目。而今,滿腔的熱情期盼卻等來一個尷尬的結果:自第一批國家實驗室籌建至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國家
日前,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獲悉,科技部正式批復海洋國家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和第一屆主任委員會成員名單。 國家科技部任命吳立新院士為第一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王栽毅任常務副主任,劉保華、宋金明、莊志猛任副主任。管華詩院士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唐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組織召開了“智慧海洋”聯合實驗室建設運行預算評審會,方案內容通過了評審。這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與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共建的“智慧海洋”聯合實驗室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再添一聯合實驗室。 2016年7月,海洋國家實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東部園區建設正式啟動,海洋國家實驗室一體兩翼,協同發展,致力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海洋國家實驗室依據“核心+網絡”的發展布局,緊密圍繞科研任務需求,以“人與科技、自然和諧共生”為建設理念,建設東部、西部兩個園區,西區已形成基礎設施完善、園區環境優美、
兩會期間,政協科技界小組部分委員,對于國家實驗室未來該怎么建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委員建議,我們應該吸取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驗,根據我國科技發展情況,盡快制定出國家實驗室的規劃。這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來,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國家
兩會期間,政協科技界小組部分委員,對于國家實驗室未來該怎么建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委員建議,我們應該吸取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驗,根據我國科技發展情況,盡快制定出國家實驗室的規劃。這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來,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1月29日刊發題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或現航母級科技平臺》的報道。文章稱,作為我國科技創新基地和原始創新的策源地,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加速布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加強對國家戰略和安全需求的能力支撐,我國將繼續加快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打造航母級科技創新平臺。此外,將加大省部共建國家
提起海洋科研,就不得不提青島,位于這里的海洋國家實驗室,是海洋科技圈“大咖”中的“大咖”。在6日開幕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到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世界同領域先進行列。那么,海洋國家實驗室到底牛在哪? 作為我國打造海洋科技的“國之重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成
兩會期間,政協科技界小組部分委員,對于國家實驗室未來該怎么建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委員建議,我們應該吸取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驗,根據我國科技發展情況,盡快制定出國家實驗室的規劃。這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來,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