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制藥巨頭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剝離惠氏奶粉的時間表將可能延遲。輝瑞公司為尋找買家而發出的銷售文件,將比原定時間延遲兩個月才能發出,大概是今年11月的時候。 早在今年7月,輝瑞公司就曾經放話出來,要出售旗下的惠氏奶粉,讓眾多孩子媽媽們格外關心惠氏奶粉的命運。現在看來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了。 對于延遲的原因,市場分析,輝瑞接盤惠氏不足3年時間,因此擔心這時就出售可能會給集團帶來額外的稅務負擔。此外,由于目前資本市場動蕩,推遲出售會有利于叫價。另外,據稱輝瑞仍在收集和計算惠氏營養品業務在亞洲市場的銷售數據和品牌情況,這一過程也導致了評估的延遲。 輝瑞公司是一家擁有150多年歷史的以研發為主的跨國制藥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藥公司。2009年,輝瑞制藥以680億美元并購了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惠氏,惠氏當時也是全球著名的制藥和保健品公司之一。惠氏奶粉目前在中國市場......閱讀全文
一場高達百億美元的國際并購案正在醞釀之中。 8月末,來自銀行方面的消息稱,達能加入競購隊伍,將和雀巢爭奪惠氏的嬰兒奶粉。不久前,輝瑞宣布將剝離營養和動物保健業務,市場表現良好、增長迅速的惠氏就這樣被擺上了“貨架”。 雀巢和達能,在嬰兒奶粉的市場份額中,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位。如果達能拿下惠氏,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
洋品牌急撇清奶源地非美國 美15個品牌嬰幼兒奶粉被指含火箭燃料成分 美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環境工作小組”日前發表聲明稱,美國15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檢測出可用于爆炸物和火箭燃料的化學物高氯酸鹽。聲明中沒有透露哪些品牌奶粉存在問題。 據了解,美贊臣、雅培、雀巢為美國奶粉市場的三
全球最大食品企業雀巢昨日宣布,同意以118.5億美元收購輝瑞的惠氏嬰兒營養品業務。昨日有分析指出,交易完成后,雀巢將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洋奶粉”生產商。 自去年7月,藥品生產巨頭輝瑞宣布對旗下營養業務(主要是惠氏這一品牌)分拆或者出售以來,對于潛在接盤者市場上傳聞不斷。 據悉,在收購的最后時
自上月全球制藥巨鱷輝瑞宣布擬剝離動物保健與營養品業務之后,關于誰接盤的風聲就此起彼伏。近日又有外媒傳出,營養品業務中涉及的惠氏奶粉或叫價高達 105億美元,而雀巢、多美滋的東家達能集團以及雅培等三家同行是洽購意向方。就此,記者昨日多方求證得知,多美滋和雅培并無購買之心,接近輝瑞人士則稱
美國總部昨宣布將在明年把公司一分為二 繼百時美施貴寶、輝瑞后,又一家大型制藥巨頭準備允許旗下的奶粉業務“單飛”。雅培美國總部昨日宣布,將在2012年把公司“一分為二”,其中嬰兒奶粉所在的營養品、基因制藥和醫療器械三大業務都將打包到新公司中。記者昨日了解到,在奶粉上雅培已有了向中國要收入的明
8月29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目前,在國際嬰兒奶粉市場上,雀巢擁有19.3%的份額,美贊臣占16.4%,而達能擁有13.5%,惠氏占 5.6%,躋身前列的品牌中沒有多美滋的身影。該報同時發布一份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7月,多美滋在我國奶粉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人民網記者調
AC尼爾森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國產奶粉與外資品牌奶粉所占市場份額基本持平,這被不少人解讀為國產奶粉首次逆襲成功。昨日記者采訪多位乳業專家,認為上述調查統計范圍并不全面,因此數據結果不一定精準,但“大致持平”還是可能的。業界預測稱,2014年外資品牌奶粉或仍將占市場上風。 最新數據 外資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對乳業的沖擊,絕不遜于一場8級大地震,這場奶粉產品開始的危機成為肅清乳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契機: 舊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頭的再次振興與擴張,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團軍、長沙的澳優、廣西的皇氏甲天下、東北的完達山等地方割據勢力的爭雄。蒙牛聯盟中糧集團以及現代
全球經濟下行,奶粉往哪里消化?答案是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近日,多家“洋奶粉”東家陸續發布二季報和上半年業績,顯示歐洲危機以及世界經濟疲軟,已經導致企業需要下調全年增幅預期,不過唯獨中國奶粉市場一枝獨秀:不但增長領跑,而且透過提價還能增加營收。有業內人士指出,乳業
5月1日施行的注冊制,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的洋奶粉新規,成了洋奶粉進口的一道壁壘,未獲批的企業和品牌將失去在中國市場角逐的機會。而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國家質檢總局公布首批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115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在業內人士看來,名單的公布是對此前公布的注冊批準生產企業的有益補充。
廠家代表稱系銷售環節問題 在采訪中,雅培奶粉的駐店代表毋亞妮向記者介紹了雅培奶粉的各種優點,并說該奶粉是2009年5月25日生產的,質量絕對沒問題。對于寶商家美佳超市雅培奶粉包裝上粘著蟲子一事,毋亞妮認為,在新加坡的生產廠家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蟲子可能是在超市銷售環節中鉆進去的。毋亞妮表示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16日就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關情況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問:這次事故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組織了專項檢查,請問檢查結果如
截至2月底,已有多家國內外奶粉品牌交出了2014年的成績單。有的品牌保持增長,有的品牌則大幅下跌。同時,AC尼爾森的2014年奶粉品牌市場份額排名也已出爐。數據顯示,在母嬰店和商超渠道銷售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去年國內奶粉品牌與外資奶粉品牌在數量上首次持平。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
10月15日, 輝瑞公司宣布完成對惠氏公司的收購。至此,輝瑞公司成為了一個更加多元化的醫藥公司,可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提供包括疫苗、生物制劑、小分子和營養品等用于人類、動物和消費者保健方面的產品。 輝瑞公司的產品覆蓋了廣泛而極具潛力的治療領域,產品線豐富,研發和生產能力卓越,處于全球領先地
6.7億!6家奶企因價格壟斷吃到史上最大罰單 洋奶粉或將掀起一波“降價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昨天宣布,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產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這邊廂忙著召回受奶源污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以此來形容奶粉代購業的現狀或許會有一些偏頗。但在乳業恢復的大環境下,這個曾經火爆的行業怪相,如今前途卻顯得迷茫。 近日,乳業巨頭伊利和蒙牛等紛紛加大奶粉產品生產、銷售力度,而國際奶粉企業也以在華建新廠的方式蠶食著奶粉代購商們的市場空間。 如果說國內乳業的恢復和國際
“國內的重金屬超標,大氣污染等問題也在惡化,不遏制污染加劇的狀況,國內的奶業要想保證‘不出事’十分困難,又如何去與國外品牌競爭?” 一直標榜“絕色、安全”的洋奶粉也出“大事了”——日前,新西蘭恒天然集團被曝有3批濃縮乳清蛋白出現質量問題(含有肉毒桿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涉嫌被污
“國內的重金屬超標,大氣污染等問題也在惡化,不遏制污染加劇的狀況,國內的奶業要想保證‘不出事’十分困難,又如何去與國外品牌競爭?” 一直標榜“絕色、安全”的洋奶粉也出“大事了”——日前,新西蘭恒天然集團被曝有3批濃縮乳清蛋白出現質量問題(含有肉毒桿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涉嫌被污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據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抑郁癥在世界十大疾病中發病率位列第四,全球發病率達5%,發病人數約為3.5億。據預測,抑郁癥2020年將上升為全球第二大疾病,僅次于心臟病,其發病率攀升速度令人咂舌。 根據IMS的數據,全球精神疾病用藥規模已經超過360億美元,
新浪財經訊 據外電報道,全球最大藥品制造商輝瑞制藥(Pfizer)將通過現金和股票收購競爭對手惠氏(Wyeth),該交易總價約為680億美元,雙方董事會均批準該項交易,協議最早將于本周達成,這將成為美國三年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案。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表示,輝瑞制藥將以33美元現金及0.98
超市貨架上的葡萄適飲料。 飲料品牌“葡萄適”將易主 三得利或接盤 昨日,知名飲料品牌“葡萄適”、“利賓納”傳出東家可能要易人的消息,并有望成為國際飲料業內近年最顯赫的并購交易之一。 記者從英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處獲悉,該公司決定出售除尼日利亞外的全球范圍
繼1月調高部分產品售價5%~10%后,雀巢上周宣布將從8月1日開始部分奶粉、液態奶上調價格,本次的平均增幅低于5%。 而從去年冬天開始的奶粉漲價潮中,成本上升成為諸多廠商的一致理由。然而另一方面,有奶農則指出奶企價格壟斷,導致奶農收入下降,廠商有兩頭吃利的嫌疑。 但實際上,從
最近,新西蘭部分奶粉檢出雙氰胺,引來國內消費市場一片惶然。目前,雙氰胺對人體的毒性尚未有結論,國家食品安全評估中心正在檢測評估新西蘭乳品的風險。昨天,新西蘭政府再度發表聲明稱,“殘留雙氰胺奶粉對人不會產生威脅”。 然而,該事件在國內繼續發酵,記者昨天從淘寶最新的數據顯示,
針對多家奶粉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即將公布結果。 7月31日,新華社旗下“新華視點”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當天說,案件調查已結束,很快將公布結果。該案線索來自舉報,被調查的奶粉企業限定最低的轉售價格,是典型的縱向壟斷,成為市場上部分奶粉價高的原因之一。
洋品牌奶粉或將掀起新一輪漲價潮的消息著實又讓奶粉市場緊張了一番。 記者調查發現,洋品牌聲稱漲價的原因無外乎原料成本升高、換包裝、配方升級等,可是追蹤近年來洋奶粉的價格游戲規則不難發現,從2006年到2009年,洋奶粉最高漲價幅度累計62%,年平均漲幅達到15.5%。消費者在質疑高提價率合理性的
“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這是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組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工信部這么做的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個特殊行業
2014年元旦剛過,春節又近在眼前。在這本應充滿喜悅的日子里,廣州的程女士卻有另外的擔心。由于沒有母乳,女兒從一出生就開始吃奶粉,現在孩子9個月大,一個月要吃4罐奶粉。隨著她選擇的“洋奶粉”屢次上調價格,每個月近千元的奶粉錢讓她感覺有些吃不消。 去年春節后,隨著美贊臣提價8%,惠氏等一些洋
本表所列進口不合格食品等信息僅指所列批次。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等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洋乳品質量再遇挑戰。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在官網上公布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此次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69批、化妝品7批,不
一石激起千層浪。 某公號一篇文章的標題,形容2016年的國產奶粉發展態勢用了“潰敗”二字, 不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其他同行的關注,昨晚甚至引發中國食品記者圈內的唇槍舌戰。 首先,先表明態度,我認為描述目前國產奶粉的整體發展態勢用“潰敗”這個詞語不太合適,有點過于悲觀了,目前國產奶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