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16S rRNA 保守序列設計引物,通過 PCR 擴增,可以將牛奶中嗜冷菌擴增出147bp的 DNA片段,標記后用 ELISA 檢測,得到熒光假單胞菌AH-70 的OD450和菌濃度的方程,分析得此方法和平板計數法的相關系數達到 0.94,可以檢測菌濃度范圍是103-107CFU/mL。PCR 檢測具有很高的靈敏度,特異性較強,有文獻報道當原料奶中埃希腸桿菌的濃度達到 10CFU/mL 時能被檢測出來。PCR 檢測菌落數結果同樣會受到死菌株數的影響,而且在現實生產中對食品提取可以PCR擴增的DNA難度很大,容易被食品體系中因素影響精確度。......閱讀全文
針對16S rRNA 保守序列設計引物,通過 PCR 擴增,可以將牛奶中嗜冷菌擴增出147bp的 DNA片段,標記后用 ELISA 檢測,得到熒光假單胞菌AH-70 的OD450和菌濃度的方程,分析得此方法和平板計數法的相關系數達到 0.94,可以檢測菌濃度范圍是103-107CFU/mL。PC
國際乳品聯合會(IDF)采用 IDF Standard 101A 和 IDF Standard 132A檢測標準,前者采用 6.5℃培養10天后平板計數,后者 21℃培養 25h后計數,132A培養時間短穩定性好,菌數較為準確。平板計數法將原料乳稀釋后,采用涂布法,傾注法,3M細菌總數試紙等方法
氨肽酶法通過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上的氨肽酶與特定的化合物反應,檢測氨肽酶的活性。呂元等人用氨肽酶法,對杭州地區原料奶中熒光假單胞菌,阪崎腸桿菌和魯氏不動桿菌 3 種優勢嗜冷菌進行快速檢測。結果得出 3 種菌的濃度和氨肽酶活性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且與傳統的平板計數法的結果沒有顯著差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ELISA 法通過抗體特異性反應檢測菌落數,具有高靈敏性,也易于同其他方法結合。PicardC 等人通過測定酪蛋白糖多肽計算原料乳中嗜冷菌含量。利用單克隆抗體,檢測出成品奶樣中嗜冷菌,與平板計數法相關性達 0.96。從脫脂奶粉中檢測6種沙門氏菌,檢出線為10 CFU/mL,檢測時間為3h。Cro
流式細胞法FCM(Flow Cytometry Method)可以檢測菌液中標記熒光信號的單細胞,對菌株實現逐一定量分析。流式細胞法檢出的菌數是平板計數法的 3.8 倍,因為能統計到總體菌落數量。利用這個方法檢測牛奶中假單胞菌,能在4 h內完成檢測,且在菌落數含量較少時靈敏度有很大的提高。此方法
直接熒光法DEFT(Direct Epifluorescent Filter Technique)是利用電離輻射對食品樣品菌落計數的方法,操作簡便,具有高通量性。將樣品通過過濾器后,吖啶橙染色,在紫外顯微鏡下活細胞能觀察到橘黃色,而死細胞染成綠色,可以統計出樣品中所有菌落的總數。原料乳用濾膜過濾
免疫磁珠技術可以快速的富集乳制品中低濃度的菌,通過結合 PCR、ELISA等方法可以達到快速、準確的檢測目的。呂琦等人通過對 4 中菌保守序列基因設計引物,建立多重 PCR 體系,在7-8h檢測時間內,檢測靈敏度達到 102CFU/mL,具有特異性。免疫磁珠技術檢測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一定優勢,改
一、細菌的傳播與致病????假單胞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濕環境尤甚。銅綠假單胞菌是存在于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假單胞菌,它偶爾可在腋下和肛門生殖道周圍的正常皮膚,但除非給服抗生素,在糞中甚為罕見。該菌通常伴隨毒力較強的細菌存在于病灶中,但偶爾也可單獨引起暴露于外部的組織感染.假單胞菌感染通常發生于醫院內。洗
是馬和人鼻疽的病原體,又名鼻疽桿菌,可經口、呼吸道或傷口感染。在實驗室采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中,以補體結合反應為最普遍,其特異性也最高。對馬類感染的診斷可采用(馬)鼻疽菌素(mallein)進行變態反應試驗。人的鼻疽常因與開放性的鼻疽患畜直接接觸而引起,或在實驗室因操作不慎而感染,過去常致死,現可
假單胞菌屬,專性需氧的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胞、有莢膜桿菌,呈桿狀或略彎。菌體大小(0.5~1)×(1.5~4)微米。具端鞭毛,能運動。有些株產生熒光色素或(和) 紅、藍、黃、綠等水溶性色素,不發酵糖類。 大多數菌的適溫為30℃。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58~70%。存在于土壤、淡水、海水中。已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