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凱氏定氮法詳解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于在1883年發明。凱 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要測定有機物含氮量,通常是設法使其轉變成無機氮,再進行測定。一、原理: 凱氏定氮法首先將含氮有機物與濃硫酸共熱,經一 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還原反應等復雜過程,最后有機氮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這一過程稱為有機物的消化。為了加速和完全有機物質的分解,縮短消化時間,在 消化時通常加入硫酸鉀、硫酸銅、氧化汞、過氧化氫等試劑,加入硫酸鉀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點而加快有機物分解,除硫酸鉀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鈉、氯化鉀等鹽類 類提高沸點,但效果不如硫酸鉀。硫酸銅起催化劑的作用。凱氏定氮法中可用的催化劑種類很多,除硫酸銅外,還有氧化汞、汞、硒粉、鉬酸鈉等,但考慮到效果、 價格及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應用最廣泛的是硫酸銅。使用時常加入......閱讀全文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硝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餾出并為過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恒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硝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餾出并為過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恒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凱氏定氮法公式

    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F表示氮換算為蛋白質的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硝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餾出并為過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恒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原理: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硝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餾出并為過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恒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含量。1.有機物中的銨根在強熱和催化劑及濃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

    凱氏定氮法公式

    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F表示氮換算為蛋白質的

    凱氏定氮法公式

    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F表示氮換算為蛋白質的

    凱氏定氮法原理

    凱氏定氮法原理是: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蛋白質與濃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硝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并換算成蛋白質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凱氏定氮法的注意事項:1、樣品應是均勻

    凱氏定氮法詳解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于在1883年發明。凱 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要測定有機物含氮量,通常是設法使其轉變成無機氮,再進行測定。一、原理: 凱氏

    凱氏定氮法詳解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于在1883年發明。凱 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要測定有機物含氮量,通常是設法使其轉變成無機氮,再進行測定。一、原理:凱氏定

    凱氏定氮法公式

    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F表示氮換算為蛋白質的

    凱氏定氮儀凱氏定氮法的缺陷

      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再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3

    凱氏定氮法是什么

    凱氏定氮法蛋白質測定的國標規定方法——凱氏定氮法介紹【GB/T 5009.5—198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1 原理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

    凱氏定氮法所需儀器

    定氮蒸餾裝置:1.安全管2.導管3.汽水分離管4.樣品入口5.塞子6.直型冷凝管7.吸收瓶8.隔熱液套9.反應管10.蒸汽發生瓶

    凱氏定氮法結果偏高

    凱氏定氮法以0.01N硫酸或0.01N鹽酸標準溶液定至灰色或藍紫色為終點。凱氏定氮法過去是將有機氮破壞,轉變為銨鹽,加苛性堿將氨蒸出,用標準酸吸收,再用標準堿回滴。此法手續麻煩,造成誤差機會也多。用標準次溴酸在堿性溶液中破壞有機物不需蒸出氨,但結果偏高,現在介紹用硒為分解有機物的催化劑,并且不用蒸出

    凱氏定氮法是什么

    1、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于188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法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總質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質中的總蛋白質含量(假設測

    凱氏定氮法的原理

    如果再說仔細一點,就是有機物與濃硫酸共熱,400攝氏度以上,此時的有機物中的N元素完全分解生成NH3,氨氣揮發出來,通過一系列的反應測定氨氣的量,即可計算有機物中的N元素含量。

    凱氏定氮法的原理

    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蛋白質與濃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硝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并換算成蛋白質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凱氏定氮法1.有機物中的氨在強熱和CuSO4,濃H2SO4

    凱氏定氮法是什么

    凱氏定氮法蛋白質測定的國標規定方法——凱氏定氮法介紹【GB/T 5009.5—198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1 原理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

    凱氏定氮法常用試劑

    所有試劑均用不含氨的蒸餾水配制。1?硫酸銅。2 硫酸鉀。3 硫酸。4 2%硼酸溶液。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5份0.1%溴甲酚綠乙醇溶液臨用時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1份0.1%次甲基藍乙醇溶液臨用時混合。6 30%氫氧化鈉溶液。7 0.025mol/L硫酸標準溶

    凱氏定氮法的操作

    1、樣品處理:精密稱取0.2-2.0g固體樣品或2-5g半固體樣品或吸取10-20ml液體樣品(約相當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銅,6g硫酸鉀及20毫升硫酸,稍搖勻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將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網上,小火加熱,待內容物全部炭化

    凱氏定氮法的計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X: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g;V1: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ml;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

    什么是凱氏定氮法?

    簡單地說,凱氏定氮法是一種檢測物質中“氮的含量”的方法。蛋白質是一種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中的蛋白質經硫酸和催化劑分解后,產生的氨能夠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氨,再經過堿化蒸餾后,氨即成為游離狀態,游離氨經硼酸吸引,再以硫酸或鹽酸的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再乘以換算系數,就可以推算出食品中的蛋白

    凱氏定氮法的原理

    凱氏定氮法的原理如下: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

    凱氏定氮法是什么

    1、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于188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法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總質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質中的總蛋白質含量(假設測

    凱氏定氮法是什么

    蛋白質測定的國標規定方法——凱氏定氮法介紹【GB/T 5009.5—198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1 原理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溶

    凱氏定氮法的計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X: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g;V1: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ml;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

    凱氏定氮法的計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X: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g;V1: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ml;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

    凱氏定氮法-詳細步驟

    根據凱氏定氮原理測定需要三個步驟,即消解、蒸餾、滴定。化學方程式有:[1].(NH4)2SO4+2NaOH高溫蒸氣Na2SO4+2H2O+2NH3↑[2].NH3+H3BO3→NH4H2BO3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