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再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30%,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點是含氮量很高(66%),溶于水后無色無味,也就是說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三聚氰胺,然后用凱氏定氮法檢測,結果顯示是含有蛋白質的。由于“凱氏定氮法”只能測出含氮量,并不能鑒定飼料中有無違規化學物質,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論上可以測出較高的蛋白質含量。......閱讀全文
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再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
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30
凱氏定氮儀是目前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最常用儀器,在很多行業都有涉及,尤其是在食品、飼料、糧食檢測等領域,因其操作相對簡便,而且是采用國際通用的凱氏定氮法,所以受歡迎程度也很高。但儀器畢竟是儀器,它具備不了人類的“思維”,也存在一定缺陷。我們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得到
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再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
凱氏定氮法的普遍適用性、精確性和可重復性已經得到了國際的廣泛認可。它已經被確定為檢測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標準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并不能給出真實的蛋白質含量,因為所測定的氮可能不僅僅是由蛋白質轉化來的。這可以從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體現:三聚氰胺
從凱氏定氮原理可以知道:凱氏定氮法是將含氮有機物轉變為無機氮硫酸銨來進行檢測,以得到含氮量的測定值乘以一定系數得出蛋白質含量。而含氮有機物不僅僅是蛋白質,還有三聚氰胺等等。在加上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現行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測定方法是經典凱氏定氮法,這就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蛋白質中的含氮量不超過
凱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含量。 1.有機物中的銨根在強熱和催化劑及濃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NH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于在1883年發明。凱 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要測定有機物含氮量,通常是設法使其轉變成無機氮,再進行測定。一、原理:凱氏定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于在1883年發明。凱 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要測定有機物含氮量,通常是設法使其轉變成無機氮,再進行測定。一、原理: 凱氏
凱氏定氮法計算公式:X=*F*100%。式中,X表示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V1表示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液的體積,V2表示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N表示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0。014表示1N硫酸或鹽酸標準溶液1ml相當于氮克數,m表示樣品的質量或體積,F表示氮換算為蛋白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