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區別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盡相同。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區別,下面就從這幾種試劑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簡單總結。 (1)班氏試劑常用于尿糖的鑒定,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 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酸鈉和50g無水碳酸鈉; ②50mL加熱的水中加入8.5g無水硫酸銅。制成溶液; ③把CuSO4溶液倒入檸檬酸鈉溶液中,邊加邊攪,如產生沉淀可濾去。 (2)其反應原理與斐林試劑略有差別。利用斐林試劑鑒定時,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直接反應生成酒石酸絡銅離子。 酒石酸絡銅離子和可溶性還原糖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而班氏試劑中的產生卻是這樣的:檸檬酸鈉作為絡合劑,由碳酸鈉提供堿性。CuSO4與檸檬酸鈉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時生成檸檬酸絡銅離子,檸檬酸絡銅離子與葡萄糖中的醛基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3)兩種試劑的保存方式不同。斐......閱讀全文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區別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盡相同。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區別,下面就從這幾種試劑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簡單總結。  (1)班氏試劑常用于尿糖的鑒定,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  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酸鈉和5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對比

    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的使用方法及原理不盡相同。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都是檢驗還原性糖的試劑,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也有區別,下面就從這幾種試劑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簡單總結。(1)班氏試劑常用于尿糖的鑒定,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酸鈉和50g無水碳酸

    斐林試劑介紹

    斐林試劑: 成分: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 用法: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再將混合后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磚紅色.

    斐林試劑的定義

    1849年,德國化學家斐林(Hermann vonFehling,1812年-1885年)發明了斐林試劑。它是由氫氧化鈉的含量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含量為0.05 g/mL的溶液,還有含量為0.2g/mL酒石酸鉀鈉配制而成的,其本質是銅離子和酒石酸形成的配合物——酒石酸合銅(高中認為是新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對比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由NaOH溶液(斐林試劑中還有酒石酸鉀鈉)和CuSO4溶液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點不同:(1)溶液濃度不同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0.05 g/mL;CuSO4溶液稱為雙縮脲試劑B,其濃度為0.01 g/mL。(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試劑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熱條件下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對比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由NaOH溶液(斐林試劑中還有酒石酸鉀鈉)和CuSO4溶液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點不同:  (1)溶液濃度不同  CuSO4溶液稱為斐林試劑乙,其濃度為0.05 g/mL;  CuSO4溶液稱為雙縮脲試劑B,其濃度為0.01 g/mL。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試劑是新配

    斐林試劑的制備方法

    配制方法:0.1 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將50g氫氧化鈉和137g酒石酸鉀鈉溶于500 mL蒸餾水中(貯于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將34.5g結晶硫酸銅溶于500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勻。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般將斐林

    斐林試劑的基本信息

    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是一種可以鑒別還原性物質的試劑,一般由氫氧化鈉與硫酸銅溶液配成,由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在1849年發明的。斐林試劑常用于鑒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可與還原性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斐林試劑的還原糖實驗

    1、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左側為氫氧化銅沉淀,右側為磚紅色沉淀2、向試管內注入1mL斐林試劑(甲乙液混合均勻,甲液量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十八頁說的是“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后再注入】3、將試管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4、觀察試管中

    斐林試劑的配制方法介紹

      配制方法:0.1 g/mL NaOH(甲液)和0.05 g/mL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將50g氫氧化鈉和137g酒石酸鉀鈉溶于500 mL蒸餾水中(貯于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將34.5g結晶硫酸銅溶于500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勻。  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