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提供最棒的論文支持《自然》(Nature)雜志,審稿人以其甄審慧眼提升期刊質量,而新聞評論家則揭示科學事件要義為刊物增色……正是這些努力,讓《自然》雜志的編輯們熟知最新科學技術進展,了解前沿熱點與難點……”英國《自然》雜志出版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CEO)David Swinbanks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David說,政府部門雖未直接為《自然》提供幫助,然而在開放獲取方面發揮了很大推動作用。一方面,為探索出版發行新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另一方面,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學科,由于開放獲取模式要求論文提供者支付一定費用,而閱讀者免費獲取知識與信息,便促進了科學從傳播知識到應用知識,再到創造新知識的交互過程。
他舉例說,《自然》雜志出版集團于2010年4月創辦的新期刊《自然—交流》,即為開放獲取模式——每百篇自然科學原創論文與第一手資料中,有約40%可免費閱讀,其網站標有“Open”字樣。
所謂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指科學研究信息在網絡環境中,免費供公眾自由獲取。開放獲取不僅是對商業出版機構“知識壟斷”的一種制衡,同時也試圖打破學術研究的人為壁壘。
目前,全世界的開放出版期刊正在快速增長——已有5300多種同行評議的出版期刊開放,存儲機構知識庫已超1500個。
David表示,目前世界上積極支持開放獲取的機構與組織,包括中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英國研究委員會,以及英國惠康基金會等。
2002年2月,有關科學團體提出《布達佩斯開放獲取計劃》。2003年10月,德國馬普學會發起柏林會議并發布《開放獲取柏林宣言》,要求科技論文實行開放獲取——作者或版權所有人授權所有用戶,可為合理目的而下載、復制、利用、傳播作品,只要保證注明來源信息。
“開放獲取是一個新生事物”,2010年11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兩刊創刊60周年紀念會上說:“兩刊要帶頭實踐,創建信息網絡時代有利于知識傳播的新模式。”
據了解,2003年12月29日,路甬祥代表中國科學家簽署了《關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資源開放存取的柏林宣言》。2004年5月,路甬祥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代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簽署了《柏林宣言》。
“很可惜,作為科技期刊出版大國,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一個類似《自然》和《科學》那樣的國際頂級期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委員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國內期刊與國際頂級期刊的差距主要是在影響力上。中......
當鋰電池的壽命即將終結時,為它“注射”一針新分子,就能使它恢復原本的充電容量,甚至使得原本只能保證6-8年/1000-1500次充放電的電池,維持1萬次充放電,且電池健康水平與出廠時幾乎仍然一樣。這是......
從先進的免疫療法到自驅動實驗室,從生物修復到光子計算,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技術方向。這些技術圍繞可持續性和人工智能(AI)這兩大核心關鍵詞,將掀起新一輪創新浪潮。......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海猛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提出了一個人地關系評價的新方法,對2000—2020年中國網格尺度的人地關系進行了系統評估,發現人與自然在中國大部分區域正逐步趨......
12月6日,索尼集團公司(索尼)和《自然》近日宣布了首屆“索尼-《自然》技術女性獎”入圍名單,從中將選出三名最終獲獎者,并于2025年2月5日在東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揭曉。“索尼-《自然》技術女性獎”于......
10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干事格蕾泰爾·艾吉拉博士簽發致信,祝賀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正式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是全球首個自然保護區的最佳實踐標準,聚焦“良......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軌道角動量(OAM)單極子目前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點,因為它為新興的軌道電子學帶來巨大的實際優勢。最近,科學家結合理論分析與瑞士光源(SLS)的實驗工......
21時做B超,卵泡還在;21時30分進入手術室,雌激素些許下降;21時40分,卵泡壁已經塌陷,通常這種情況下很難再取到卵了……這是今年7月26日晚,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下稱中信湘雅醫院)麓谷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