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和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中國西南貴州省興義的附近發現了一副近乎完整的魚骨架。這一被研究人員命名為Potanichthys xingyiensis的魚取代了它的歐洲近親成為了最古老的飛魚。研究人員將這一成果發表在10月31日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1)上。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Alison Murray說:“他們獲得了極好的骨細節。我總是羨慕能獲得像這樣的材料。”
這些化石表明Potanichthys短而胖,長寬差不多,生活在三疊紀。“這個時期的魚都是短胖,笨重的。你不會料想到它們可以飛出水面,”Murray說。
英國牛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tt Friedman說:“但它們就是有幾分飛行的能力。”
像現代的飛魚一樣,Potanichthys具有發育完善的胸鰭,不對稱的分叉尾鰭用于輔助滑翔,尾鰭下葉圓胖與現代飛魚非常相似。Friedman說:“它們利用這些鰭長距離跳躍。如果說Potanichthys與現代飛魚有相似之處,那么滑翔數十米不是沒有可能的。”
Potanichthys不是現在飛魚的祖先,除適應滑翔的相似之處,“它們是完全不同的進化嘗試,”Friedman說。
化石的發現者說它與一種稱作thoracopterids的現在滅絕的飛魚家族有關系。Thoracopterids生存在大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曾經在意大利和奧地利發現它們的化石。Potanichthys是唯一在亞洲被發現的,追溯至數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期。
論文的第一作者徐光輝(Guang-Hui Xu)說Potanichthys和歐洲的thoracopterids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奧地利的thoracopterid有鱗片,意大利的卻完全沒有。而Potanichthys有四行鱗片延伸至它的尾鰭。“Potanichthys提供了一個過渡,這些它們之間缺失的環節,”徐光輝說。
此次發現的化石,將Thoracopteridae屬飛魚的地理分布范圍從古特提斯洋的西海岸擴大到東海岸。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的毀滅性影響比地球歷史上任何大滅絕事件的影響都要嚴重,幾乎90%到95%的海洋物種因此消失。“新研究發現表明海洋生態系統的重建速度比此前想象中的速度要快得多,”徐光輝說。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特聘教授馮建峰等人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的一半。這表明改變生活方式,如定期鍛煉和社交,可以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相關研究結......
目前,科學界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危機。學術新人境況尤其讓人擔憂:工資微薄,過度勞累,壓力山大……。但在學術界跌打滾爬多年的“學術老人”,情況也并沒有比學術新人好多少。他們面臨著資金支持競爭、發表文章,以及......
6月1日,大約150名研究人員聚集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慶祝他們向美國聯邦勞工關系管理局(FLRA)提交了工會請愿書,他們希望最終能得到美國政府和NIH的正式承認。NIH的動員正值美國各地學......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并結合其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的數據,針對太陽大氣中準周期快摸波列的產生過程以及運動學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準周......
2019年,我國R&D人員總量繼續增長,達到480.1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為62.0人年/萬人。R&D研究人員總量達到210.9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
中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4日說,他們完成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與生育的聯系以及了解中國人口基因結構。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志上的研究顯示,深圳華大基因......
據美國媒體9月24日報道,一項新研究有望通過血液來檢測睡眠不足對人體的影響,警方或能利用這項檢測來確定司機是否疲勞駕駛。目前,該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取得了良好的初步研究成果。據英國《太陽報》消息,該......
湖泊是地表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生植被是眾多湖泊生態系統重要的生物類型,對湖泊水體的理化指標、底棲動物、藻類、魚類、沉積物等有明顯的調節作用,是湖泊生產力、湖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湖泊生態平衡的重要調控......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蚊子幼蟲孑孓會吞食塑膠制品破裂后形成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進而在食物鏈內傳遞,此觀察發現可能揭露這類污染粒子破壞環境的新途徑。微塑膠是從合成纖維衣物、汽車輪胎和隱形......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信》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TA)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對二維(2D)水凝膠進行編程,使其以空間和時間可控的方式進行擴展和收縮,形成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