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3-16 13:42 原文鏈接: Nature最新研究改寫十大科學突破成果

      2010年科學家們對在3萬8000年至4萬4000年前曾經生活在克羅地亞的3個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骨頭做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對現代人基因組與尼安德特人祖先基因組進行直接的比較。這一研究成果入選當年的Science十大科學突破。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中,來自馬普研究院人類學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再次分析西班牙洞穴遺址中的古人類遺骸,發現人類歷史的時間表需要改寫。他們分析了43萬年前兩個個體遺骸骨頭中提取的細胞核DNA,確定了這些骨頭屬于尼安德特人,這也就是說尼安德特人早已與另外一種古人類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分離開來。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4日的Nature雜志上。

      2013年,這一研究組利用一種新型的技術提取和測序古老的DNA,對胡瑟裂谷人類化石組件進行分析,發現它與尼安德特人滅絕親屬——亞洲丹尼索瓦人的線粒體基因組關系密切,這提示這一化石也許代表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共同祖先。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馬普研究院人類學研究所的Matthias Meyer 等人分析細胞核DNA,結果發現這些骨頭與尼安德特人相關,但與丹尼索瓦人并沒有關聯。不過Meyer表示,“其中一個樣本復原的線粒體 DNA與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s存在關聯,可能是因為尼安德特人在其進化歷史當中,線粒體DNA基因庫發生了改變”。

      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Chris Stringer指出,這些發現將會把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的分支時間提前45萬年,“研究人員需要再審查40萬-80萬年前的化石,來確定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類的祖先血統,”他說。

      “有了43萬年前的線粒體和細胞核DNA,這真是個好消息,”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古人類學家Maria Martinón-Torres說,“這就像是科幻小說,也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機遇。”

      古生物學不僅令人著迷,而且也已不再像是之前那么冷門了,去年同樣是來自馬普研究院的Svante P??bo教授榮獲了“生命科學突破獎”,獲得300萬美元的獎金。他致力于古人類DNA的研究,其研究組曾與中國科學家合作,利用在2003年發現的一個4萬年前的腿骨中,提取了細胞核和線粒體DNA,重構了這條腿骨主人的遺傳概貌。

      去年他的研究組分析了丹尼索瓦4號和丹尼索瓦8號的臼齒中細胞核DNA以及線粒體DNA,這些丹尼索瓦臼齒比尼安德特人或早期現代人的臼齒更大,而且缺乏尼安德特人或早期現代人的臼齒的典型特征。

      完成測序后他們進一步確定了丹尼索瓦人和同時期的現代人及尼安德特人都有很大的區別,研究人員利用這些線粒體DNA序列推斷了幾個丹尼索瓦人的相對年齡, 其中一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比丹尼索瓦3號或4號的線粒體DNA積累的突變更少,這提示比其他兩個標本顯著更古老,由此研究人員推斷,丹尼索瓦人在丹 尼索瓦洞穴附近的區域生活了一個長的時期。

    相關文章

    用于肝癌特異性篩查的全基因組cfDNA片段化特征檢測方法

    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癥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90萬,死亡病例超80萬。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細胞癌(HCC)占比約90%,對肝細胞癌高危人群進行有效、高靈敏度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肝......

    安捷倫和ElementBiosciences擴大合作范圍,加速測序進展

    2023年8月8日,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ElementAVITI?系統(一款顛覆基因組學行業的創新DNA測序平臺)的開發商ElementBiosciences,Inc.宣布擴大與安捷倫科技公司的商業合......

    人類泛基因組首個草圖發布讓“生命天書”更具全球代表性

    5月10日,國際學術刊物《自然》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參考序列的階段性成果,在與之相關的3篇論文當中,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聯盟提出了首個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草圖,以及兩個以這一參考圖為基礎的新遺傳學研究發現。自2......

    雀鱔目魚類分化重現美洲大陸形成

    雀鱔目魚類是起源年代久遠并存活至今的一個類群,其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1.5億年前的地層中,因此,雀鱔目魚類的物種分化可以很好地揭示地球演化歷史和水系變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何舜平團隊與耶魯大學教......

    AlphaFold、細胞組織機制及嗜睡研究獲頒生命科學突破獎

    9月23日,“2023年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揭曉。有著科學界“第一巨獎”“科學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Prize),主要獎勵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數學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

    2023年科學突破獎:1575萬美元重獎AlphaFold及量子等領域

    據科學突破獎官網報道,當地時間9月22日,2023年“科學突破獎”在美國舊金山公布,以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方面取得突破性科學成就的科學家,深度學習預測蛋白質結構、量子信息、嗜睡癥的發病機理......

    科學家解開絨螯蟹“斷肢”重生秘密

    中華絨螯蟹是深受國人喜愛的水產品種,其產業規模十分龐大。在養殖過程中,中華絨螯蟹受到外界刺激時容易“斷手斷腳”,這對其經濟價值造成很大影響。近日,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王成輝團隊與合作伙伴一起......

    首個龐貝人基因組測序完成,前年謎題解開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6日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首次報道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后在意大利龐貝去世的一名個體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只測序過龐貝人和動物殘骸的線粒體DNA短片段。......

    Science封面6連發:人類最完整的基因組測序完成!

    全世界科學家近40年的努力,今天終于圓滿了!Science連發6篇封面文章,宣布人類完整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完成。據路透社、Science等報道,這項成果填補了前人幾十年努力后仍然存在的空白,為全球79......

    Science封面6連發:人類最完整的基因組測序完成!

    全世界科學家近40年的努力,今天終于圓滿了!Science連發6篇封面文章,宣布人類完整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完成。據路透社、Science等報道,這項成果填補了前人幾十年努力后仍然存在的空白,為全球79......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