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5-25 15:25 原文鏈接: STING激動劑有望成為小分子腫瘤免疫療法的“黑馬”

      【新聞事件】:最近Aduro生物技術公司的環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CDN)類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動劑(比如ADU-S100)的一些臨床前實驗結果刊登在Cell Reports和Scienc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學術刊物上。雖然這類化合物的藥學特征還有待改善,但在多個小鼠接種模型中的療效引人注目。直接注射到多種難治性,轉移性固體腫瘤,不僅直接注射的腫瘤消失,其它部位的腫瘤生長也受到明顯抑制,甚至還可以預防腫瘤的發生。

      【藥源解析】: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是一種跨膜蛋白,通常在152-173位區域(dimerization domain,DD)交接形成二聚體并處于自我抑制狀態。當受到部分配體(比如CDN)的刺激后分子構型發生變化并被激活,招募細胞質中的TANK結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介導TBK1對IRF3的磷酸化,導致干擾素(interferon,IFN)-β和其它多種細胞素(cytokines)的形成。IFNβ的產生是STING活化的標志。

      腫瘤微環境(TME)天然免疫的信號傳導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激活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浸潤的關鍵步驟。其中I型IFN對腫瘤激活的T細胞活化起著關鍵作用。這樣,STING不僅誘導Ⅰ型干擾素基因的表達,在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起著重要作用;STING激動劑能激活包括樹突狀細胞等免疫刺激細胞,改變腫瘤微環境并誘導了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產生。

      在鼠科動物實驗中,一種黃酮類血管破壞劑DMXAA(5,6-二甲基氧雜蒽-4-乙酸)通過激活鼠源STING蛋白,誘導IFN-β和其它天然細胞素(IFN-α, TNF-α, IL-1β, IL-6, and IL12p40)的產生,并有效地抑制多種固體腫瘤的生長。但是該藥在一個人體非小細胞臨床實驗中和標準化療聯合使用未能觀察到明顯療效。后來實驗證實,盡管人源和鼠源STING蛋白的相似度高達81%,前者基因編碼379個氨基酸,后者基因編碼378個氨基酸,但DMXAA卻無法激活人源STING蛋白。

      環二核苷酸(cyclic dinucleotide,CDN)的通式結構見上圖,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類既能直接激活鼠源又能激活人源STING蛋白的STING激動劑。直接把CDN(比如每只小鼠注射25微克的dithio-(RP, RP)-[cyclic[A(2’,5’)pA(3’,5’)p]]或稱ML RR-S2 CDA )注射到B16黑色素瘤、CT26直腸癌、和4T1乳腺癌腫塊,不僅導致明顯的抑制作用直至腫瘤消失,同時也誘導系統的持久性抗原特異性T細胞免疫,造成動物其它部位未注射藥物的腫瘤生長也受到抑制。ML RR-S2 CDA引起多種固體腫瘤微環境的改變,激活有效的腫瘤引發的CD8 +T細胞和持久的療效。

      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已經成為制藥工業的最大開發熱點,幾乎所有免疫療法公司的股票都在過去1年有極端樂觀的增長,引發投資界對IO泡沫的擔憂。除了免疫哨卡抑制劑、細胞免疫療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之外,小分子免疫療法也引起制藥業的關注。今年2月份,施貴寶以12.5億美元收購了Flexus,而一個只處于臨床前階段的吲哚胺2,3-雙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抑制劑是后者的主要資產。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報道表明STING通路能有效地啟動機體的天然免疫系統,是至今為數不多的經多方驗證的,能誘導產生Ⅰ型IFN過程的信號傳導通路。考慮到DMXAA激活鼠源STING以及環二核苷酸激活人源STING的積極體外/體內實驗結果,尤其是CDN對抑制轉移性腫瘤的應用潛力。3月31日,諾華宣布以高達2億美元頭款、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5千萬美元Aduro股權,和Aduro Biotech合作開發其CDN類干擾素基因激活蛋白激動劑。這些高水平的研究報道、引人注目的體內體外數據、以及制藥巨頭以巨資合作都表明STING激動劑可能成為又一匹免疫療法的黑馬。當然CDN還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而且由于干擾素出名的流感樣副作用,激活干擾素合成也會帶來人體策略性的不良影響。況且CDN還受到給藥途徑和成藥特征的限制,要成為有效的抗癌療法毫無疑問還要克服許多障礙。

    相關文章

    南開抗腫瘤新藥納入國家“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

    近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學院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PI陳悅團隊發明的候選新藥ACT001,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我國“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公開報道顯示......

    越撓越爽?揭秘抓癢的免疫益處

    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撓癢癢能帶來片刻的愉悅?通過小鼠實驗,科學家們發現:撓癢癢能激活一種免疫反應,有助于保護皮膚免受有害感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撓癢癢很滿足。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科學》。“......

    核醫學專家最新研究:阿爾法核素治療腫瘤可實現“隔山打牛”

    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阿爾法核素既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更有“隔山打牛”的腫瘤次生殲滅能力,有望為腫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手段。這是國內首個圍繞阿爾法核素發射體鉛-212開展的臨床前應用研究。據悉,同......

    上海市抗癌協會第三期青年腫瘤臨床科學家沙龍舉行

    1月11日,由上海市抗癌協會主辦,上海市醫學會、健恒醫療協辦的“上海市抗癌協會第三期青年腫瘤臨床科學家沙龍”在上海市科學會堂舉行。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上海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馨在致辭中回顧了科學會堂的......

    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

    2024年12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交流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浙江大學醫學......

    科研人員構建出基于腫瘤細胞膜囊泡的個性化納米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亞平和尹琦團隊構建了基于腫瘤細胞膜囊泡的個性化納米疫苗。該疫苗通過向B細胞提供多重活化信號,觸發了抗腫瘤固有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實現了高效抗腫瘤的作用。近日,相關研究成......

    解讀關于國家免疫規劃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調整相關工作的通知

    一、出臺背景近年來,全球和我國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國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發病風險有所升高。根據我國百日咳等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對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的免疫保護,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工業和......

    研究發現NLR蛋白免疫信號新通路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來源。真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嚴重病害。有研究發現,抗病受體NLR類蛋白在植物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分子抗病育種中得到廣泛使用。而NLRs介導的......

    “分子GPS”引導免疫細胞有效“剿滅”腦腫瘤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創新的“分子GPS”技術,能夠引導免疫細胞特異性地定位到大腦,并在不損傷周圍健康組織的情況下有效殺死腫瘤。這項突破性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雜志上。這項基于活細胞......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細菌免疫新機制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