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案例館 倫敦“零碳村”實景 倫敦案例館又名“零碳館”。顧名思義,整個館的碳排放為零。為了實現零排放,整幢樓都是機關,處處都有看頭。 最顯眼的是屋頂的“風帽”。幾個彩色的“帽子”,隨著風兒來回轉動,讓整個建筑顯得頗有靈氣。這不是簡單的“風帽”,而是這幢大樓的通風系統,可以完全替代人們習慣的空調。 案例館的北側與眾不同。它是斜坡,上面還種滿了花兒。這些花兒不僅美觀,同時也是雨水收集系統的一部分。雨水通過這些花盆下的管網流入大樓地下的蓄水池中,經過凈化處理,供大樓用戶使用。“這幢房子地下容納的蓄水可以滿足整幢樓除飲用水外的所有用水。”工作人員介紹。 屋頂和地下還有玄機。屋頂是太陽能,提供大樓的電能。地下有沼氣池,樓內的有機垃圾全部收集于此,以產生燃氣,供居民使用。可以說,這幢樓的電能、水源全部實現了自我循環。 別以為這是幻想,而是真實的再現。這幢樓的原型就位于倫敦貝丁頓社區。只不過,......閱讀全文
陳碩最近一直在為世博會的零碳館而忙碌。 上星期,在北京舉辦的2009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陳碩拋出的“零碳”概念引起與會者的普遍興趣。陳碩對本報說:“我國在建筑行業需要重新理解零碳經濟。” 2010年世博會設立了一個 “城市最佳示范區”,展示來自五大洲的55個城市案例。零碳館展示的就
這幾天,在世博園,“低碳世博”成為人們念叨的最多的一個詞。剛好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一系列有關低碳減排的活動,吸引著千千萬萬觀博人。 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發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于世界環境日在世博新聞中心發布。上海世
“低碳”是本屆世博會的一大主題。 世博園內,處處可見濃縮全世界最新科技的低碳產品和技術,而低碳環保的理念,正如漣漪般被無限傳遞和放大。減少碳排放、節約能源……世博園外,低碳已經成為社會共識。 園區內外 自愿減排 人人參與 前不久,“低碳
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日益緊迫,中國綠色碳匯事業加緊行動。回首2015年,中國綠色碳匯事業任務多、大事多、熱點多。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專家學者和志愿者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最終評選出了中國綠色碳匯2015十大事件。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展示巨大貢獻支持氣候談判。在2015年巴黎氣候
全球氣候變化、能源消耗和生態破壞是21世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引領著人們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系統踐行低碳世博理念、深化低碳世博實踐、強化低碳世博傳播,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
2010年9月25日,在上海世博會城市地球主題館,人們正在感受低碳生活的“視覺的夢想”。 在過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這4個字在中國遠比全球變暖升溫更快。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它獨占10%的提案;將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會在0.004秒的時間里蹦出3600萬個搜索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
外墻全部由麥秸稈板搭建而成的上海世博會萬科館,引領低碳時尚 解讀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節能減排,走低碳發展道路,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減排二氧化碳的新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其中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開始成為一個熱點話題。筆者近日采訪了美國西肯塔基大學燃燒科學與環境技術研究所所長
昨天是世界環境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向全社會共同發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方案系統盤點了世博會籌辦過程中的各類“低碳實踐”,也完整闡釋了“低碳世博”這一新概念。 在世博園區內,能源利用著眼于“新”,著眼于“綠色低碳”: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到5
用藤條裝飾外墻的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彰顯節能環保理念 在上海世博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作為本屆世博會的15個城市參展案例之一,馬德里館的“空氣樹”和“竹屋”很受歡迎。這兩棟在馬德里均可以找到原型的特色建筑不僅造型別致,同時也是馬德里推廣節能建筑和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工
近日,全球廚衛經典品牌科勒位于上海浦東的首家科勒旗艦展廳亮相,展示其“后世博時代” 城市低碳生活。作為科勒在上海的第三家旗艦展廳,該展廳毗鄰恒大建材中心,與浦東世博主題園區遙相相望,在保持科勒品牌一貫的優雅與創意的同時,起鑫浦東展廳延續了其在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滬上生態家”項目的核心概念,繼
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阿爾薩斯案例館,這是一個通過太陽能達成室內舒適性的節能環保建筑范例。該案例被建成一個縮減能源需求的展館,南立面上的水幕太陽能墻體由電腦自動控制,可以隨著室外溫度和日照強度的變化自動開閉,既能遮陽降溫,又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 繼此前發改委宣
三、懇談會 21日晚,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低碳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層懇談會暨冷餐酒會”在北京大成路九號舉行。來自各城市的領導、海內外企業嘉賓、主流媒體記者應邀參加。 中國低碳網陳嘉佳主持活動 廣元市市長馬華介紹了廣元市低碳重建的成績,并盛邀企業家們到廣元投資發展。拜耳大中華區
我們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時間,大自然在給地球掐表,但我們看不見這個跑表的表面。也許用不了幾年,在夏季的北冰洋就將看不到海冰。也許用不了幾十年,海平面上升就會淹沒大多數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河口三角洲,造成大量的氣候難民和大面積良田丟失。也許用不了幾百年,為江河補水的山地冰川就將
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其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綠色、低碳、生態、環保”。在日前舉行的世博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在會后就世博環保工作答記者問。他表示,城市最佳實踐區值得一看,但環保技術推廣尚需時日。 上海世博會各種“
編者按 2010年10月31日晚,歷時半年的上海世博會在一片歡歌笑語中閉幕了。透過世博,我們看到了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智能、綠色、和諧,也看到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可自動降溫的服裝、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動感十足的4D電影……盡管這些新鮮刺激、智能美好的展示已經落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3月28日,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及實驗室設備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HINA LAB 2018)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詳見:聚群賢 共論道 促交流!China Lab2018在廣州召開)。展會同期舉辦了中國(廣州)分析測試論壇大會特邀報告,邀請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南開
鎘大米、兒童血鉛超標、砷污染……人們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因環境污染而付出了健康損害代價。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重要條件。人類為了生存發展,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斷開發利用各種環境資源,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后,反過來又影響人體健康。 事實告訴我們,如果自然環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