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清華大學宣布,其與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自主招生聯考時間定在2月19日。考生可同時申請兩所學校,如果初試成績沒有達到所申請學校的要求,還可以向第三所學校申請。 同時,北大11月26日宣布,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已正式決定,參加2011年中國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工作。加上此前的7所高校,參加2011中國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工作的大學為13所。 13所綜合性大學也同時發布了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時間,定為2011年2月20日,報名工作于2010年12月1日開始。這意味著兩大自主招生聯盟考試時間不撞車,考生可以不錯過任何一所心儀的院校,有更多選擇權。 清華透露,7所學校將通過統一網站進行報名,統一進行初試(筆試),各校的復試和自主招生認定將單獨進行。 今年,7校自......閱讀全文
3月下旬起,高校陸續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序幕拉開。相較往年,今年的自主招生有不少新特點,比如全力鼓勵“學生自薦”、“嚴懲造假”維護公平。自主招生,作為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正在為更多學子提供公平公正進入心儀大學的機會。 學生自薦 看重素質 2017年
提問招生 進入四月,各高校新一輪的招生工作開始進入高潮。近幾年,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自主招生規模的擴大,公眾對于高校招生的關注度也在提高。一些關于招生的問題也引發了持續熱議。那么作為招生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各校的招生負責人對此是怎么看的呢? 隨著2012年高考招生政策的
超級中學正壟斷一流大學生源,農村學生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等人的研究結論,與普遍的社會觀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溫家寶總理也曾在科教領導小組的講話中指出:“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
備受矚目的南方科技大學正式獲準建立。昨(4月24日,下同)晚,教育部公布了《》,這意味著一直以“非法”身份進行高教改革探索的南科大正式從籌備階段“轉正”,從此在教學、師資建設、招生等方面有了合法身份。但通知未對南科大的具體招生方式作出明確規定。 由廣東省領導管理 在教育部答復廣東省政府的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12月5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教育部已經完成制定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修改完善,印發實施。針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特別是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時候都更為迫切。作為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否踏上歷史的巨浪滾滾向前? 在深入總結高校自主招生
3月11日,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做客“新浪嘉賓訪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歡迎您光臨新浪直播間,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 顧秉林:新浪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新浪,來和大家在一起對話,我希望能夠回答大家所關心的一些問題。&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根據該方案,22所上海市屬高校參加春季招生,計劃招生1640人,每名考生可填報兩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報3個志愿。上海市教委新聞辦表示,2015年春季高考將探索一名考生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的招生模式。 在筆者看來,這是上海
“怎么幫《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和千頌伊回到另外的星球? ”“王岐山和奧巴馬都喜歡看《紙牌屋》,對此有什么看法? ”近日,這兩道華南理工大學的自主招生面試題引起家長、學生和教育界人士熱議。不少家長質疑:高三學生有時間看電視劇嗎?沒看的話,怎么回答這道題?如此一來,面試的公平性如何保證? 筆者
據媒體報道,教育部日前向廣東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部要求南科大遵守基本教育制度,學校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經費由廣東統籌安排解決。南科大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 南科大獲批正式建立,令關注南科大的社會公眾,喜憂參半。喜的是南科大終于獲得合法辦學資格,
多年來社會都在迫切呼喚高考改革。的確,高考已經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所謂應試教育,跟高考的“指揮”直接相關,人們渴望高考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課程改革推行12年,進展艱難,“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家都贊成,卻又難于實施。教師的無奈,也因為要面對高考這個巨大的現實。課改之前,很多學者猛烈攻
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這是立足我國國情和教育發展現狀,在自主招生工作經驗和綜合評價試點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項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探索與嘗試。筆者認為,“強基計劃”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當前
■高校招生是為國家選拔高素質的人才,招生改革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經之路 ■事實證明,統一高考遠不能把最優秀的學生選拔上來,不能用簡單化的統計數字來評判現行的高考,發掘高素質人才是教育至高無上的使命 ■把考分神圣化不能體現教育公平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應該體現于讓具有不同素質
上周末,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在內的京內外數十所大學舉辦高招咨詢或校園開放日活動,近7萬名家長和考生奔走于各高校之間。北大、清華等高校也公布了各自的招生計劃,其中北大今年在京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清華在京計劃減招18人。港校學制增1年。北京警察學院在停招6年后,今年首次恢復招生。發布&
191名北京考生通過了清華大學自招初審 本報訊(記者 雷嘉 李夢婷)高考結束了,但“學霸”們的征途還沒有結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選拔幾乎都從昨天開始啟動初試,清華、北大等名校更是“湊”在昨天一天進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共有191名考生通過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初審
2012年6月9日,朱清時在濱湖新區合肥一中進行招生宣講,吸引眾多聽眾。 他是中科院院士,從實驗和理論兩方面研究分子的高振動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擔任過10年的中科大校長,任內不搞大興土木,使中科大成為2000年以來全國惟一沒有擴招的高校。 他呼吁高校去行政化,是人
昨天(1月1日)上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時進行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筆試,全國有7000多名考生參加了兩校的考試。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其他院校也將陸續在元旦期間開展自主招生的考試。 ■清華 報考情況 18
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今年提前批小語種專業招生,先后遭遇性別歧視的質疑。原因是小語種專業錄取中,男女生的錄取分數線不同,且女生錄取分數高于男生。一些公益人士認為,這明顯是性別歧視,還有的網友將這與“拯救男生”的話題聯系在一起。 這再一次暴露我國高考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的嚴重弊端。
取消留校名額限制,是擴大學生選擇權,還是助長大學近親繁殖,取決于大學招生是否能消除學校歧視。 今年起,推薦優秀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不再設置留校限額。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要求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據招生政策自主選擇報考招生單位和專業
當前之所以要議論“偏才”和“怪才”,(筆者并不主張采用“偏才”和“怪才”的稱謂,而建議改稱“特質學生”更為妥帖。但是為了便于討論,本文在多處仍服從當前習用的稱謂。)是因為現行的統一招生辦法過分注重考分的傾向。所以問題的正確提法應該是:如何關注可能埋沒在考分較低的考生中的優秀人才? 許
他以科學家的實驗精神探索中國高教改革的出口,以哲學家的思維寬解內心的困頓,以教育家的仁愛守望中國大陸第一所沒有官員的大學。2010年,他在高校的行政改革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人物簡介:朱清時,1946年2月出生,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6月~2008年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
對于奧數來說,2012年是致命的一年。 那一年的“小升初”大戰中,許多家長對奧數的不滿達到了極限。據家長們反映,奧數幽靈在孩子們的命運中扮演著不可小覷的角色,也成為他們的“心魔”。 《中國科學報》接到 “舉報”后,便迅速組織精干力量,深入調查采訪,與“奧數”展開各種博弈。 后來,有關奧數的
按照“陽光高考”的程序要求,每年3月底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將公布招生簡章。這幾天,已經有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十幾所大學陸續公布了自主招生政策。 報名門檻提高是鮮明的特點,比如原來學科競賽省級二等獎就可以報名,除個別學校,其他都提高到一等獎。有一個共同的要
最近,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我國高校改革的試驗田廣受社會關注。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表示,南科大的一小步將成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大步。對中國教育來說,一個最大的癥結就是大學的自主權不足,大學兩個最核心的自主權,就是招生自主權和授學位自主權。央視《新聞1+1》2010年12月20日播出節目《南科大:不
記者17日從廣州暨南大學了解到,該校明年將推出“0+5”碩博連讀長學制,直接從本科新生中著手選拔博士生的好苗子。博士生導師自主招生的門檻也將提高。同時,今年起該校將實施“菁英學子”計劃,學業優秀的博士生有機會獲得最高5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 3月16至17日,來自全中國近200所高校及
多位江蘇明達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稱,這段時間很多家長寢食難安,原因是三年前他們把孩子們送到了一個“真學校”,學了三年高鐵乘務專業才發現,學的是個“假專業”。 在“真學校”遭遇“假專業”,這當然令學生、家長氣憤,社會輿論也指責這所高職院校是以虛假專業招生忽悠、欺詐學生,而且一騙就是
3月2日,北京會議中心,南科大校長朱清時接受記者采訪。 毫無疑問,朱清時是去年風頭最勁、也最難的大學校長。 宣稱要在中國打造一所“教授治校”的大學,這位卸任的中科大校長先是以63歲高齡出任正在籌辦的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而后又在教育部未批復的情況下,擅自拍板:自主招生、自授文憑。
最近,由莽原撰寫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一文讓教育界外的“行外人”覺得震驚和匪夷所思,但在不少“行內人”那里,這種情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什么事情一旦成為“公開的秘密”,就表明它已經受到行內的“潛規則”保護,而一旦受到“潛規則”的保護就等于是得到了變相的認可。原
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我國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教育部日前召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并頒布《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針對當前影響和制約質量提高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圍繞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